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河道断面修复的微生物治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5664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0723497.2

    申请日:2019-08-07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应用于河道断面修复的微生物治理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微生物菌液扩培、S2:微生物吸附、S3:吸附装置的内部安装以及放置、S4:微生物菌液喷洒、S5:检测、S6:分析调节;本申请通过以已筛选出的复合菌剂(包括各种菌株,如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拉乌尔菌,假单胞菌,光合菌,芽孢杆菌等)为菌源,扩培后喷洒在装有吸附装置的河道中,净化河水中的超标污染物。这种河道治理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一种适用于含有六价铬的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248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79384.2

    申请日:2021-04-0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含有六价铬的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含有六价铬的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将所述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去除杂质后进行风干,并粉碎过筛;向所述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添加七水合硫酸亚铁溶液,并混合均匀;向所述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添加活化凹凸棒土,并混合均匀;向所述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添加水泥和木质素磺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后养护预设时间。本发明的适用于含有六价铬的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修复效果稳定,不产生二次污染,操作过程简单,原料易得,修复成本低。

    一种新型高效节能原位热脱附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4610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318254.9

    申请日:2022-1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原位热脱附修复系统和方法。本发明在传统原位热脱附修复系统主要包括地下加热模块、抽提模块、废水废气收集处理模块、监测控制模块等基础上,增加高能气体压裂模块、高温尾气回用模块和三维可视化模块,对原位热脱附修复全过程自动化、精准化控制,提高修复效率,缩短工期、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原位热脱附修复技术的高效、节能目标。增加高能气体压裂模块,通过增加土体裂隙,来提升污染土体修复效率问题;同时,对高温尾气热量进行回用,预热污染土体,实现节约能耗,降低成本问题。

    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复合微生物复配物制备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63155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723493.4

    申请日:2019-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复合微生物复配物制备及应用方法,其中本发明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复配物包括有效微生物菌群、黑臭污水、清水、糖蜜、火山灰、复合酶。在降解水体与底泥中有机物的同时,可以有效消除黑臭现象,提高水体透明度、提升水质,进一步修复失衡的土著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有益土著微生物增值,长效改善水环境生态系统,具有见效快,不易干扰、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一种利用飞灰、生物质灰、腐殖土制备陶粒的方法及其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77359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21283.1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危废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飞灰、生物质灰、腐殖土制备陶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水洗后垃圾焚烧飞灰和腐殖土、生物质灰、造孔剂烘干研磨成干粉,按配比称取垃圾焚烧飞灰粉料、腐殖土粉料、生物质灰粉料及造孔剂粉料,加水混合搅拌均匀送至成球制粒机中造粒成型,最后经干燥后烧结制得陶粒成品。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陶粒内部多孔、结构稳定,具有多种用途,实现了垃圾焚烧飞灰、生物质灰和腐殖土三种固危废规模化利用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化学氧化过程中氯代烃二次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2840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111019515.2

    申请日:2021-09-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修复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氧化过程中氯代烃二次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在污染场地修复前对修复的目标区域建井采样采集一定体积的污染地下水。通过GCMS全扫描以及地下环境中背景溴离子浓度的测定确定场地中无溴代烃类的污染以及地下环境中无机溴离子的背景值;步骤2:通过注药井或注射设备在地下环境中加入溴代无机盐;步骤3:在氧化修复药剂注射完成后进行养护后GCMS全扫描确认场地中新生的溴代烃种类;步骤4:根据同族元素反应性质相似的原理,判定是否存在与现场上述新生的溴代烃结构相同的氯代烃类二次污染。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可以克服污染地背景干扰、结果准确,价格低廉,适用于污染场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