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乳低聚糖的富集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3299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10135.0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羊乳低聚糖的富集方法及其应用,属于乳品加工的技术领域。经离心脱脂、膜分离超滤去除蛋白质制备得到的羊乳中碳水化合物为原料,采用β‑半乳糖苷酶进行酶解处理,将部分乳糖转化为半乳糖和葡萄糖,然后经过加热灭酶处理达到除去部分乳糖的目的,获得羊乳低聚糖粗品。最后经过纳滤处理除去葡萄糖、半乳糖和部分乳糖,浓缩获得羊乳低聚糖组合物。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羊乳低聚糖混合物中各低聚糖成分及含量。将分离得到的羊乳低聚糖组合物复配至羊乳粉中,添加至体外动态消化模型中模拟人体消化,验证其对肠道菌群结构及肠道健康的影响作用。该分离富集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可操作性强,体外动态消化模型验证了其生理功能。

    一株鼠李糖乳杆菌与酵母菌共发酵改善豌豆粉特性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9018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535487.2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鼠李糖乳杆菌与酵母菌共发酵改善豌豆粉特性的应用,其菌株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菌株名为L08,于2022年11月8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hina General Microbiological Culture Collection Center,CGMCC),菌株保藏号为:CGMCC NO.26088。本发明的鼠李糖乳杆菌L08与酿酒酵母M31具有互利共生关系,二者共发酵不仅增加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含量、降低醛醇呋喃类不良化合物含量、增加酯酸类化合物种类丰富其风味物质的组成,还降低豌豆粉糊化速度、提升其乳化稳定性和泡沫稳定性等,改善了豌豆粉部分理化性质,以期为豌豆作为优质蛋白质来源及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一种利用鼠李糖乳杆菌去除液体体系中黄曲霉毒素M1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6361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494792.7

    申请日:2018-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鼠李糖乳杆菌去除液体体系中黄曲霉毒素M1的方法,涉及毒素的脱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鼠李糖乳杆菌预处理;(2)调整含有黄曲霉毒素M1的液体体系的pH;(3)将步骤(1)预处理得到的鼠李糖乳杆菌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液体体系中,摇床培养后,将鼠李糖乳杆菌从液体体系中分离出去,即得到去除了黄曲霉毒素M1的液体。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高效去除液体体系中的黄曲霉毒素M1,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方法绿色环保,操作简单。

    一种汉麻蛋白植物基奶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866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00017.5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汉麻蛋白植物基奶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乳制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出的汉麻蛋白植物基奶酪,优质蛋白含量相对较高,营养价值较高,其低致敏性更是适合大部分人群,且不存在传统豆类蛋白的腥臭味,无需额外添加香精也可以获得较为适宜的风味。本发明提供的汉麻蛋白植物基奶酪的制备方法,制得出的产品质地和口感可以与传统奶酪相接近,色泽均匀,口感细腻,切片性佳,高温条件下适当软化。本发明进一步提高质量并扩大植物基奶酪类型的种类,同时确保其质地、营养和风味,拓宽了汉麻蛋白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提高了汉麻籽深加工的附加值,为未来植物基奶酪的研发提供了新方向,具有广阔前景。

    一种用于奶制品保鲜的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1972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84182.X

    申请日:2024-0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保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奶制品保鲜的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奶制品保鲜的可食用膜的制备方法,通过柠檬酸实现瓜尔豆胶和酪蛋白的交联,并利用甘油填充网络结构,从而形成大分子薄膜形式的可食用膜。本发明所得可食用膜的机械拉伸性佳,且物理阻隔性强,能够有效地延缓奶制品的氧化和腐败进程,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增长。并且,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制备方法,完全采用无毒无害原材料进行可食用膜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对设备要求不高,能够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适合奶制品等食品保鲜行业使用。

    一种具有降尿酸作用的中药复配物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153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06058.0

    申请日:2024-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尿酸作用的中药复配物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粉碎研磨:将金银花、蒲公英、玉米须、菊苣、陈皮、甘草进行粉碎研磨;(2)过筛:将研磨后的样品过筛,得中药粉末,备用;(3)灭菌:将所得中药粉末进行灭菌处理,备用;(4)菌株活化:将鼠李糖乳杆菌进行活化,得活化鼠李糖乳杆菌;(5)发酵:向灭菌后的中药粉末中加入葡萄糖溶液,混合均匀后再接入所得活化鼠李糖乳杆菌,随后进行培养发酵;发酵完成后,进行离心,得上清液,即为中药复配物发酵液。本发明选用特定的食药同源物,并用鼠李糖乳杆菌进行发酵,所得发酵液抗氧化活性好,降尿酸功效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包埋植物乳杆菌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58659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337194.5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埋植物乳杆菌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酪蛋白(动物蛋白)与豌豆分离蛋白(植物蛋白)干混,制备混合蛋白溶液;利用蛋白与多糖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制备混合蛋白‑结冷胶复合物;将植物乳杆菌菌粉分散于棕榈油中;将含有菌粉的油相与含有混合蛋白‑结冷胶复合物的溶液,利用高剪切均质机乳化,获得混合蛋白‑结冷胶乳液。本发明制备的乳剂具有良好的包封效果,能够在4℃下稳定贮存,有优异的抗热和抗胃消化能力。

    一种发酵蔬菜的固态腌制基料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34962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53451.1

    申请日:2022-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酵蔬菜的固态腌制基料及其应用,属于发酵蔬菜技术领域。为了制备出可用于腌渍蔬菜的固态腌制基料和工艺。本发明提供一种发酵蔬菜的固态腌制基料,所述固态腌制基料的成分为米糠、碎米和乳粉的质量比为:(3‑5):(1‑2):(1‑2)。本发明开发固态腌制基料工艺,使固态腌制基料满足腌渍蔬菜要求,又能使其腌渍蔬菜的口感、滋味和风味满足发酵蔬菜市场需求,同时提高了米糠、碎米等副产物资源的利用,并为米糠、碎米用于腌渍蔬菜食品领域的应用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农副产物的加工应用领域及发酵蔬菜工艺提供新思路,对于提高米糠的经济价值以及发酵蔬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豆腐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45834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494793.1

    申请日:2018-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豆腐的制作方法,属于功能食品制作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1)将大豆加水磨浆,过滤,加热,加入消泡剂,继续加热至沸腾,持续沸腾一段时间,得到热豆浆;(2)步骤(1)得到的热豆浆中加入CaSO4与茶多酚,混合均匀,自然冷却;(3)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放入豆腐模具中,施加压力并保持压力一段时间,得到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豆腐。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豆腐,DPPH最优清除率为37.44%。

    一种奶酪加工用乳清过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81574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39631.2

    申请日:2024-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乳清液的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奶酪加工用乳清过滤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端均开口的外桶,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与外桶相适配的圆口,工作台的底部安装有过滤板,外桶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与外桶的内壁滑动连接的升降桶,升降桶的底部开口,升降桶的顶部活动延伸至外桶的外部,外桶的内部安装有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与过滤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的液压缸。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将乳清使用滤网和模具两个工具分离的过程同步进行,减少使用模具挤压前需要等待乳清使用筛网过滤需要的时间,以及将凝块转移到模具需要的时间,加快乳清过滤的速度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