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123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71194.5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理想Ericsson循环原理的污水处理厂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包括:沼气燃机发电模块、曝气池光伏发电模块、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模块、蓄热模块;所述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模块基于理想Ericsson循环原理,通过等温压缩和膨胀、等压吸热和放热过程实现发电;在用电低谷时,通过光伏发电或电网低谷电力将二氧化碳压缩储存,并利用燃气轮机余热和蓄热模块加热二氧化碳,进入膨胀机进行发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优化了污水处理厂中的能源利用,还有效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价值。将沼气燃机、压缩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曝气池光伏发电和蓄热系统有效结合,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动态调峰。
-
公开(公告)号:CN11848255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95774.4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 新疆三和植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耦合液态二氧化碳储能的热泵干燥系统,包括变频压缩机、热泵循环组件、储能组件、释能组件、烘干房、回风管管路和送风管管路;变频压缩机连接热泵循环回路,用于对冷却剂加压加温,热泵循环回路向送风管管路释放热量,并由回风管管路内吸收热量,热泵循环回路包括第一膨胀机,用于将制冷剂的内能转化为电能;储能组件通过变频压缩机连接释能组件,用于向释能组件输送液态二氧化碳,释能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加热器和第二膨胀机,加热器用于将液态二氧化碳加热至超临界态二氧化碳,第二膨胀机用于将二氧化碳的内能转化为电能,储能组件向回风管管路释放热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38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09592.7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F01K25/10 , F01K3/14 , F01K7/22 , F04B41/02 , F04B41/06 , F04B37/12 , F04B37/18 , H02J15/00 , F01K27/00 , H01M8/04014 , H01M8/04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二氧化碳循环联合发电系统和使用方法,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发电模块、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模块;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模块包括压气机、储能单元、膨胀机、加热器;用电低谷时段,压气机压缩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进入储能单元;用电高峰时段,储能单元中的二氧化碳进入加热器,然后进入膨胀机,膨胀机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储能技术与余热利用结合在一起,在满足削峰填谷、消纳新能源电力的同时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通过化学能反应发电后产生的高温余热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二氧化碳发电模块产生的气体余热可以同时利用于燃料电池,提高系统一次能源利用效率、热效率以及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1799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82429.X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F26B21/00 , F26B21/04 , F26B21/08 , F26B21/10 , F25B41/40 , F25B41/34 , F26B25/00 , F25B49/02 , F25B3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蒸发器喷气增焓热泵的干燥系统,包括:烘干工作系统,包括干燥室、送风管道、送风管道风机、排风管道、排风管道风机、排风管道风阀、回风管道、回风管道风机、新风管道、以及新风管道风阀;热泵工作系统,包括变频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中压电子膨胀阀、中压蒸发器、经济器、低压电子膨胀阀、以及低压蒸发器;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干燥室进气温湿度监测仪、干燥室出气温湿度监测仪以及总控制器。本干燥系统提高了热泵工作的制冷量和性能系数,解决了大多数热泵在低温环境中工作时能效衰减过大的问题,提高了制冷剂的利用率,整个干燥过程节能减排,对于提高干燥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增加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582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75656.4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拆卸的管壳式相变蓄热换热单元,包括壳体、端盖、环形套管和加热棒;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与端盖形状相配合的开口,所述环形套管套设在加热棒的外侧,所述加热棒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在环形套管内的相变材料中,所述环形套管的夹层中设有相变材料,所述环形套管位于壳体内,且一端连接端盖,所述端盖固定在壳体的开口位置,所述壳体上设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更加紧凑、热利用更广泛、相变蓄热换热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69772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82486.8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F26B21/00 , F26B21/04 , F26B21/08 , F26B21/10 , F26B25/00 , F25B30/02 , F25B41/40 , F25B41/34 , F25B4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空气集热器和双蒸发器喷气增焓热泵的干燥系统,包括:烘干工作系统,包括干燥室、送风管道、送风管道风机、送风管道风阀、排风管道、排风管道风机、排风管道风阀、回风管道、回风管道风机、新风管道、新风管道风阀、空气集热器、空气集热器进风风阀以及空气集热器出风风阀;热泵工作系统,包括变频喷气增焓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中压电子膨胀阀、中压蒸发器、经济器、低压电子膨胀阀以及低压蒸发器;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干燥室进气温湿度监测仪、干燥室出气温湿度监测仪以及总控制器。本干燥系统克服了太阳能不稳定和传统热泵低温工况干燥效率差的缺点,可保证干燥过程连续进行,对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有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95181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03757.6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F25B25/02 , H01M8/2457 , H01M8/241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H01M8/04029 , H01M8/04007 , F25B30/06 , F25B41/40 , F25B41/24 , F25B41/26 , F25B41/38 ,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吸附式制冷循环系统、以及空气源热泵系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反应产生的热储存在储热水箱中,直接为用户供暖或为吸附式制冷机供能;吸附式制冷循环系统中吸附式制冷机制得的冷水为用户供冷,换热后的用户排水为空气源热泵提供余热并降低热泵压缩机功耗;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两种方案,方案一为冬季供热,方案二为夏季供冷,冬季室外换热器结霜时可借助用户排水维持空气源热泵运行。本发明更好的利用了燃料电池的电力和余热,具有更高的综合能源利用率和热泵效率、更低的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91417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19111.7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H01M8/04007 , H01M8/04014 , B64U50/32 , B64U20/96 , B64U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反重力热管风冷式燃料电池堆及无人机,其中反重力热管风冷式燃料电池堆包括:燃料电池组,安装在无人机的机身壳体顶部;反重力热管,包括依次连接构成环路的蒸发器、蒸汽管路、冷凝器、以及液体管路,蒸发器安装在燃料电池之间,冷凝器位于蒸发器的下方且延伸至机身壳体外;第一风机,安装在机身壳体内,面对反重力热管送风;第二风机,面对燃料电池组送风,提供电化学反应所需的空气。在无人机运行过程中,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会经蒸发器和蒸汽管路传递至冷凝器,冷凝器利用第一风机在机身壳体内送风产生的强制对流及无人机运行时外界空气的自然对流来进行换热,可有效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实现燃料电池堆的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84824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95775.9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 新疆三和植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耦合液态二氧化碳储能的跨临界热泵系统,包括热泵单元、储能单元、释能单元、压缩机和膨胀机;所述压缩机用于对热泵单元和储能单元中热量传递介质压缩赋能;所述膨胀机用于将传递介质中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并发电;所述热泵单元通过压缩机为传递介质赋能,用于驱动膨胀机发电、制冷或供暖;所述储能单元将压缩机赋予传递介质的能量以内能和热能两部分储存;所述释能单元将储能单元储存的能量用于驱动膨胀机发电或供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量利用率高、功能性强且对空气储能小型化家用商用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98894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56381.6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电同储调峰型燃气‑CO2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热电同储调峰型燃气‑CO2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包括:燃气轮机发电模块,可发电和提供余热烟气;Ericsson循环发电回路,与燃气轮机发电模块连接,以CO2为气体工质,利用余热烟气加热CO2膨胀做功发电并利用低价电力再次压缩CO2并循环进行;以及储放热回路,含有可以储热放热的流体,储放热回路与燃气轮机发电模块连接并在用电低谷时吸收燃气轮机发电模块的余热烟气的热量并存储,储放热回路与Ericsson循环发电回路连接并在用电高峰时对膨胀之前的CO2预热。本发明将储能技术与余热利用结合,既能削峰填谷和消纳低价电力,又能利用燃气轮机的高温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且不会危害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