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82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75656.4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拆卸的管壳式相变蓄热换热单元,包括壳体、端盖、环形套管和加热棒;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与端盖形状相配合的开口,所述环形套管套设在加热棒的外侧,所述加热棒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在环形套管内的相变材料中,所述环形套管的夹层中设有相变材料,所述环形套管位于壳体内,且一端连接端盖,所述端盖固定在壳体的开口位置,所述壳体上设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更加紧凑、热利用更广泛、相变蓄热换热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45214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198544.5
申请日:2020-10-3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及其设计方法,该结构包括通过第一水平通道、第一竖直通道、第二水平通道、第二竖直通道连接的烟气入口端和烟气出口端,烟气入口端与烟气出口端之间依次设置有喷氨栅格、混合器、整流栅格和催化剂床层,第一水平通道内安装有第一导流装置,第一直弯位置安装有第二导流装置,第二直弯位置安装有第三导流装置,第三直弯位置安装有第四导流装置,整流栅格位于第四导流装置与催化剂床层之间,第四导流装置包括尺寸相同且等间距分布的多块弧形导流板,弧形导流板上开设有导流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优化烟气流向,提升催化剂床上层的烟气分布均匀性,避免催化剂床层受到局部过度冲蚀、提升脱硝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8255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95774.4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 新疆三和植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耦合液态二氧化碳储能的热泵干燥系统,包括变频压缩机、热泵循环组件、储能组件、释能组件、烘干房、回风管管路和送风管管路;变频压缩机连接热泵循环回路,用于对冷却剂加压加温,热泵循环回路向送风管管路释放热量,并由回风管管路内吸收热量,热泵循环回路包括第一膨胀机,用于将制冷剂的内能转化为电能;储能组件通过变频压缩机连接释能组件,用于向释能组件输送液态二氧化碳,释能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加热器和第二膨胀机,加热器用于将液态二氧化碳加热至超临界态二氧化碳,第二膨胀机用于将二氧化碳的内能转化为电能,储能组件向回风管管路释放热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38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09592.7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F01K25/10 , F01K3/14 , F01K7/22 , F04B41/02 , F04B41/06 , F04B37/12 , F04B37/18 , H02J15/00 , F01K27/00 , H01M8/04014 , H01M8/04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二氧化碳循环联合发电系统和使用方法,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发电模块、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模块;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模块包括压气机、储能单元、膨胀机、加热器;用电低谷时段,压气机压缩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进入储能单元;用电高峰时段,储能单元中的二氧化碳进入加热器,然后进入膨胀机,膨胀机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储能技术与余热利用结合在一起,在满足削峰填谷、消纳新能源电力的同时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通过化学能反应发电后产生的高温余热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二氧化碳发电模块产生的气体余热可以同时利用于燃料电池,提高系统一次能源利用效率、热效率以及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6428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055041.X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可调节轴向空气分级段的掺氨多级旋流燃烧器。包括:燃烧室壳体,所述燃烧室壳体具有中空的燃烧室;一级旋流腔体,包括一级旋流器、进气管、垫片和多孔板;二级旋流腔体,包括二级旋流器、进气管、垫片和多孔板;三级旋流腔体,包括三级旋流器、进气管、垫片和多孔板;分级空气腔体,所述分级空气腔体与三级旋流器腔体通过螺纹配合,可在轴向自由移动;中心固定棒,所述的中心固定棒与所述一级旋流器螺纹配合固定。所述一、二和三级旋流腔体通过螺纹依次配合固定。所述三级旋流腔体可实现氨的多燃料和多燃烧模式的组合。所述分级空气腔体可在燃烧室不同轴向位置喷入二次空气,以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4824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95775.9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 新疆三和植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耦合液态二氧化碳储能的跨临界热泵系统,包括热泵单元、储能单元、释能单元、压缩机和膨胀机;所述压缩机用于对热泵单元和储能单元中热量传递介质压缩赋能;所述膨胀机用于将传递介质中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并发电;所述热泵单元通过压缩机为传递介质赋能,用于驱动膨胀机发电、制冷或供暖;所述储能单元将压缩机赋予传递介质的能量以内能和热能两部分储存;所述释能单元将储能单元储存的能量用于驱动膨胀机发电或供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量利用率高、功能性强且对空气储能小型化家用商用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13725792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471938.5
申请日:2020-10-3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该结构包括通过第一水平通道、第一竖直通道、第二水平通道、第二竖直通道连接的烟气入口端和烟气出口端,烟气入口端与烟气出口端之间依次设置有喷氨栅格、混合器、整流栅格和催化剂床层,第一水平通道内安装有第一导流装置,第一直弯位置安装有第二导流装置,第二直弯位置安装有第三导流装置,第三直弯位置安装有第四导流装置,整流栅格位于第四导流装置与催化剂床层之间,第四导流装置包括尺寸相同且等间距分布的多块弧形导流板,弧形导流板上开设有导流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优化烟气流向,提升催化剂床上层的烟气分布均匀性,避免催化剂床层受到局部过度冲蚀、提升脱硝效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