-
公开(公告)号:CN11140459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235054.1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天基资源网络化智能微小卫星系统,包括天基段及地面段,其中天基段由不同类型卫星组成,所述卫星采用模块化设计,并通过激光通信载荷和/或微波通信载荷实现信息交互及协作信息传递;以及地面段包括地面应用服务系统以及终端应用服务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363209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80002120.3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球碳盘点卫星的轨道设计系统,包括:北半球长驻留单元,被配置为使全球碳盘点卫星运行在中轨椭圆轨道上,且使全球碳盘点卫星运行至远地点时,位于人类活动密集区域的纬度的上空。
-
公开(公告)号:CN11640615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81755.1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屏蔽与散热一体化的星载电子系统,包括:电子设备、电磁屏蔽壳以及卫星舱板;电子设备采用一层扁平化结构,并与卫星舱板尺寸匹配;电磁屏蔽壳和卫星舱板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上的安装接口与电子设备集成装配;集成后的电子设备通过电磁屏蔽壳实现对位于电磁屏蔽壳一侧的元器件的电磁屏蔽和散热;集成后的电子设备与卫星舱板进行电接地处理,使电子设备与卫星地形成等电位,并通过卫星舱板实现对位于卫星舱板一侧的元器件的电磁屏蔽和散热。本发明采用扁平化设计以及高功率元器件与电磁屏蔽壳、卫星舱板的集成热设计与结构设计,减少了系统重量和体积,增加了空间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98289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628903.9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球碳盘点卫星,包括:冻结轨道单元,被配置为设置轨道倾角,使得全球碳盘点卫星运行在冻结轨道上,所述冻结轨道的远地点冻结在人类活动密集区域的纬度的上空;以及太阳同步轨道单元,被配置为使全球碳盘点卫星还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上,以使全球碳盘点卫星运行至远地点时,始终处于光照区;其中根据太阳同步轨道升交点的值,轨道倾角的值、第一函数和第二函数,获取近地点轨道高度和远地点轨道高度的关系;第一函数表示轨道半长轴与近地点轨道高度和远地点轨道高度的关系;第二函数表示轨道偏心率与近地点轨道高度和远地点轨道高度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2993536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0167615.3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载荷舱构型,包括:四路行波管合成放大系统,被配置为分为四路进行信号功率合成放大;主承力结构,被配置为向四路行波管合成放大系统提供第一传力路径;以及辅助承力结构,被配置为向四路行波管合成放大系统提供第二传力路径;其中,主承力结构与辅助承力结构刚性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363209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80002120.3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球碳盘点卫星的轨道设计系统,包括:北半球长驻留单元,被配置为使全球碳盘点卫星运行在中轨椭圆轨道上,且使全球碳盘点卫星运行至远地点时,位于人类活动密集区域的纬度的上空。
-
公开(公告)号:CN11317326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638737.6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翼构型及其展开方法,包括:压紧限位机构,被配置为执行以下动作:采用绳索对太阳翼施加Y方向拉紧力,以使太阳翼能够抵紧在卫星本体的Y侧面;以及进行限位,以避免抵紧在Y侧面的太阳翼在垂直于Y方向的平面上移动;热刀释放机构,被配置为能够发热熔断绳索,以消除绳索对太阳翼施加的Y方向拉紧力;展开释放机构,被配置为对太阳翼施加旋转的推力,以使太阳翼具有展开的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04390649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431322.1
申请日:2014-08-28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C2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面太阳耀斑观测模式下的卫星姿态导引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1)地面规划生成主平面约束下的卫星期望姿态数据;2)对所述卫星期望姿态数据进行等间隔选取卫星姿态角基点作为插值点,每两个相邻插值点之间的曲线段用三阶样条插值拟合,获得卫星姿态角曲线的三阶多项式系数;3)将所有所述卫星姿态角曲线的三阶多项式系数组合成可上注的数据格式,上注到星上;4)星上解析上注信息,获取所述卫星姿态角曲线的三阶多项式系数,重构卫星期望姿态角。本发明能根据观测需求,将规划姿态数据进行间隔采样并上注到星上,并且在星上对这些姿态数据进行重构,节省上注资源与星上计算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7688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282157.3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海域舰船密度非参数估计方法,通过AIS信息获取特定海域不同尺寸以及不同类型船舶的相应船舶数量作为样本;构建以高斯函数为核函数的非参数估计模型;构建样本分布函数近似累计概率分布函数:随机生成[0,1]的数p,输入到样本分布函数中得到一个整数,作为船舶数量的估计值;补充数据集更新模型,根据模型得到当前时刻各类别的船舶数量,实现各个海域船舶实时监测任务。采用核函数非参数估计方法以及经验分布近似总体分布估计船舶数量,得到特定海域船舶分布规律,为天基遥感海域监测以及航道规划任务提供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317326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110638737.6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翼构型及其展开方法,包括:压紧限位机构,被配置为执行以下动作:采用绳索对太阳翼施加Y方向拉紧力,以使太阳翼能够抵紧在卫星本体的Y侧面;以及进行限位,以避免抵紧在Y侧面的太阳翼在垂直于Y方向的平面上移动;热刀释放机构,被配置为能够发热熔断绳索,以消除绳索对太阳翼施加的Y方向拉紧力;展开释放机构,被配置为对太阳翼施加旋转的推力,以使太阳翼具有展开的趋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