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87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89815.X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灵活性储能的激励措施调控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动汽车调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动汽车及电网的基础数据;对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基础数据;将电动汽车作为可调控负荷,基于激励需求响应机制建立V2G模式下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管理模型;将预处理后的基础数据输入V2G模式下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管理模型,对电动汽车的灵活性储能进行调控。本发明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3140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0441773.2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杨冬锋 , 生赫 , 王志伟 , 李德鑫 , 孙勇 , 刘晓军 , 姜超 , 王轶琳 , 王曦 , 张雨润 , 杨晶莹 , 吕项羽 , 刘畅 , 李宝聚 , 张海锋 , 张家郡 , 孟祥东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H02J3/28 , H02J3/38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热联合系统源荷两侧灵活性提升策略,使用了多能需求响应作调度模型,能够得到考虑多能需求响应后的电热负荷曲线。电能需求响应指在负荷侧实施实时电价来引导用户调整用电计划,将高峰时段电负荷转移到低谷时段,平移了电负荷曲线,减小了负荷的波动性,降低了灵活性需求,提升了系统灵活性裕度。与此同时,热能需求响应通过热用户对供热温度的模糊性降低了夜晚时段的热负荷需求,解耦了热电机组“以热定电”约束,提升了系统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88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0963067.9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白山供电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姜洪华 , 李晓晨 , 刘晓军 , 李广宇 , 盛晓星 , 杨冬锋 , 王雪峰 , 尤金石 , 赵德智 , 时浩博 , 曹琪 , 刘博 , 李昊林 , 方雅民 , 贾海辉 , 鲁华玉 , 崔健 , 李昂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暂态零序电流模糊熵波形相似度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包括:搭建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配电网模型,采集所述配电网模型中故障线路上各个区段的暂态零序电流信号;对所述暂态零序电流信号进行CEEMDAN模态分解,得到高频部分imf1分量;计算imf1分量的模糊熵值,并定义混乱度值作为初步筛选故障区段的第一判据;基于所述第一判据,得到第一判据结果;若混乱度比值小于预设阈值,则采用基于模糊熵波形初始极性的第二判据对波形极性进行分析,得到第二判据结果;基于所述第一判据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据结果一致时,得到故障区段的定位。本发明能够准确实现故障区段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97654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90291.6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32 , H02J3/14 ,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弹性需求响应及优化调度方法,涉及电力系统调度技术领域。获取目标区域在设定检测周期内对应的发电量和调度时段,基于发电量和调度时段构建博弈模型,令博弈模型达到均衡状态并进行求解,获得求解结果,基于求解结果调度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优化。本发明能够在实现削峰填谷的基础上平衡电网运营商、电动汽车聚合商与电动汽车三主体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566635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0632327.4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1R31/08 , G01R19/165 , G01R19/12 , G01R1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线路前‑反行波相关性的故障识别方法,包括:S1、采集多端柔性直流电网系统的实时电压量和电流信号;S2、基于实时电压量计算线模电压,获取线模电压差分值作为启动判据,若线模电压差分值不大于预设电压值则返回S1,若线模电压差分值大于预设电压值则进入S3;S3、对电流信号进行拟合,获取电流变化趋势,基于电流变化趋势判断区内故障与正向区外故障、反向区外故障;S4、获取本侧和对侧电压行波的相似度,基于相似度对区内故障与正向区外故障进行判断,当故障为区内故障则利用故障后电压突变量的比值选取故障极。本发明无需复杂的计算过程,且仅需提取故障两端电压行波,算法可靠性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55304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0074909.6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三相变压器级联的三相交流变直流变换器,包括多个三相变压器换流单元,每个三相变压器换流单元上输入端均连接三相交流输入电压,每个三相变压器换流单元输出端包括两个正极输出端口和两个负极输出端口,相邻三相变压器换流单元通过每个负极输出端口连接正极输出端口的形式连接,首端三相变压器换流单元的两个正极输出端口分别连接一个LC滤波器的电感端,两个LC滤波器的电容端相接后分别连接尾部三相变压器换流单元的两个负极输出端的端口,两个LC滤波器的电感与电容连接的节点处形成两个直流输出电压端口;将三相交流输入电压变换为两个极性相反的直流输出电压,并且输出电压的幅值和极性均独立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652651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66134.9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源协同参与系统负荷频率控制的方法,构建设置有不同区域的互联系统,其中互联系统包括传统机组、风电机组及储能电站;基于互联系统,分别构建传统机组、储能电站的负荷频率响应模型及风电机组的多阶段功率负荷频率响应模型;构建系统方程组,并根据系统方程组,构建不同区域的系统预测模型及目标函数;实时获取不同区域的互联系统的运行状态,根据运行状态对应的参考功率信号并对目标函数求解,根据求解结果通过系统预测模型生成新的参考功率信号;各机组收到新的参考功率信号后对运行状态进行调整以实现不同区域互联系统整体计及稳定性及经济性的运行最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90234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0050607.3
申请日:2019-01-20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黄南天 , 王文婷 , 蔡国伟 , 杨冬锋 , 黄大为 , 杨德友 , 孔令国 , 王燕涛 , 张祎祺 , 杨学航 , 包佳瑞琦 , 吴银银 , 李宏伟 , 赵文广 , 刘德宝 , 张良 , 刘博
IPC: G06F30/20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计及复杂气象耦合特性的多源‑荷联合场景生成方法,其特点是,包括:风速、辐照、负荷等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确定源‑荷气象耦合特性集合;针对历史气象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获得具有不同气象特点的聚类结果;以类内所含日期中风速、辐照、负荷历史数据,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深度MDVAE联合场景生成模型;通过生成的风速、辐照转化为风‑光出力,构建多源‑荷场景。本发明解决了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建模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生成场景集与实测数据间概率分布的相似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5412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1910119681.6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计及气象波动特性差异典型场景的风/光/储/柴微电网优化配置方法,其特点是:它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风‑光‑荷时序的波动差异特性;2)计及风光荷波动特性差异和时序相关性的风‑光‑荷典型场景集生成;3)计及气象波动特性差异典型场景的风/光/储/柴微电网优化配置建模;4)采用教与学优化算法TLBO对3)中模型求解最佳配置方案。具有方法科学合理,适用性强,效果佳,充分考虑不确定性,能够提高微电网规划效率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29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071063.0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H02J3/32 , G06F111/0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电动汽车配电网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首先,计及目的地类型与时刻相关性建立出行链模型,结合蒙特卡洛仿真方法,实现出行模拟,生产海量充电负荷场景;其次,计及多节点空间相关性,基于条件Wasserstein梯度惩罚生成对抗网络建立常规负荷生成模型,生成大量常规负荷场景;然后,筛选出典型、极端充电负荷场景和典型、极端常规负荷场景,并构造潜在小概率极端负荷场景、典型负荷场景;最后,基于快速电压稳定指标和电压稳定裕度指标分析配电网电压稳定性,解决了规划结果与实际需求不平衡,导致充电站容量冗余的问题,能使电动汽车配电网电压稳定性分析结果更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