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296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72328.0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任大峰 , 张菲茜 , 张慧芳 , 盛旭婷 , 袁舒梦 , 潘宗成 , 王培培 , 门启明 , 张超 , 刘畅 , 巢孟科 , 肖茂磊 , 行如意 , 杨星 , 张梦龙 , 张伟 , 史志龙 , 丁志伟 , 曹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绕管式换热器,包括芯筒,芯筒的两端对称式设有前端和后端,芯筒的周侧环绕式布置有若干换热管束集,换热管束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前端和后端,前端与芯筒之间、后端与芯筒之间分别设有折空区,换热管束集的两端分别于折空区内进行弯折。本发明技术方案:1、实现每区单独形成热交换布局,且各层之间管束数量相同,无法各区均布时通过交错分区实现各区总数量相差最大为1,保证了各区基本相同的换热能力;2、通过设置折空区及内层管束、中间管束折弯设计,实现取消管箍的固定方式,避免使用管箍带来的扰流及失效等问题;3、换热管的折弯为立体空间结构或无直段的连续性过渡,后折的弯会因为延展性影响先折弯的形变数据,采取划分折弯区,通过模拟变形及试验校正对折弯区一次成型,解决了换热管形状记忆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24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242234.0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上海核能装备测试验证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索航 , 巢孟科 , 王培培 , 廖卫华 , 吕康 , 严子佳 , 门启明 , 张菲茜 , 廖义涵 , 袁舒梦 , 周全 , 陈俨 , 杨星 , 李晨 , 史志龙 , 张可丰 , 姚彦贵 , 任大峰 , 唐力晨 , 李经怀 , 刘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缠绕管换热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缠绕管换热器热工水力试验温度测量系统,若干测温装置包括一端固定于缠绕管换热器本体的外壁面不同区域的测温底座,另一端与内螺纹段螺纹连接,并且测温底座与内螺纹段之间设有垫片以实现硬密封,测温底座上开孔,导向管一端穿过开孔延伸到缠绕管换热器本体的内腔室,另一端穿过垫片和内螺纹段延伸到外部,导向管内设有热电偶;测点管支撑件固定于内腔室的内壁面,用于固定导向管端部以进行不同位置的温度测量;由此实现了将热电偶布置在缠绕管换热器的不同区域、不同层级位置,实现缠绕管换热器内部温度的准确测量,可以为缠绕管换热器的热工性能提供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44334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23123.X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上海核能装备测试验证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廖义涵 , 巢孟科 , 袁舒梦 , 任大峰 , 吕康 , 索航 , 严子佳 , 杨星 , 李晨 , 刘畅 , 廖卫华 , 周全 , 张可丰 , 陈俨 , 李经怀 , 门启明 , 张菲茜 , 盛旭婷 , 唐力晨 , 史志龙 , 姚彦贵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工水力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缠绕管换热器热工水力试验系统及方法,壳侧回路由依次连接的第一离心泵、第一流量计、第一调节阀、电加热器、缠绕管换热器壳侧形成;蒸汽稳压器接入第一离心泵入口端;管侧回路由依次连接的第二离心泵、第二流量计、第二调节阀、预热器、缠绕管换热器管侧、第三调节阀形成,氮气稳压器接入第二离心泵出口端;壳侧回路和管侧回路上分别设有一条冷却支路;缠绕管换热器壳侧和管侧的进出口管道上均设有温度测点和压力测点;仪控系统通过调节壳侧回路和管侧回路上的回路流量、电加热器功率和预热器功率及稳压器压力数据,以获得不同功率水平下缠绕管换热器壳侧与管侧的流体试验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05049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0493476.8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水室封头与主泵泵壳一体化可视化试验件,包括承托件,在承托件上安装泵壳腔室,第一水室封头模拟件与泵壳腔室的顶部胶接在一起,且第一水室封头模拟件的出口与泵壳腔室连通,泵壳腔室的主泵出口位置连接缩紧段,缩紧段的出口与第一环腔模拟件的入口连通,第一环腔模拟件的出口通过台架管道与第二环腔模拟件的入口连通,第二环腔模拟件的出口与第二水室封头模拟件的入口连通,第二水室封头模拟件通过U形管束与第一水室封头模拟件相连;第一水室封头模拟件、缩紧段、第二水室封头模拟件采用透明材质制作,本发明使得回路中的水能模拟产品中的冷却剂循环流动,以实现双平面正交PIV流场测量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2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76031.1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量生成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针对管壳式换热器建立o‑xyz三维坐标系,并获取根据yoz平面生成的第一区域划分平面图以及根据xoz平面生成的第二区域划分平面图;根据第一区域划分平面图和第二区域划分平面图定位任一换热单元R(i,j,k);针对任一换热单元R(i,j,k)获得传热系数h(i,j,k)、换热面积a(i,j,k)以及传热温差Δt(i,j,k);以及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生成任一换热单元R(i,j,k)的换热量:#imgabs0#本申请的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量生成方法和系统,可以更准确的获得管壳式换热器的内部换热量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38867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0993961.1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巢孟科 , 杨星 , 门启明 , 袁舒梦 , 林绍萱 , 唐力晨 , 张伟 , 李晨 , 张菲茜 , 刘畅 , 秦炎锋 , 张可丰 , 景益 , 陈俨 , 薛国宏 , 姚彦贵 , 周全 , 张毅成 , 张锴 , 刘润发 , 应秉斌 , 李经怀 , 姚兆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岛主设备换热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涡流检查的环绕堆内组件式螺旋缠绕管换热组件,包括芯筒,其内通道为反应堆堆内组件的安装空间;螺旋缠绕管束,其为由多根无焊缝螺旋缠绕管缠绕在芯筒外围形成的多层结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螺旋缠绕管束;管箱组件,包括多个上管箱单元以及与其数量一致的多个下管箱单元,两个上管箱单元通过集水管连通为一组,两个下管箱单元通过集水管连通为一组,一组上管箱单元仅与一组下管箱单元对应,组中的上管箱单元与组中下管箱单元一一对应且通过多根螺旋缠绕管连通;本发明既能用于供热或提供终端需要能量的无相变热交换装置,也能用于供汽或提供后端动力系统需要能量的有相变直流蒸汽发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7936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95863.5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卢洪早 , 刘润发 , 邵长磊 , 毛飞 , 肖婷 , 沈睿 , 周响 , 林绍萱 , 朱宇平 , 沈小要 , 唐伟华 , 周全 , 许辉焱 , 李成武 , 巢孟科 , 陈红生 , 高永建
IPC: G21C13/02 , G21C15/12 , G21C1/09 , G21C17/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反应堆压力容器,包括:筒体和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容置于筒体的内腔,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管,换热管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筒体内的高温介质流经换热管周侧并与换热管内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至少一组反应堆压力容器连接管组,每组反应堆压力容器连接管组包括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分别与换热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相连通;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均包括集水管、至少一个检修管,检修管开设于筒体外壁上,集水管与检修管相连通,检修管通过焊接与换热管的进口端或者出口端相连通;其中,检修管背离筒体的端部设有可拆卸盖体。本发明通可以提升一体化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和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349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70455.6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面焊双面成型的焊接工艺,包括:将筒体一侧的接口分别与换热组件一端的接管相对应。利用焊接装置对筒体接口与换热组件的接管进行点焊定位。在筒体一侧上相互对称的多个方位的管嘴的外壁上分别固定一个焊接装置,并控制多个焊接装置同时工作;其中,所述管嘴设于筒体外壁的接口上。完成本次焊接后,拆卸多个焊接装置,并再次安装到其它未焊接管嘴上,重复上述焊接步骤,直至筒体一侧的接口均完成焊接。翻转筒体和换热组件,并重复上述点焊及焊接步骤,完成对筒体和换热组件另一侧的焊接。本发明实现外部空间受限的管水平固定的内壁自动TIG焊,实现焊接坡口错边量小于等于2mm,间隙小于等于0.5mm的全位置对接焊缝的单面焊双面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05660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73027.0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5B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雾设备,适于安装在稳压器或波动箱的冷却液入口处,喷雾设备包括:筒体,筒体的上端具有进液口,筒体的下端具有出液口,筒体内部包括旋流区域、混合区域和收缩区域;外嵌旋水芯,外嵌旋水芯设置在筒体的旋流区域内,外嵌旋水芯包括中空的分割筒和多个外嵌螺旋叶片,多个外嵌螺旋叶片位于分割桶靠近进液口一端的外表面上;内嵌旋水芯,内嵌旋水芯设置在分割筒内远离进液口的一端,内嵌旋水芯包括支撑柱和多个内嵌螺旋叶片,多个内嵌螺旋叶片位于支撑柱的外表面上;其中,冷却液适于通过多个外嵌螺旋叶片进入混合区域,和/或通过分割桶和多个内嵌螺旋叶片进入混合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70546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67898.9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nventor: 王煦嘉 , 李玲 , 肖飞 , 左舜贵 , 周全 , 夏栓 , 王弘昶 , 巢孟科 , 唐力晨 , 傅弘伦 , 唐熠彬 , 王健 , 曾小勤 , 杨星 , 余建辉 , 陈琛 , 龚震鑫 , 李经怀 , 应秉斌
IPC: F16L55/033 , F16L9/21 , F16F1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减振装置及方法,管道减振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至少一个可变减振机构,支撑机构沿目标管道的轴向穿设于目标管道内;可变减振机构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固设于支撑机构,活动部沿目标管道的径向尺寸可调;其中,在安装状态下,可变减振机构的活动部受冷可拉长,以使外径小于目标管道的直径;在工作状态下,可变减振机构的活动部受热膨胀并与目标管道的内壁抵接。上述管道减振装置,因为可变减振机构在不同温度下外径尺寸不同,进而安装和拆卸均非常便捷,在工作状态下可以对目标管道进行支撑,进而可以对管道机械振动具有良好隔离以及显著降低结构噪音,有利于改善环境、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降低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