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88452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31231.4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测斜数据分析的围护墙弯矩确定和风险评估方法,首先采集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的测斜点深度及其对应位移值;利用自然三次样条平滑拟合的方法对墙体变形数据进行拟合处理;进而结合弹性体变形‑曲率‑弯矩理论对墙体的实际弯矩进行求解;最后将计算弯矩与墙体截面设计极限弯矩对比,得出弯矩安全余量,作为墙体断裂风险的预警指标。本发明提供的测斜曲线拟合和曲率求解方法,有效拟合监测数据并消除误差,准确地表示地下连续墙的弯曲程度。通过求解得到的曲率值计算围护墙实际最大弯矩,得到弯矩安全余量指标作为墙体断裂风险预警控制值,使得基坑风险管理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368845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0931231.4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Q10/0635 , G06Q50/08 , E02D19/18 , E02D17/04 , E02D33/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测斜数据分析的围护墙弯矩确定和风险评估方法,首先采集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的测斜点深度及其对应位移值;利用自然三次样条平滑拟合的方法对墙体变形数据进行拟合处理;进而结合弹性体变形‑曲率‑弯矩理论对墙体的实际弯矩进行求解;最后将计算弯矩与墙体截面设计极限弯矩对比,得出弯矩安全余量,作为墙体断裂风险的预警指标。本发明提供的测斜曲线拟合和曲率求解方法,有效拟合监测数据并消除误差,准确地表示地下连续墙的弯曲程度。通过求解得到的曲率值计算围护墙实际最大弯矩,得到弯矩安全余量指标作为墙体断裂风险预警控制值,使得基坑风险管理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1042143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1220801.8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量监测数据分析的基坑工程预警方法和系统。本发明引入大数据概念,通过大量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出风险源的风险控制指标,不局限于单个变形控制量;基于大量监测数据分析单个底层风险源的风险等级和各等级对应的风险概率,以钢支撑轴力数据为例,规定实际轴力和设计轴力比值在70%区间以外为低风险、80%区间以外为中风险、90%区间以外为高风险;本发明提供的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采集基坑信息和数据并及时更新系统的基坑数据,通过基坑风险信息的积累,实现动态调整监测项的控制指标,使得风险管理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8203981A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810047314.5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E02D17/04 , E02D29/0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盖挖法中用于安装钢支撑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施工基坑区段;于基坑区段内施工承托结构;将定位装置沿待安装的钢支撑的设置方向装设于所述承托结构上;将钢支撑节段吊放至所述基坑区段内并置于所述定位装置上,并移动至已施工好的顶板下方的基坑的围护结构处;接着吊放另一钢支撑节段并移动并与前一个钢支撑节段对接连接,重复该步骤直至完成钢支撑的拼接;调节所述定位装置的高度以使得所述钢支撑置于所述承托结构上;将钢支撑的两端与对应的围护结构固定连接。本发明提高了顶板下钢支撑的施工效率,确保施工成本的经济性与施工进度的高效性,解决了顶板下钢支撑施工因空间狭小而引起的运输、拼装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5448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18473.9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文体和水务工程管理中心 , 深圳市房屋安全和工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 , 五洲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城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锋 , 杨威 , 高祥祥 , 周才文 , 郑岳雄 , 林希贤 , 章志成 , 藤松林 , 黄文恒 , 刘平 , 潘伟强 , 诸颖 , 颜枫 , 郭彦 , 李明广 , 王雄 , 顾沉颖 , 戴子枢 , 明艳丽 , 许清亮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Q10/0635 , G06Q50/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围护入岩工况的平台预警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基坑围护墙的实际测斜数据,记作数据组一;将基坑开挖的地质参数、工况参数和力学参数,输入弹性地基梁模型计算基坑开挖阶段围护墙测斜仿真数据,记作数据组二;通过围护墙测斜变形曲率计算整体围护墙的实际弯矩;通过围护墙的实际弯矩与截面极限弯矩计算围护墙弯矩安全余量,判断围护墙弯矩安全余量是否位于安全区间,若是,则基坑围护墙的变形处于正常状态,若否,则需发出警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围护墙弯矩分布和计算方法难以准确预测围护墙最大弯矩发生位置和大小的技术问题,可结合风险管控平台对基坑工程围护墙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08203981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810047314.5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E02D17/04 , E02D29/0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盖挖法中用于安装钢支撑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施工基坑区段;于基坑区段内施工承托结构;将定位装置沿待安装的钢支撑的设置方向装设于所述承托结构上;将钢支撑节段吊放至所述基坑区段内并置于所述定位装置上,并移动至已施工好的顶板下方的基坑的围护结构处;接着吊放另一钢支撑节段并移动并与前一个钢支撑节段对接连接,重复该步骤直至完成钢支撑的拼接;调节所述定位装置的高度以使得所述钢支撑置于所述承托结构上;将钢支撑的两端与对应的围护结构固定连接。本发明提高了顶板下钢支撑的施工效率,确保施工成本的经济性与施工进度的高效性,解决了顶板下钢支撑施工因空间狭小而引起的运输、拼装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4214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20801.8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量监测数据分析的基坑工程预警方法和系统。本发明引入大数据概念,通过大量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出风险源的风险控制指标,不局限于单个变形控制量;基于大量监测数据分析单个底层风险源的风险等级和各等级对应的风险概率,以钢支撑轴力数据为例,规定实际轴力和设计轴力比值在70%区间以外为低风险、80%区间以外为中风险、90%区间以外为高风险;本发明提供的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采集基坑信息和数据并及时更新系统的基坑数据,通过基坑风险信息的积累,实现动态调整监测项的控制指标,使得风险管理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4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93552.4
申请日:2025-03-1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E02D17/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坑变形计算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闪降式伺服支撑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增量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基坑模型;模拟开挖第一层土方,浇筑第一道混凝土支撑,进行第一次计算;S3:模拟开挖下一层土方,利用闪降式伺服支撑施加顶力;S4:将施加顶力作为一增量荷载与基坑围护结构已有的变形迭加到第一次计算的计算结果中;S5:浇筑混凝土支撑或楼板;S6:拆除闪降式伺服支撑,将拆除的支撑作为一增量荷载与基坑围护结构已有的变形迭加到步骤S4的计算结果中;判断是否为最后一层土方开挖,若是,则结束运算,若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3至步骤S6。本发明准确地计算施工各阶段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大小,为前期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提供可靠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23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93548.8
申请日:2025-03-1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坑变形评估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速降闪撑基坑围护结构安全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基坑模型;模拟开挖第一层土方,浇筑第一道混凝土支撑,进行第一次计算;分两次模拟开挖下一层土方,一次正常开挖,另一次超挖0.6m并使用闪降式伺服支撑,对两次模拟过程分别进行模拟计算,记录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弯矩情况;提取两次模拟过程中变形的最大值,计算闪降式伺服支撑的变形控制有效性指标;提取两次模拟过程中弯矩的最大值,计算闪降式伺服支撑的弯矩控制有效性指标;判断是否为最后一层土方开挖,若是,则结束计算,若否,则重复执行上述步骤。本发明通过评估指标客观反映闪降式伺服支撑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和弯矩的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6905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60980.X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顶管施工的浆液扩散半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包括模型试验箱,模型试验箱中将装满土体,模型试验箱内设有顶管模型和套管模型,顶管模型和套管模型滑动套接,顶管模型上设有注浆孔,注浆孔连通一注浆系统,套管模型连接一动力系统,套管模型在动力系统带动下相对顶管模型滑动;模型试验箱上设有若干个电极测点。本申请的好处是通过在模型试验箱中设置顶管模型和套管模型,配合注浆系统和动力系统,实现浆液扩散半径测量的模拟;在模型试验箱中设置了高密度测点,并采用高密度电法仪进行测量,该仪器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和数据采集效率,并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从而提高了数据的真实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