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2967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64020.3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创新学院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推力矢量喷管调节机构摩擦磨损试验台及其测试方法,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滚子机构、磨损机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滚子机构前后移动,使其与所述磨损机构相互摩擦,所述骨架内设有凹槽和螺纹孔,陶瓷加热片设于所述凹槽内,用于使所述骨架升温,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螺纹孔内,用于测量所述骨架温度,本发明结构简单易实现,通过对比加热前与加热后的滚子‑骨架的摩擦磨损值,可以得到温度对推力矢量喷管调节机构滚子骨架摩擦磨损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42940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81837.1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创新学院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航空发动机静叶调节机构多参数测试试验台及其测试方法,包括工作台、驱动装置、测试装置、气动力加载装置,测试装置具有柔性金属材料制备的摇臂,摇臂轴连接滑轮小车与曲面滑轨配合,摇臂轴的空间运动轨迹依靠第一滑轮小车与第一曲面滑轨、第二滑轮小车和第二曲面滑轨紧密配合完成,模拟真实压气机静叶调节机构中摇臂的销轴的空间运动,使摇臂可以发生扭转变形,摇臂轴与叶片轴连接。本发明集多项试验检测功能于一体,解决了现有试验设备无法模拟真实运动副和传动结构以及无法模拟复杂工作环境等多参数影响的问题,实现了多项试验研究,降低了试验成本,缩短了试验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43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91267.0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nventor: 李晖 , 张政伟 , 王相平 , 张海洋 , 曹航 , 柏汉松 , 宋洋 , 王绍明 , 杜少辉 , 李则霖 , 周晋 , 李朋潮 , 杨耀 , 李济楠 , 乔洲 , 孙占彬 , 邓奕辰 , 周勃 , 李慧 , 李凯翔 , 张飞 , 马辉 , 孙伟 , 罗忠 , 林君哲 , 李鹤 , 韩清凯 , 闻邦椿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冲击动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速冲击下复材圆柱壳机匣结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方法。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六个步骤:建立动力学模型并确定复材圆柱壳机匣的材料参数;对需要判断是否失效的材料层,确定此层在复材圆柱壳三个纤维主轴方向的应力‑应变关系;计算得到需要判断是否失效的材料层由失效层分配的三个纤维主轴方向的应变;综合考虑纤维在外载荷作用下各应力分量对纤维断裂破坏的影响,并判别纤维层是否已经失效;构建复材圆柱壳机匣结构位移方程;求解复合圆柱壳机匣的冲击特性。本发明求解效率高,实用性强,能够准确、高效地预测复材圆柱壳机匣的低速冲击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03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21836.0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对称矢量喷管单链路简化试验台,包括机架、简化A9环、简化A8环、扩张调节片、收敛调节片、驱动装置和加载装置;所述简化A9环和所述简化A8环为平面板状结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A8作动筒和A9作动筒;所述简化A9环与所述扩张调节片相连接;所述机架的竖直部上水平安装有导轨,所述简化A8环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简化A8环转动安装有滚子,所述收敛调节片上固定安装有收敛骨架,所述滚子与所述收敛骨架表面紧密接触;所述加载装置包括连接收敛片作动筒和扩张片作动筒,所述收敛调节片与所述扩张调节片通过转动副相连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轴对称推力矢量喷管试验台加工周期长、装配繁琐、成本高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1721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67931.5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PC: G01M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元喷管机构气动载荷随动加载模拟装置及方法,试验加载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随动装置、张紧装置和加载装置三大部分,加载装置通过张紧装置为二元喷管的扩张片提供加载力,并通过张紧装置的传感器的反馈闭环控制加载,随动装置随着张紧装置随动加载。本发明提供的随动加载模拟装置解决了目前二元喷管的扩张片气动载荷加载难题,实现了扩张片表面气动载荷的高精度模拟,为二元喷管的动力学相关研究试验提供了试验条件,同时也为空间型大范围运动机构的随动加载问题提供设计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00795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80037.4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PC: G01M1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随动加载装置的单链路反推力机构模拟试验台,包括底板、导轨固定架、导轨、阻流门、移动外罩、驱动液压缸、液压缸支架、阻流门运动组件和随动加载机构;导轨固定架设置在底板上表面左右两侧;导轨连接在导轨固定架顶侧下端面的中部之间;移动外罩与导轨移动副配合;阻流门背部顶端与移动外罩下端铰接;驱动液压缸通过液压缸支架进行固定并与导轨对应;驱动液压缸活塞杆与移动外罩连接;随动加载机构设置在阻流门的两侧;阻流门运动组件设置在阻流门与内涵道支座之间,保证阻流门基本运动。本发明考虑摩擦、磨损、间隙、柔性、驱动等非线性因素对机构动力学的影响,分析非线性因素对动力学的影响规律,进而找出反推装置卡滞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427852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437908.5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振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泵出口压力脉动消振装置。该液压泵出口压力脉动消振装置包括三通接头、连接筒、活塞及与压电叠堆促动器,三通接头包括与液压泵出口连通的第一开口、与管路连通的第二开口以及与连接筒连通的第三开口,连接筒上设有与第三开口连通的通孔,活塞设置在通孔内,压电叠堆促动器与活塞连接以带动活塞在通孔内运动以调节通孔内流体的压力脉动。由此实现了采用分入流式主动控制对泵源源头进行减振且有效抑制高压液压泵流体压力脉动对管路产生的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18418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0734129.X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涂层力学性能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湿热、盐雾、鸟撞及旋转因素的航发叶片防护涂层综合力学性能试验机及试验方法。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基座、弹体储存发射装置、叶片‑轮盘旋转装置、真空密闭结构和湿热盐雾环境模拟装置,所述弹体储存发射装置、叶片‑轮盘旋转装置、真空密闭结构和湿热盐雾环境模拟装置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弹体储存发射装置用于向叶片投射弹体来模拟鸟撞叶片状态;所述叶片‑轮盘旋转装置用于模拟叶片高速旋转状态;所述真空密闭结构用于提供真空状态;所述湿热盐雾环境模拟装置用于模拟湿热、盐雾环境对叶片进行腐蚀、氧化状态。本发明能够完成航发叶片防护涂层的综合力学性能试验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1687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52291.4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多链路反推机构气动载荷随动加载模拟装置及方法,包括固定机构及固定在其上的随动控制装置、加载控制装置、空间多链路反推机构,空间多链路反推机构包括阻流门,设置有角度传感器;随动控制装置包括主电机和伺服电机,沿着V轨移动,随动控制装置通过电机加载力的方向,加载控制装置包括伺服电缸、拉力传感器、定滑轮装置,以控制绳索的方向,伺服电缸调整力的加载,伺服电机控制系统通过角度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的反馈调整主电机、伺服电机。本发明实现了阻流门表面气动载荷的高精度模拟,为反推装置的动力学相关研究试验提供了试验条件,同时也为空间型大范围运动机构的随动加载问题提供设计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43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96710.3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nventor: 李晖 , 曹济川 , 王相平 , 杜少辉 , 王绍明 , 曹航 , 张海洋 , 柏汉松 , 韩方军 , 宋洋 , 骆海涛 , 李则霖 , 戴智含 , 孙凯华 , 刘小川 , 邓奕辰 , 张政伟 , 孙占彬 , 周晋 , 李凯翔 , 张飞 , 孙伟 , 马辉 , 李鹤 , 罗忠 , 韩清凯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3/26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冲击下泡沫及短切纤维增强的蜂窝夹芯包容机匣的吸能与包容特性分析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改进的Gibson理论、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MMTC等效弹性模量理论和改进的Christensen失效准则,考虑了泡沫及短切纤维增强的蜂窝夹芯的本构模型和冲击损伤模式,利用VUMAT子程序开发了增强蜂窝芯层的冲击损伤演化的计算程序,并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泡沫及短切纤维增强的蜂窝夹芯包容机匣圆柱壳的高速冲击有限元模型,预测了结构在高速弹体冲击作用下的损伤模式、面密度吸能和弹体剩余速度。本发明能够准确的预测泡沫及短切纤维增强的蜂窝夹芯包容机匣在高速冲击载荷下的吸能与包容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