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45290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0336433.7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G01R31/385 , G01R31/378 , G01R31/5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锂离子蓄电池内短路潜在缺陷无损检测方法,按照一定的振动功能试验谱依次对锂离子蓄电池三个相互垂直方向进行振动,对锂离子蓄电池以恒定电流I1放电至放电截止电压V0,搁置时间为T0;对锂离子蓄电池以恒定电流I2放电至生产厂家规定的放电截止电压V0,搁置时间T0;对锂离子蓄电池以恒定电流I3放电至放电截止电压V0,搁置时间T1,测量并记录开路电压V1;继续搁置时间T2,测量并记录开路电压V2;绘制V1和V2随时间变化曲线,如果在T1阶段,dV1/dt为负值,则说明锂离子蓄电池内部异常,存在内短路危害;如果在T1阶段,dV1/dt为正值或者dV1/dt先为为正值后为负值,在T2阶段dV2/dt为负值,且绝对值逐步变大,则说明锂离子蓄电池内部有隐患,存在内短路潜在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012047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306577.8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M2/10 , H01M2/20 , H01M10/0525 , H01M10/613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宇航用高压密闭绝缘式锂离子蓄电池组结构,包括锂离子蓄电池单体、箱体、倾斜楔形板、绝缘板、Bypass支架、电连接器、Bypass、液冷板、通风屏蔽盒,本例结构的特点在于:48只单体组成200V高压模组,4个高压模组串联实现800V高压输出;高压模组内部单体与结构件隔绝,保证电气绝缘;每个Bypass切换8个电池单体,可应对单体开路状况;结构件之间子母槽式设计可实现密闭式设计,同时能有效衰减电磁辐射;倾斜楔形板在连续调节电池组内部预紧力的同时达到强化结构强度的目的;通风屏蔽盒集成排气和屏蔽电磁辐射功能;液冷板可实现电池组温度的主动式控制。本发明提供的结构方式易于装配,输出电压高,可实现大倍率电流放电,温度一致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56022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811454925.8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M50/184 , H01M50/172 , H01M50/191 , H01M50/193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蓄电池的防转动极柱密封结构,其包含:与极柱底部密封固定的止转套;极柱的底部依次突出设置有第一台阶、第二台阶;止转套的上部套置在第二台阶外壁上,卡住端盖,下部抵住第一台阶;极柱上套有密封绝缘子,密封绝缘子的外部套设与其外壁匹配的铝合金套,该铝合金套与端盖为固定连接;该密封绝缘子的底端、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陶瓷垫圈、第二陶瓷垫圈,第一陶瓷垫圈抵住在极柱的第二台阶上;第二陶瓷垫圈上设有碟型垫圈及六角螺母。本发明提供的防转动极柱密封结构,不仅解决了锂离子蓄电池的漏液问题,提升了蓄电池的密封可靠性,且有效解决了极柱随螺母摒紧旋转的问题,制造成本低、密封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0492050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910617207.6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M50/5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置于锂电单体的可切断电流装置,包括电池盖、应变片、非金属推杆、金属推杆、弹簧、调节件、正极柱、固定导电环、活动导电环、底部绝缘环、中部绝缘环、顶部绝缘环、镀镍螺母、螺母。本例结构的工作原理为:当电池内短路时,其产生的气体达到临界气压时会促使应变片动作,从而推动推杆和活动导电环运动,切断活动导电环与固定导电环的连接,进而中止正极与外部电路的电连接,最终达到切断单体电流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结构方式原理清晰,所需要的零部件较少,零件加工简单;可消除由单体失效引起的安全隐患,此装置内置于锂离子蓄电池单体中,可应用于民用锂电行业,特别适用于对密闭要求比较高的宇航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785099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710012082.5
申请日:2017-01-06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空间飞行器用高压氢镍蓄电池单体结构装置,该装置包括:在中轴的外部从右向左依次套有圆形结构的下端板、电极组、上端板、蝶形垫圈、极堆螺母、焊接环和焊接环螺母。下端板、电极组、上端板、蝶形垫圈、极堆螺母组成电极堆。下端板,电极组、上端板、蝶形垫圈依次从外部套入中轴,极堆螺母拧入中轴,并将下端板,电极组、上端板、蝶形垫圈拧紧,焊接环套入中轴,并卡在极堆螺母上,最后在中轴上拧入焊接环螺母,将焊接环紧固。蓄电池单体焊接环采用锥形设计,用一定的预紧力将焊接环焊接在壳体,同时将下端板设计有一定弧度,提高了氢镍蓄电池单体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4882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54928.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的宇宙级锂电池力学测试工装,包括工装基座、电池正负极绝缘套、螺纹钢套、电池锁紧件和紧固螺栓;工装基座上设置依次排列的若干个电池安装槽,电池安装槽的中心轴平行于工装基座底面;电池安装在电池正负极绝缘套内,分别安装在电池安装槽内;电池安装槽两侧分别安装螺纹钢套,用于对电池进行轴向限位;电池锁紧件上均匀分布与电池安装槽数量对应的凹槽,电池锁紧件覆盖在电池上,通过电池锁紧件上的凹槽对电池进行径向限位,紧固螺栓将电池锁紧件固定在工装基座上。本发明解决了以往电池测试工装体积大,性能不佳的问题,同时通过多层冗余保证电池在火箭发射的巨大力学量级下的测试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63273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810324735.8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G01N3/1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测量锂离子电池机械形变应力的试验方法包括:在夹具上贴装压力传感器;选用未注液的开口锂离子电池置于夹具两端板间,调整夹具两端板间距等于电池壳厚度设计尺寸;往电池壳内注入惰性气体模拟电池充放电,激发电池壳产生机械形变,压力传感器感应机械形变产生应变信号,通过调控注入电池壳内的气体压强获得一系列应变信号数据,从而得到压力传感器工作曲线;选用激活后的锂离子电池置于两端板间,根据实测电池壳厚度或电池装配时厚度方向的尺寸要求确定两端板间的间距;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同时监测压力传感器的应变信号;根据压力传感器工作曲线计算电池机械形变应力。本发明可在不影响电池工作性能的前提下持续监测机械形变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78509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12082.5
申请日:2017-01-06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空间飞行器用高压氢镍蓄电池单体结构装置,该装置包括:在中轴的外部从右向左依次套有圆形结构的下端板、电极组、上端板、蝶形垫圈、极堆螺母、焊接环和焊接环螺母。下端板、电极组、上端板、蝶形垫圈、极堆螺母组成电极堆。下端板,电极组、上端板、蝶形垫圈依次从外部套入中轴,极堆螺母拧入中轴,并将下端板,电极组、上端板、蝶形垫圈拧紧,焊接环套入中轴,并卡在极堆螺母上,最后在中轴上拧入焊接环螺母,将焊接环紧固。蓄电池单体焊接环采用锥形设计,用一定的预紧力将焊接环焊接在壳体,同时将下端板设计有一定弧度,提高了氢镍蓄电池单体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400193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57304.5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B23K9/16 , B23K37/047 , B23K9/02 , B23K3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9/164 , B23K9/0026 , B23K9/291 , B23K37/0461 , B23K37/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氢镍电池壳体氩弧焊的装置,包括:三爪卡盘、夹持散热工装、氩弧专用焊枪、调节滑块、传动减速装置、调速电机、支撑平台、氢镍电池壳体、通气孔、旋紧装置、焊接环;夹持散热工装内侧镶嵌散热铜块并呈瓣状分别与三爪卡盘的三爪相连,装卡过程中,氢镍电池壳体分别通过左右夹持散热工装抱紧,并通过旋紧装置使上下壳体夹紧,实现无间隙配合,氩弧专用焊枪正对焊接环中心;焊接前利用橡胶软管经通气孔向电池壳内通入氦气进行焊缝背面的保护;焊接速度由调速电机进行控制,经传动减速装置带动三爪卡盘实现圆周焊接;调节滑块可实现氩弧专用焊枪的左右及上下微调,从而保证焊接过程的稳定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03000932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210498492.2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矩形蓄电池组装配平面度的调整方法,所述矩形蓄电池组至少包括一个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的底面与平行地放置在作为基准平面的导热平面上,包括以下步骤:(a)监测所述单体电池的底面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的间隙以获得间隙监视数据;且(b)根据所述间隙监视数据调整所述底面的平面度直至所述间隙监视数据小于等于表征目标平直度的预定值,从而使得所述底面的平直度达到所述目标平直度。根据本发明的调整方法及其装置可实时调整单体电池的平直度,最终使得整个电池组的平直度达到较高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