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离子体辅助制氢-燃料电池的分布式生物质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9451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0868588.2

    申请日:2021-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辅助制氢‑燃料电池的分布式生物质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该系统包含空气泵、喂料机、等离子反应炉、回热换热器、集灰装置、水汽转化反应器、高温燃料电池和若干管路;其中,所述的空气泵、喂料机、等离子反应炉、集灰装置、水汽转化反应器、高温燃料电池依次经管路连通;所述的回热换热器进口端通过管路与空气泵连通,所述的回热换热器出口端通过管路与高温燃料电池连通;所述的等离子反应炉与所述的回热换热器通过管路连通,并形成回路。本发明可以实现较高的生物质‑氢气转换效率,并通过余热利用,降低了系统的能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一种等离子体辅助制氢-燃料电池的分布式生物质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9451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68588.2

    申请日:2021-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辅助制氢‑燃料电池的分布式生物质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该系统包含空气泵、喂料机、等离子反应炉、回热换热器、集灰装置、水汽转化反应器、高温燃料电池和若干管路;其中,所述的空气泵、喂料机、等离子反应炉、集灰装置、水汽转化反应器、高温燃料电池依次经管路连通;所述的回热换热器进口端通过管路与空气泵连通,所述的回热换热器出口端通过管路与高温燃料电池连通;所述的等离子反应炉与所述的回热换热器通过管路连通,并形成回路。本发明可以实现较高的生物质‑氢气转换效率,并通过余热利用,降低了系统的能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延长电缆式空间用锂离子蓄电池组

    公开(公告)号:CN10956023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453524.0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延长电缆式空间用锂离子蓄电池组,该蓄电池组包含:若干个蓄电池单体;设置于蓄电池组两端的左端板和右端板;设置在左端板或右端板上的若干个线卡;若干个电连接器;及若干根电缆;其中,所述电缆的一端与蓄电池单体连接,并通过线卡固定于左端板或右端板上,所述电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电连接器连接,所述的电连接器与空间飞行器的总体对接。本发明的延长电缆式空间用锂离子蓄电池组,结构呈现简约高效的一体化设计,取得了节约空间飞行器大量空间,抗力学性能好,电连接阻抗小,体积比能量高,安全可靠、插拔方便等的有益效果,有利于空间飞行器的轻量化设计,可降低发射成本,增加有效载荷。

    一种锂离子蓄电池的防转动极柱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56022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454925.8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蓄电池的防转动极柱密封结构,其包含:与极柱底部密封固定的止转套;极柱的底部依次突出设置有第一台阶、第二台阶;止转套的上部套置在第二台阶外壁上,卡住端盖,下部抵住第一台阶;极柱上套有密封绝缘子,密封绝缘子的外部套设与其外壁匹配的铝合金套,该铝合金套与端盖为固定连接;该密封绝缘子的底端、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陶瓷垫圈、第二陶瓷垫圈,第一陶瓷垫圈抵住在极柱的第二台阶上;第二陶瓷垫圈上设有碟型垫圈及六角螺母。本发明提供的防转动极柱密封结构,不仅解决了锂离子蓄电池的漏液问题,提升了蓄电池的密封可靠性,且有效解决了极柱随螺母摒紧旋转的问题,制造成本低、密封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

    一种空间用超级电容器的极柱密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7053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65291.3

    申请日:2015-0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用超级电容器的极柱密封装置,该装置包含超级电容器的极柱、端盖、密封绝缘子、不锈钢套、陶瓷垫圈、碟型垫圈、垫圈螺母;极柱包含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其分别设置在端盖的两端;极柱底部设有底部台阶;密封绝缘子套置在极柱上;密封绝缘子的外部套置有与其外表面形状相适配的不锈钢套;不锈钢套的底部设有凸缘,与端盖的内表面密封连接;密封绝缘子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陶瓷垫圈;顶端的陶瓷垫圈的顶部由下到上依次设有碟型垫圈和两个垫圈螺母;底端的陶瓷垫圈的底部能够抵住极柱的底部台阶上。本发明提供的空间用超级电容器的极柱密封装置,具有取得密封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掩膜板、固态电解质膜、全固态薄膜锂电池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6815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62468.0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掩膜板、固态电解质膜、全固态薄膜锂电池及制备方法,该固态电解质膜掩模板上加工有对应固态电解质膜沉积区域的暴露孔;固态电解质膜掩模板的正面结构上,暴露孔的内缘为斜坡结构;固态电解质膜掩模板的背面结构上,自暴露孔的内缘向外扩大延伸,开设环形凹部。基于暴露孔的斜坡结构+固态电解质膜掩模板上背部环形凹部设计,使沉积到正极表面的高能固态电解质离子经过与掩模板的碰撞,在正极膜边缘台阶处沉积成斜坡结构,从而防止固态电解质膜被正极膜边缘割断,保持结构完整性,确保固态电解质膜同时发挥离子传导和绝缘功能,使全固态薄膜锂电池具有充放电循环使用能力。

    一种具有引射作用的双极板流道、双极板及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3506889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772436.2

    申请日:2021-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引射作用的双极板流道,由若干基本单元横纵重复排列组成,每个基本单元包括四个流道脊,第一流道脊和第二流道脊之间、第三流道脊和第四流道脊之间组成容气体通过的流道;四个流道脊的第一端指向所述基本单元的中心,使所述第一流道脊和所述第二流道脊之间的流道逐渐缩窄,所述第三流道脊和所述第四流道脊之间的流道逐渐放宽。本发明提供的流道结构,能加强液态水排出效果;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成本低;兼容主动排水和静态排水,排水效果好。

    一种具有新型导流结构的燃料电池金属流场板

    公开(公告)号:CN11334609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756620.8

    申请日:2021-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导流结构的燃料电池金属流场板,包括:阴极板、阳极板、冷却板、以及排水板;其中,冷却板的正面设有冷却剂流场,冷却板的反面设有生成水流场。排水板设有第一排水开口、第一冷却开口,冷却板设有第二排水开口、第二冷却开口,阳极板设有第三排水开口、第三冷却开口,以及设于第三冷却开口旁侧的第四冷却开口;本发明的流场板间设有密封结构,通过调节流场板之间的密封方式可以实现介质的导流,无需额外焊接垫片。

    一种一体化高温甲酸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359451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64765.X

    申请日:2021-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高温甲酸燃料电池,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端板、阳极板、高温膜电极、阴极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和阳极板之间,设有反应基板,所述反应基板的表面刻有流道,所述流道内填充催化剂;甲酸蒸汽进入流道后与所述催化剂接触,产生氢气,作为所述燃料电池的反应气体。本发明将甲酸裂解制氢反应器与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集成到一起,减少了装置的数量,简化了甲酸重整燃料电池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比功率。甲酸裂解制氢为吸热反应,氢燃料电池放电时放热,在燃料电池膜电极产生的热量经过阳极板能够直接传输到甲酸裂解制氢的反应基板上,为制氢反应提供热量,提高了系统的热效率及动态响应。

    一种串连流道双极板及分段排水电堆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224341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89099.6

    申请日:2021-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连流道双极板及分段排水电堆结构,电堆为燃料电池电堆,电堆结构包含:堆叠的双极板、排水槽;双极板在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数个用于气体转向的集流道,位于双极板同一端的集流道两两连通,并且连通的集流道之间相邻;双极板至少一面设有多个双极板流道,双极板流道之间并联,双极板两端的集流道之间通过双极板流道连通;排水槽设于集流道底部;其中,进入双极板内的气体,经双极板流道流入集流道内,然后气体流向相邻的集流道,实现气体的转向,再经双极板流道进入另一端的集流道内;集流道内的液态水流入排水槽中。本发明可以实现分段排水,避免了液态水的积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