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723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75489.0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12Q1/6886 , C12N15/11 , G16B20/30 , G16B2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成纤维细胞相关基因的结肠癌预后和治疗抵抗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检测结肠癌患者特定的3个成纤维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可用于判断结肠癌患者总生存期,评估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的潜能和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应答性,以及评估肿瘤对靶向治疗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指导结肠癌患者治疗策略的制定。本发明的成纤维细胞相关基因构建的预测模型可提高对结肠癌5年总生存期预测的准确性,并且相比直接通过现有的二代测序技术对结肠癌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显著降低需检测基因的数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预后的准确预测和治疗方案的精准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980261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31361.5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伺服系统新型非线性弱磁控制方法,涉及伺服系统高精度控制的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d轴时变估算步骤,通过伺服系统的d轴电压时变方程和d轴时变估算方程得到d轴时变的估算值;步骤二、q轴时变估算步骤,通过伺服系统的q轴电压时变方程和q轴时变估算方程得到q轴时变的估算值;步骤三、d轴耦合预测步骤,利用步骤一得到的d轴时变的估算值并作为内置补偿,在此基础上设计d轴耦合预测方程,用以计算d轴给定电压;步骤四、q轴耦合预测步骤,利用步骤二得到的q轴时变的估算值并作为内置补偿,在此基础上设计q轴耦合预测方程,用以计算q轴给定电压。本发明提高了伺服系统弱磁控制的稳态控制性能和抗干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034584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410243633.5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薄膜材料杨氏模量的测试结构及方法,该测试结构由两组结构组成。所述第一组结构中的由待测薄膜材料制作的悬臂梁(103)由锚区(103‑2)和长梁(103‑1)连接而成,长梁(103‑1)和多晶硅悬臂梁(101)垂直,长梁(103‑1)的自由端位于多晶硅悬臂梁(101)的左边第一凸点(101‑5)之下;将力的加载驱动部分和待测薄膜材料制作的杨氏模量测试结构分开,通过几何参数设计控制测试结构的弯曲挠度,通过两组测试结构的相同部分受力相同的原理提取出杨氏模量测试结构所受到的力,利用力和挠度计算得到待测薄膜材料的杨氏模量。本发明的测试结构、测量方法和参数提取的计算方法极其简单,适应性广,可以用于测试导电或绝缘薄膜材料的杨氏模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034574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243632.0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晶硅薄膜材料杨氏模量的测试结构及方法,主要用于多晶硅结构层的材料测试。该测试结构由两组结构组成,第一组结构包括静电驱动的多晶硅悬臂梁(101)、由待测薄膜材料制作的带有对准结构的第一非对称十字梁(102)、由待测薄膜材料制作的第二非对称十字梁(103);第二组结构是第一组结构去除第二非对称十字梁后的剩余结构;测量材料的杨氏模量通常需要知道结构受力大小和结构受力所产生的形变或弯曲的挠度。本发明通过几何参数设计控制测试结构的弯曲挠度,通过两组测试结构的相同部分受力相同的原理提取出杨氏模量测试结构所受到的力,利用力和挠度计算得到多晶硅薄膜材料的杨氏模量。本发明的测试结构、测量方法和参数提取的方法极其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4034603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242784.9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绝缘衬底上薄膜硅材料杨氏模量测试结构及方法。该测试结构由两组结构构成,其中第一组结构由一个多晶硅悬臂梁(101)、一个薄膜硅悬臂梁(103)和一个由薄膜硅制作的垫板(102)组成;第二组结构由一个多晶硅悬臂梁和一个薄膜硅制作的垫板组成。实际测量薄膜硅杨氏模量的单元是薄膜硅悬臂梁,而这两组结构的差别仅在于是否包括薄膜硅悬臂梁,两组结构中其他对应单元结构和几何尺寸完全相同。施加静电力使多晶硅悬臂梁下弯并进而下压薄膜硅悬臂梁和垫板接触衬底。通过两组测试结构的测试提取出单独驱动薄膜硅悬臂梁弯曲到测试挠度所需要的力,由力、测试挠度和几何尺寸可以计算得到绝缘衬底上薄膜硅材料的杨氏模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56858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10179.3
申请日:2015-01-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金属薄膜材料杨氏模量测试结构,测试结构包括五部分:带测微游标的第一热膨胀力源;带测微游标的第二热膨胀力源;待拉伸金属构件;双端固支梁;加载驱动电流的锚区。其中,带测微游标的热膨胀力源和双端固支梁均采用已知杨氏模量和残余应力的多晶硅材料制作。该结构除了可以测量金属薄膜的杨氏模量外,通过对测试过程的控制还能同时测量金属存在的残余应力、断裂强度以及临近断裂时的杨氏模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034603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42784.9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绝缘衬底上薄膜硅材料杨氏模量测试结构及方法。该测试结构由两组结构构成,其中第一组结构由一个多晶硅悬臂梁(101)、一个薄膜硅悬臂梁(103)和一个由薄膜硅制作的垫板(102)组成;第二组结构由一个多晶硅悬臂梁和一个薄膜硅制作的垫板组成。实际测量薄膜硅杨氏模量的单元是薄膜硅悬臂梁,而这两组结构的差别仅在于是否包括薄膜硅悬臂梁,两组结构中其他对应单元结构和几何尺寸完全相同。施加静电力使多晶硅悬臂梁下弯并进而下压薄膜硅悬臂梁和垫板接触衬底。通过两组测试结构的测试提取出单独驱动薄膜硅悬臂梁弯曲到测试挠度所需要的力,由力、测试挠度和几何尺寸可以计算得到绝缘衬底上薄膜硅材料的杨氏模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034575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43664.0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测量绝缘衬底上薄膜硅材料泊松比的测试结构及方法。该测试结构由两组结构构成,其中第一组结构由一个多晶硅悬臂梁(101)、一个薄膜硅十字梁(103)和一个由薄膜硅制作的垫板(102)组成;第二组结构由一个多晶硅悬臂梁和一个薄膜硅制作的垫板组成;实际测量薄膜硅泊松比的单元是薄膜硅十字梁,而两组结构的差别仅在于是否包括薄膜硅十字梁,两组结构中其他对应单元结构和几何尺寸完全相同。施加静电力使多晶硅悬臂梁下弯并进而下压薄膜硅十字梁和垫板接触衬底。通过两组测试结构的测试提取出单独驱动薄膜硅十字梁扭转到测试角度所需要的力,由力、测试角度、杨氏模量和几何尺寸可以计算得到绝缘衬底上薄膜硅材料的泊松比。
-
公开(公告)号:CN101718774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910185421.5
申请日:2009-11-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值守水质监测站在线采集水质数据有效性的诊断方法。本发明通过对众多水质监测站原水主要水质参数历史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利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每两种不同水质参数之间的回归曲线,并分别求出它们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并把相关系数最大的(必须满足≥0.7)另一水质参数定义为该水质参数的互相关水质参数。本发明对无人值守远程原水水质监测站采集的水质参数的有效性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和推广价值,对无人值守远程原水水质监测站水质参数测量仪器的故障诊断和维护有辅助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6268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263886.3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N3/089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层间互信息的图对比学习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据预处理模块、网络模型模块、训练控制模块、性能验证模块,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将待解决非欧式集合输出抽象为图数据并符号化表示;所述网络模型模块代表图神经网络模型的前向传播计算过程;所述训练控制模块负责根据网络模型模块的生成结果计算对应的对比损失函数值,控制梯度下降和反向传播过程,以及设定训练模型中止条件;所述性能验证模块使用节点分类器通过图点分类任务评估和验证所发明的基于层间互信息的图对比学习方法的质量。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深度图神经网络的特性,根据提出的层间互信息概念,改进了传统框架中图增强过程存在的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