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445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15351.5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件及热交换器。该密封件包括密封件本体和隔挡件,密封件本体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内层为弹簧绕制的环形中空结构,中间层环绕弹簧设置,中间层的内壁与弹簧的外壁贴合,外层环绕中间层设置,外层的内壁与中间层的外壁贴合;隔挡件设置于密封件本体的内侧,隔挡件为中空管状结构。该密封件本体在超基准设计压力下,弹簧回弹使得密封件与热交换器接触部位贴紧,隔挡件将热交换器内部相邻腔室之间阻隔,有效防止热交换器内部相邻腔室之间的内漏,而且抗压性能好,保证了热交换器良好的密封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通过设置密封件,提高了热交换器的密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10391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97709.5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超压密封圈及热交换器,所述超压密封圈包括:镍钛合金弹簧,镍钛合金弹簧沿热交换器竖直方向的剖面的形状包括O型,且镍钛合金弹适于受到沿径向向内的压力而发生形变;第一外层,环绕镍钛合金弹簧设置,第一外层的内壁与镍钛合金弹簧的外壁贴合;以及第二外层,环绕第一外层设置,第二外层的内壁与第一外层的外壁贴合,其中,当镍钛合金弹簧发生形变时,第一外层和第二外层适于跟随镍钛合金弹簧发生形变,以使第二外层的外壁在发生形变的同时接触第一安装法兰和第二安装法兰,从而密封至少部分的第一空间。本申请能够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保证热交换器的设备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5123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11201966.8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能装备测试验证中心有限公司
IPC: G21C1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拟堆芯加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核反应堆模拟试验密排安装的内置式电加热棒,包括发热本体、导线棒、高导热绝缘材料、外壳体。该电加热棒可以有效解决密排安装对压力容器的贯穿密封的考验;有效缓解密排安装对对于压力容器的结构强度的考验;便于电加热棒外部电接线;便于电加热棒的整体拆卸。可以提升试验中的模拟堆芯加热的模拟相似性、工程可实施性和维修便利性。在确保电加热棒本身加热功能有效执行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密排安装,确保与实际反应堆堆芯相似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0950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911221070.9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Q50/06 , G06F111/10 , G06F119/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核电厂疲劳监测和寿命评估系统的瞬态温度场计算方法,通过系统接口从电厂数据库读入电厂数字化控制系统采集的一回路系统流体温度数据Tw(t),作为瞬态温度场计算的输入,通过温度场方程计算圆柱壳体或球壳体的内壁面温度瞬态,作为后续热应力计算的输入。优点在于:本发明适用于核电厂设备和管道的瞬态温度场求解方法,该方法采用圆柱壳体或球壳体的瞬态温度场方程,利用一回路系统流体温度数据快速的计算瞬态温度场,该方法不需要结构壁面温度作为计算输入,从而无需在一回路设备或管道的外壁面增加温度测量仪表,减少了疲劳监测系统对电厂设计和现场布置的影响,降低了系统的施工和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936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95863.5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卢洪早 , 刘润发 , 邵长磊 , 毛飞 , 肖婷 , 沈睿 , 周响 , 林绍萱 , 朱宇平 , 沈小要 , 唐伟华 , 周全 , 许辉焱 , 李成武 , 巢孟科 , 陈红生 , 高永建
IPC: G21C13/02 , G21C15/12 , G21C1/09 , G21C17/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反应堆压力容器,包括:筒体和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容置于筒体的内腔,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管,换热管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筒体内的高温介质流经换热管周侧并与换热管内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至少一组反应堆压力容器连接管组,每组反应堆压力容器连接管组包括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分别与换热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相连通;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均包括集水管、至少一个检修管,检修管开设于筒体外壁上,集水管与检修管相连通,检修管通过焊接与换热管的进口端或者出口端相连通;其中,检修管背离筒体的端部设有可拆卸盖体。本发明通可以提升一体化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和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1647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83020.X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组件的高温高压辐照考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隔热管组件、压力管组件和分流管组件,所述隔热管组件、压力管组件和分流管组件均分为上下两段结构,上下段之间皆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紧固,下段靠近试验段的部分均采用锆铌合金制成;本发明通过将压力管组件、隔热管组件与分流管组件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均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制备而成,降低材料成本;下段包括下部压力管组件、隔热段与方形分流管组件,三者均采用锆铌合金制作而成,降低热中子吸收截面,提高链式反应效率,从而提高燃料组件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520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119267.8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储罐内液体晃动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储罐的设计量;基于流固耦合的振动效应和液面波动的晃动效应将储罐内液体相对于储罐罐壁的运动形式分为冲击运动和对流运动,结合储罐的设计量,建立储罐的二维力学模型;根据所建立的储罐的二维力学模型的参数采用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储罐内液体相对于储罐罐壁不同的运动形式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储罐的自振频率。同时考虑了流固耦合的振动效应和液面波动产生的滑动载荷,将储罐内液体相对于储罐罐壁的运动分为不同的运动形式进行模态的分析,提高了后续所得到的储罐的自振频率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0848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79822.7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正 , 刘非 , 齐军 , 杨森 , 胡孟军 , 张龙 , 王宇宙 , 杨星 , 沈小要 , 厉行根 , 李波 , 魏世军 , 沈睿 , 励洁 , 尤岩 , 张菲茜 , 陈孟 , 龚震鑫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换热器用密封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密封环包括密封环主体和焊接于所述密封环主体内侧面的筋条;所述密封环主体和筋条由内向外各自独立地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包括弹簧;所述中间层包括镍合金层;所述外层包括纯镍层。本发明提供的密封环具有良好的回弹性能,在超设计压力的工况下能够保证无泄漏并且避免使用含银材质。
-
公开(公告)号:CN11991513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210873.3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
Inventor: 齐军 , 杨星 , 魏世军 , 刘非 , 沈小要 , 郑正 , 李波 , 胡孟军 , 励行根 , 沈睿 , 刘效东 , 尤岩 , 张玉涛 , 张菲茜 , 陈孟 , 励洁 , 鲍一晨 , 张星亮 , 龚震鑫 , 李经怀 , 石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金属复合密封环,包括密封外环和多根筋条,所述筋条安装在所述密封外环的环内区域,将所述密封外环的环内区域分隔成多个子区域;所述密封外环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叠套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弹性部件,所述第三金属层的硬度为69HV至80HV。本发明用于换热器的金属复合密封环的密封外环的外层的金属硬度适中,可以有效填补法兰密封表面微小的凹凸不平和缺陷,在密封面粗糙度较差的情况下,仍能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3750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69139.5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管试验件多轴蠕变‑疲劳试验系统,包括夹具组件和定位调整机构,夹具组件包括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中间用于夹持待测试验件的相对两端;定位调整机构包括连接机构和支撑机构,连接机构一端与待测试验件上的接管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等效平衡块,支撑机构一端活动作用于连接机构,以使得连接机构始终沿垂直于待测试验件轴向的方向施加载荷。上述接管试验件多轴蠕变‑疲劳试验系统,在夹具组件一侧设置定位调整机构,如此额外引入的接管载荷为被动式载荷,无需增设驱动电机,经济性更好,结构更为简单,而且,充分、精确反映接管位置的多轴应力特征,可以直接用于容器接管区蠕变疲劳分析评定方法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