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差异模型的电池组荷电状态的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4962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45454.X

    申请日:2023-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差异模型的电池组荷电状态的估计方法,包括:基于混合脉冲功率测试实验,对同一工艺下的电池单体进行荷电状态‑开路电压测量,并拟合出荷电状态‑开路电压函数;获取待测电池组的电流电压数据,包括外部电流和各电池单体的外部电压;选取等效电路模型作为差异模型,建立状态空间方程;根据状态空间方程和电流电压数据,通过基于遗忘因子的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参数的辨识,得到各个电池单体的开路电压的偏差值;通过电池组荷电状态确定平均开路电压,并结合开路电压的偏差值,求出各电池单体的荷电状态。本发明的估计方法能够在线估计电池组的SOC性能,降低所需的运算量,并且对一些采样间隔较大的工况依旧适用。

    一种锂电池剩余容量估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714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73824.3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剩余容量估计方法及系统,属于锂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在检测到锂电池状态满足预设条件时,基于锂电池等效电路模型获得开路电压与剩余容量的关系曲线;步骤S2,根据锂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关系曲线和容量计算公式,以剩余容量作为状态量建立锂电池的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步骤S3,基于多时间尺度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在线辨识城市道路循环工况下的开路电压,并根据辨识得到的开路电路对关系曲线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关系曲线;步骤S4,基于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建立加权多新息容积卡尔曼滤波器,估计剩余容量。有益效果:本发明以剩余容量作为状态量建立锂电池的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能够直接估计剩余容量。

    一种基于单层颗粒电极的固相扩散系数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63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50880.8

    申请日:2024-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层颗粒电极的固相扩散系数测量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包括步骤A1,通过图像处理软件统计扫描图像上的颗粒数并计算活性颗粒与电解液界面的有效反应面积;步骤A2,将单层颗粒电极作为正极与锂金属负极组装成扣式电池;步骤A3,在预设时间段内以第一倍率对扣式电池施加恒定电流进行周期性的充放电脉冲测试;步骤A4,根据不同时段电压响应的速率差异提取固相扩散过电势;步骤A5,计算得到固相扩散系数。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准确提取出固相扩散过电势,提高固相扩散系数测量的准确性;单层颗粒电极结构方便统计有效反应的颗粒数,消除电子传导和液相离子传输阻抗对测量的影响。

    一种光储充移动方舱电源

    公开(公告)号:CN222464229U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20953449.9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储充移动方舱电源,包括:方舱主体,呈长立方体状,在对应于第一功能区域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功能区域舱门,第一功能区域舱门向外部打开,光伏发电组件穿过第一功能区域舱门到达方舱主体的外部并进行展开;第二功能区域中设置有储能装置,第三功能区域中设置有光储逆变器和配电柜;光储逆变器分别与储能装置、光伏发电组件和配电柜电连接。对方舱内部布局进行了改进,光伏发电组件所在的第一功能区域靠近方舱主体的外侧设置,光伏发电组件在布设后,可直接穿过第一功能区域舱门到达外部并进行展开,在实现了相对较大的光伏面板面积的前提下,缩减了整体系统的占地面积。

    一种多能互补系统的模拟验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6830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697327.X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调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能互补系统的模拟验证系统,包括:电源配电柜,连接多个外部输入的供电电路;可调节电源,连接至少一个负载模拟装置;电源控制柜,分别连接电源配电柜、可调节电源和负载模拟装置;负载模拟装置依照预先输入的测试需求生成对应的用电负载,电源控制柜控制电源配电柜实际输入的供电电路,以获得测试数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构建由电源配电柜、可调节电源、电源控制柜组成的模拟验证系统,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前期勘察得到的用电场景构建对应的调度方案,并通过控制供电电路和用电负载来对调度方案进行验证,提高了多能互补系统方案设计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