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246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08228.0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堆导向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定位单元,至少两个定位单元设于水池内壁的相对两侧,至少两个定位单元之间形成导向空间,导向空间配合安装在反应堆筒体上的精定位导向柱对吊具提供导向;每一定位单元一端转动安装于池壁,另一端设有导向杆,相对应的导向杆之间形成导向空间;定位单元具有折叠状态和导向状态,在折叠状态下,导向杆收回至靠近池壁侧;在导向状态下,导向杆转至堆芯侧并与精定位导向柱相对应,以对堆内构件的吊装进行导向。上述定位装置,反应堆运行期间,定位单元可以收回至靠近池壁侧,而在装换料期间可以旋转至导向杆与精定位导向柱相对应的位置进行导向,提高了吊装作业效率及作业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0533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45921.4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驱动机构协调装置及方法,协调装置包括底座,底座沿其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相对两侧分为第一安装区域和第二安装区域,第一安装区域和第二安装区域沿底座的宽度方向上并排设有至少一组动力机构,每一组动力机构包括沿底座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相对两侧的两个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包括动力件、滑动件以及配合件,相对侧的动力单元的动力件驱动滑动件沿底座相对滑动,进而驱动两个配合件彼此同步靠近或者分离。上述双驱动机构协调装置,底座上设有多组动力机构,且多组动力机构沿底座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均布,进而有利于同步驱动摇摆台,而且将动力机构与摇摆台的运动进行分离,不参与摇摆台的运动,进而有利于提高摇摆台的动态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6013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87882.7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六自由度摇摆装置安装支座的找平机构及方法,找平机构包括地基底板、连接板以及至少两个安装板,地基底板一端连接混凝土基础,另一端具有安装面;连接板铺设于安装面并与地基底板相连接,连接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板,且安装板设于连接板背离地基底板的一端并与地基底板通过调平组件连接,所有的安装板背离连接板的一端面组合构成安装平面,被支撑的摇摆台安装于安装平面,调平组件用于调节安装平面的平整度。上述基于六自由度摇摆装置安装支座的找平机构克服了地基钢板直接找平难度大且精度不足的问题,降低了找平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6461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22826.5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六自由度摇摆装置的驱动机构及控制方法,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电机组件、第一丝杆轴承座和第二丝杆轴承座、至少两个丝杆以及丝杆动轴承组件,每一电机组件具有一个输出轴;相对设置的第一丝杆轴承座和第二丝杆轴承座,第一丝杆轴承座靠近电机组件侧设置;丝杆的一端与第一丝杆轴承座相连接并与输出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丝杆轴承座相连接;丝杆动轴承组件与丝杆滑动连接,待驱动件安装于丝杆动轴承组件上,电机组件驱动状态下,丝杆转动以带动丝杆动轴承组件沿丝杆轴向移动;丝杆动轴承组件内设有调节组件,用于平衡至少两个电机组件对应的输出轴的转速。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直线驱动装置高污染、低效率以及控制精度差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5689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908231.2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级机械导向的核电厂堆内构件对中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吊装装置包括至少两根第一导向柱和至少两根第二导向柱,至少两根第一导向柱对应安装于反应堆水池的池壁上,至少两个第一导向柱之间形成第一导向通道;至少两根第二导向柱安装于压力容器筒体法兰,至少两根第二导向柱之间形成第二导向通道;第一导向通道位于第二导向通道的上方,堆内构件吊具依次经第一导向通道和第二导向通道到达堆内构件并与堆内构件进行连接。上述吊装装置,在不增加第二导向柱长度的基础上设置第一导向柱,采用二次定位,导向行程连续,避免了长行程下单级导向柱过长结构失稳或位置出现较大偏移的情况,解决了深堆芯堆内构件吊装工作定位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9249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31874.7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一体化供热堆的密封套筒密封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试验系统包括安全壳模拟件和压力容器模拟件,密封套筒试验件分别与安全壳模拟件和压力容器模拟件相连接;密封套筒试验件顶部与安全壳模拟件之间通过至少一个O型圈密封,密封套筒试验件底部与压力容器模拟件之间通过至少一个充气密封圈密封;其中,安全壳模拟件顶部设有打压控制系统,通过压力调节组件模拟安全壳换料水压;压力容器模拟件一侧还设有压缩空气系统,压缩空气系统与充气密封圈连接,提供充气密封圈的密封压力。上述用于一体化供热堆的密封套筒密封试验系统,可以满足不同密封形式的试验,效费比高且操作灵活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6371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76707.8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IPC: G21C13/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多层筒式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三层支撑部,呈筒式同轴心套设形成,两两支撑部之间形成空间区域;分隔部,包括若干隔板组,设置在多个所述空间区域内,连接所述两两支撑部,所述隔板组包括多个隔板。本发明采用多层薄壁筒式结构减小装置自身材料质量,相应减少竖直方向上来自于支撑结构本身的负载,由此可以提供更大的支撑力。在内层被支撑结构产生高温热源的情况下,采用多层结构,能够有效实现高温热屏蔽。且由于在竖直方向上整体结构受力并不均匀,采用内外隔板周向交错的方式,避免重力产生的应力集中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466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82503.4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装卸料机原理样机以及装卸料机试验模拟装置,装卸料机适于在装卸料机试验模拟装置中进行试验,装卸料机试验模拟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模拟燃料组件和模拟水缸,模拟燃料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定位孔和组件编码,模拟水缸用于盛放具有一定高度的液体,装卸料机包括:抓具,包括一个或多个定位柱和一个或多个抓爪,定位柱适于与模拟燃料组件中的定位孔配合;相机,相机适于观测一个或多个模拟燃料组件的组件编码;负压水箱,负压水箱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始终位于模拟水缸的液体的液位之下;支架。本申请能够准确识别燃料组件的组件信息,节约模拟试验的空间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0593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41698.4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轩唐特种电机(辽宁)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辐射耐高温保持线圈组件及其制法,磁轭内设有绕线骨架,骨架外侧间隔设置若干圈骨架挡板,磁轭两端焊接法兰,引线管焊接在一侧法兰上,线圈绕在骨架上,线圈骨架外侧、挡板两侧及磁轭内侧有绝缘层,每层线圈之间填充绝缘层。所述线圈的采用镀银抗氧化铜导体,线圈外径≤2mm。所述绝缘层为云母包覆材料绕缠而成。采用线径小的镀银抗氧化铜导体,降低绝缘层厚度,解决控制棒驱动机构保持线圈因骨架空间限制,而无法按照设计要求的线圈匝数绕制的问题,同时能降低线圈发热量,性能明显提升,本发明使线圈之间充分被绝缘层填充固定,解决控制棒驱动机构保持线圈使用时,因交替产生的电磁力,导致的线圈松动现象,提高装置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9866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666058.9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9/105 , G21C19/19 , G21C19/18 , G21C19/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装卸料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核电厂装卸料机多级伸缩套筒机构;包括外套筒、内套筒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层套筒,所述内套筒外的其余套筒配置有开关式自动挡块装置,通过所述开关式自动挡块装置的阻挡限制以保持所述内套筒外的其余套筒处于静止状态;本发明解决深堆芯燃料操作伸缩套筒行程较长,固定套筒由于工艺限制不能较长的问题。解决采用多级伸缩套筒燃料组件在非堆芯工位仍位于其次外层套筒之内,无法完成燃料组件装卸的问题。解决多级套筒垂直度、定位精度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