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扩散电极、燃料电池和输送用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9469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80030497.9

    申请日:2023-03-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其不损害气体扩散性,降低厚度方向上的电阻,在用于燃料电池时提高发电性能。本发明是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其在导电性多孔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具有微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层包含炭黑和纵横比为10以上的石墨粒子,所述导电性多孔基材中的所述微孔层渗入的厚度相对于所述导电性多孔基材中的所述微孔层未渗入的厚度为5%以上且20%以下。

    气体扩散电极和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8370039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80073681.1

    申请日:2016-12-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其能兼得耐干化性和耐水淹性,在宽的温度区域发电性能良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构成:上述气体扩散电极在导电性多孔基材的至少一面具有微多孔层,微多孔层具有与导电性多孔基材相接的第1微多孔层和与该第1微多孔层相接的致密层,致密层的厚度为1μm以上,将配置于导电性多孔基材的至少一面的微多孔层的细孔径0.15μm~1μm的细孔的平均数密度设为A时,致密层的细孔径0.15μm~1μm的细孔的平均数密度B为1.3A以上。

    碳片、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和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707831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5610.4

    申请日:2015-1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适用于气体扩散电极基材的碳片,其耐溢流性优异,并且能够防止气体流路的挠曲,进而,机械特性、导电性和导热性优异,且能够稳定地生产。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碳片的实施方式之一为一种碳片,其特征在于,是包含碳纤维和粘合材料的多孔碳片,在从离一个表面最近的具有50%填充率的面到离另一个表面最近的具有50%填充率的面为止的区间,对于将所述碳片在面垂直方向3等分而得到的层,如果将离一个表面近且层的填充率最大的层设为层X,将离另一个表面近且层的填充率小于层X的层设为层Y,将位于层X与层Y之间的层设为层Z,则层的填充率按照层X、层Y、层Z的顺序依次变小。

    气体扩散电极和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8370040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680073085.3

    申请日:2016-12-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兼具耐干涸性和耐溢流性且作为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良好的气体扩散电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构成。即,一种气体扩散电极,是在导电性多孔基材的至少单面具有微多孔层的气体扩散电极,将在厚度方向三等分上述微多孔层的与表面垂直的截面而得到的区域从上述导电性多孔基材侧起依次设为第1区域、第2区域、第3区域时,上述第3区域的氟强度为上述第2区域的氟强度的0.8~1.2倍。

    气体扩散电极和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8370039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680073681.1

    申请日:2016-12-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其能兼得耐干化性和耐水淹性,在宽的温度区域发电性能良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构成:上述气体扩散电极在导电性多孔基材的至少一面具有微多孔层,微多孔层具有与导电性多孔基材相接的第1微多孔层和与该第1微多孔层相接的致密层,致密层的厚度为1μm以上,将配置于导电性多孔基材的至少一面的微多孔层的细孔径0.15μm~1μm的细孔的平均数密度设为A时,致密层的细孔径0.15μm~1μm的细孔的平均数密度B为1.3A以上。

    气体扩散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41350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680074894.6

    申请日:2016-12-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其在燃料电池中使用时不易发生短路,充分除去在多孔碳电极基材的表面粘结不充分的碳短纤维,具有压缩时的厚度充分的微多孔层。上述气体扩散电极的特征在于,在多孔碳电极基材的至少单面具有微多孔层,上述多孔碳电极基材是利用树脂碳化物粘结碳短纤维而成的,在从最接近一侧表面的具有50%填充率的面到最接近另一侧表面的具有50%填充率的面的区间,将上述多孔碳电极基材在面垂直方向三等分而得到的层在接近一侧表面的层和接近另一侧表面的层中层的填充率不同,以0.15MPa加压时的上述微多孔层的厚度为28~45μm,以2MPa加压时的上述微多孔层的厚度为25~35μm。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