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扩散电极、燃料电池和输送用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9469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80030497.9

    申请日:2023-03-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其不损害气体扩散性,降低厚度方向上的电阻,在用于燃料电池时提高发电性能。本发明是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其在导电性多孔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具有微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层包含炭黑和纵横比为10以上的石墨粒子,所述导电性多孔基材中的所述微孔层渗入的厚度相对于所述导电性多孔基材中的所述微孔层未渗入的厚度为5%以上且20%以下。

    碳纤维束及其制造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9748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80022662.2

    申请日:2020-02-2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对工艺油剂向纤维表层的侵入进行抑制,并且能够对纤维间粘接及表层的孔隙进行抑制的碳纤维束的制造方法、碳纤维束,作为解决手段而提供如下碳纤维束: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法所得的微晶尺寸(Lc)为3.0nm以下,在自纤维表面起深度为0~10nm的区域中,存在通过SIMS(二次离子质谱法)算出的Si/C比为10以上的点,自纤维表面起深度为10nm处的通过SIMS算出的Si/C比为1.0以下。

    碳纤维束及其制造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597484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080022662.2

    申请日:2020-02-2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对工艺油剂向纤维表层的侵入进行抑制,并且能够对纤维间粘接及表层的孔隙进行抑制的碳纤维束的制造方法、碳纤维束,作为解决手段而提供如下碳纤维束: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法所得的微晶尺寸(Lc)为3.0nm以下,在自纤维表面起深度为0~10nm的区域中,存在通过SIMS(二次离子质谱法)算出的Si/C比为10以上的点,自纤维表面起深度为10nm处的通过SIMS算出的Si/C比为1.0以下。

    气体扩散电极基材的制造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1583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80024010.7

    申请日:2021-03-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仅抑制制造成本、并且具备高导电性和耐化学药品性的气体扩散电极基材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为在碳纤维彼此通过粘合剂树脂的固化物粘合而成的导电性多孔体上形成微孔层而成的气体扩散电极基材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依次具有以下工序:粘合剂树脂浸渍工序,将粘合剂树脂组合物浸渍于碳纤维结构体得到预浸渍体;涂布工序,在预浸渍体的表面涂布微孔层涂布液;热处理工序,于200℃以上的温度对经由涂布工序的预浸渍体进行热处理,上述粘合剂树脂组合物为包含粘合剂树脂和碳粉末的液状组合物,上述粘合剂树脂为热固性树脂,在上述粘合剂树脂浸渍工序与上述热处理工序之间不具有于200℃以上的温度对预浸渍体进行热处理的工序。

    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和其制造方法以及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828500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80077593.4

    申请日:2022-12-26

    Abstract: 提供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其排水性高、耐溢流性优异,可表现高的发电性能,进而生产率高。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其是由在一面具有包含碳质粉末和防水性物质的微孔层的导电性多孔基材形成的长尺寸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其中,从该微孔层的上面观察到的直线状裂纹中的65%以上从气体扩散电极基材的宽度方向倾斜45°~9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