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9249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31874.7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一体化供热堆的密封套筒密封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试验系统包括安全壳模拟件和压力容器模拟件,密封套筒试验件分别与安全壳模拟件和压力容器模拟件相连接;密封套筒试验件顶部与安全壳模拟件之间通过至少一个O型圈密封,密封套筒试验件底部与压力容器模拟件之间通过至少一个充气密封圈密封;其中,安全壳模拟件顶部设有打压控制系统,通过压力调节组件模拟安全壳换料水压;压力容器模拟件一侧还设有压缩空气系统,压缩空气系统与充气密封圈连接,提供充气密封圈的密封压力。上述用于一体化供热堆的密封套筒密封试验系统,可以满足不同密封形式的试验,效费比高且操作灵活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5174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31872.8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站用一体化堆顶组件及反应堆,堆顶组件包括围筒组件、电缆桥架及顶盖吊具,围筒组件一端安装于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另一端延伸至换料水池上方,围筒组件包围在控制棒驱动机构外侧;电缆桥架安装于换料水池上;顶盖吊具安装于围筒组件上方并一端与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相连接,围筒组件外壁沿其轴向设置有至少两根滑轨,滑轨顶部至少部分延伸固定在顶盖吊具上;其中,围筒组件在靠近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外部冷却气经进风口进入围筒组件内并在围筒组件顶部排出,围筒组件的上部至少设置一块电缆连接板,用于固定电缆接插件。上述堆顶组件,取消了风机和风管,极大地简化了冷却系统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13376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1810046140.0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9/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站用非能动开启式排汽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块、密封板、不锈钢铰链、不锈钢包壳、金属箔和窄空气间层。本发明提供的核电站用非能动开启式排汽门,可应用于表面温度超过250℃反应堆压力容器外围,正常运行工况下自动闭合后保温,严重事故工况下非能动开启后排出汽水混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95174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31870.9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堆顶组件、反应堆及堆顶电缆安装方法,一体化堆顶组件包括围筒、电缆支撑板及至少两层电缆托盘,围筒一端与压力容器顶盖连接,控制棒驱动机构位于围筒内;电缆支撑板设于围筒内并位于控制棒驱动机构上方;至少两层电缆托盘沿围筒轴向层叠设置,至少两层电缆托盘设于电缆支撑板上方;其中,围筒在电缆托盘上方的内壁上设置有接插件面板,控制棒驱动机构连接的电缆经电缆支撑板和电缆托盘并连接至接插件面板。上述堆顶组件,将接插件面板内置于围筒内,减少了一体化堆顶组件外部的空间占用,减小了一体化堆顶组件的结构尺寸,便于设备在换料水池内部吊装和存放。
-
公开(公告)号:CN11896933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37194.2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一体化供热堆换料密封装置,包括筒身,筒身开设有安装通道,安装通道用于套设于堆顶和压力容器筒身外侧;筒身顶端通过第一密封组件沿安全壳径向与安全壳密封连接;筒身底端外周侧设有第二密封组件,第二密封组件沿安装壳轴向与压力容器筒身密封连接。上述基于一体化供热堆换料密封装置,可以作为一体化供热堆换料时的屏蔽装置,避免换料水泄露,以保护电缆等贯穿,整体为可拆卸结构,进而可以重复使用,使用后可以吊出至存放场地,操作方便且提高了换料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6429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0636177.5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G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重水堆核电站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系统和方法,包括生产通道,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直管段、弯管段和斜管段,直管段底端靠近重水堆排管容器内侧底部,直管段顶端伸出至排管容器上部空间并与弯管段的首端连接,弯管段的末端与斜管段的首端连接,斜管段的末端设有牵引机构;小车,位于生产通道内部用于承载靶盒,一端连接配重块,另一端通过牵引绳连接牵引机构;自动运输设备,位于排管容器上方空间,用于运输靶盒。从重水堆反应平台上预留的孔道,将靶盒以自重的方式送入堆芯区域内,利用重水堆内的辐照将靶盒内的材料转换为放射性同位素。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08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31873.2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G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移动电缆桥架及一体化堆顶组件,水平移动电缆桥架安装于反应堆厂房的操作平台上,包括驱动底座和主体,驱动底座与操作平台上设置的导轨滑动配合;主体设于驱动底座上方,主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电缆托盘;其中,在反应堆运行状态时,主体在驱动底座的带动下移动至靠近围筒组件侧,以使得电缆托盘上的电缆通过第一接插件与围筒组件的第二接插件连接;在反应堆停堆换料时,电缆托盘上的电缆的第一接插件与围筒组件的第二接插件断开,且主体在驱动底座的带动下移动至背离围筒组件侧。上述水平移动电缆桥架,开放了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上方的空间,避免了整体螺栓拉伸机入堆时与电缆桥架的干涉,为整体螺栓拉伸机就位提供了有利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19766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06133.5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毛飞 , 陈禹 , 邵长磊 , 沈小要 , 秦炎锋 , 李重阳 , 陈祖盼 , 王赤虎 , 陈宇清 , 郑张利 , 艾卫江 , 王江涛 , 李明 , 郑东宏 , 范安全 , 孙贺 , 邱泰然
IPC: G21C13/0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整体式反应堆压力容器保温层设备及安装方法,保温层机构包括导流板组件、金属保温层组件、径向支撑机构及底部支撑机构,导流板组件围设于压力容器外周侧,导流板组件包括筒身导流板组和底封头导流板组,筒身导流板组和底封头导流板组沿竖向分别包括至少两个可拆卸连接的板体;金属保温层组件可拆卸安装于导流板组件的外侧;径向支撑机构一端与导流板组件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土建模块墙面;底部支撑机构一端与底封头导流板组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土建模块底板。上述保温层机构,筒身导流板组和底封头导流板组均采用分块方式,由此便于运输和现场装配,从整体上还可以避免导致焊接引起的变形,提高了保温层机构的安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3185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1116348.8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 G21C15/253 , G21C1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能动堆顶冷却结构,涉及核电厂反应堆堆顶结构技术领域,其适用于低功耗控制棒驱动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核电厂反应堆堆顶无法实现控制棒驱动机构的非能动冷却的问题,取消堆顶原有的风机,可大幅缩减堆顶结构的轮廓尺寸,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非能动堆顶冷却结构,包括设置在压力容器顶盖上的围筒,围筒靠近底部侧壁设置多个风门,围筒内设置纵向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围筒内固定通风围板,通风围板位于风门上方且套设在控制棒驱动机构周侧以集中冷却流体,围筒内靠近顶部设置抗震支承结构以对控制棒驱动机构限位,抗震支承结构表面均布有孔洞以提供冷却流体的流动通道,围筒顶部敞口设置以在围筒内形成纵向贯通的堆顶冷却通道。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