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传动的钢丝绳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8419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59283.8

    申请日:2023-04-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动用钢丝绳技术领域,为提高钢丝绳的抗疲劳磨损及结构稳定性,从而有效保障钢丝绳传动场景的安全性,提供了一种用于传动的钢丝绳及其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要制作的钢丝绳的绳股结构、绳直径和间隙率数据计算对应的配丝参数;确定所要制作的钢丝绳的绳捻距倍数范围、股捻距倍数范围和钢丝接触角范围,并根据配丝参数计算满足绳捻距倍数范围和股捻距倍数范围的钢丝接触角,以及结合钢丝接触角范围确定多组捻制参数,配丝参数与一组捻制参数构成对应的一个结构方案的结构参数;对每个结构方案的结构参数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每个结构方案的力学性能,以选定最优结构方案;按照最优结构方案制作钢丝绳。

    一种用于传动的钢丝绳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8419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359283.8

    申请日:2023-04-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动用钢丝绳技术领域,为提高钢丝绳的抗疲劳磨损及结构稳定性,从而有效保障钢丝绳传动场景的安全性,提供了一种用于传动的钢丝绳及其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要制作的钢丝绳的绳股结构、绳直径和间隙率数据计算对应的配丝参数;确定所要制作的钢丝绳的绳捻距倍数范围、股捻距倍数范围和钢丝接触角范围,并根据配丝参数计算满足绳捻距倍数范围和股捻距倍数范围的钢丝接触角,以及结合钢丝接触角范围确定多组捻制参数,配丝参数与一组捻制参数构成对应的一个结构方案的结构参数;对每个结构方案的结构参数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每个结构方案的力学性能,以选定最优结构方案;按照最优结构方案制作钢丝绳。

    一种时间触发流的高可靠低时延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7468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85144.9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间触发流的高可靠低时延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工业物联网架构信息以及时间触发流信息,以构建业务流端到端模型;S2、利用门控列表的周期性开启机制,生成保障业务流端到端时延、可靠性和抖动要求的约束条件;S3、建立调度目标函数,选择端到端确定性调度目标:以节省带宽为目标,以减少时延为目标,以兼顾带宽和时延为目标;S4、执行调度算法,给出时刻偏移量、信道资源和传输时长分配的最优方案。本发明建立了一种时间触发流的高可靠低时延调度方法,从而赋能移动通信系统增强为具有确定性传输能力的无线通信技术,保障工业互联网中时间触发业务流所需超低时延、超低抖动、超高可靠的服务质量。

    一种面向URLLC系统节能传输的联合上下行资源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2122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35184.9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URLLC系统节能传输的联合上下行资源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基于跳频和丢包机制的URLLC数学模型;建立上下行总功耗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根据优化变量间的耦合关系,将上下行总功耗优化问题等价转换为新优化问题;采用联合上下行资源分配优化算法求解新优化问题。本发明建立了一种新的URLLC传输方案,并提出了一种最优的资源分配方法使该传输方案下的系统总功率降低到最小值,与其他现有方案相比,能够有效降低系统总功率、提升能量效率。

    中央空调除尘杀菌消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479056A

    公开(公告)日:2004-03-03

    申请号:CN03132002.3

    申请日:2003-07-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2

    Abstract: 中央空调除尘杀菌消毒装置是一种设置在中央空调通风管道中的除尘杀菌消毒装置,该装置由一个两头与中央空调主通风管相接、内部设有除尘网2、杀菌消毒网3、除臭氧网4、紫外光灯6的腔体所组成,除尘网设有该装置的进风端,杀菌消毒网有若干个,并排设在该装置的中部,紫外线灯设在杀菌消毒网之间,除臭氧网设在该装置的出风端。除尘网为若干片80~150目的滤网,顺着风向的方向前后排列所组成。除尘网为金属丝网,在金属丝网上通高压静电提高除尘效果。本发明是一种集空气净化、杀菌、消毒除异味于一体,可以解决目前中央空调存在的空气污染问题,检修、维护方便,不影响空调效率,不增加制冷功率的特点的中央空调除尘杀菌消毒装置。

    一种面向工业自动化的URLLC多连接传输及资源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8016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372955.5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工业自动化的URLLC多连接传输及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基于多连接技术的URLLC系统模型;S2、根据工业自动化应用服务质量需求,设置端到端传输的约束条件;S3、上报传输所需的信息字节长度,确定多连接数据传输的带宽优化问题;S4、执行资源分配算法计算出多连接数据传输最优的跨层资源分配方案。本发明建立了一种面向工业自动化的URLLC多连接传输及资源分配方法,以避免传统传输方式中因信道动态变化导致蜂窝链路失效的问题;并在满足端到端延迟、可靠性和最大码长条件约束下,提出了一种最优跨层资源分配方法以最小化多连接传输所需带宽,达到节省频谱资源的目标。

    光电性能综合测试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00597C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410014325.1

    申请日:2004-03-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光电性能综合测试装置是一种测量光电转换材料和器件的光电性能的装置,该装置中氙灯光源(1)作为模拟太阳光源,光栅单色仪(3)与氙灯光源(1)间以光纤导光束(21)相连,光栅单色仪(3)与测试暗箱(5)以光纤导光束(22)相连;测试暗箱(5)中设有光电池(51)、光度计传感器(52),光电池(51)的输出端接电压/电流表(4),光度计传感器(52)的输出端接光度计主机(7),光度计主机(7)、电压/电流表(4)的输出端通过数据采集接口与计算机(6)相接,原位测量照射在光电池(51)上的光强度。在测试暗箱(5)中设有测试平台(53),在测试平台(53)上设有光电池(51)、光度计传感器(52),光度计传感器(52)置于测试暗箱(5)中光电池(51)的位置。

    中央空调除尘杀菌消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209581C

    公开(公告)日:2005-07-06

    申请号:CN03132002.3

    申请日:2003-07-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2

    Abstract: 中央空调除尘杀菌消毒装置是一种设置在中央空调通风管道中的除尘杀菌消毒装置,该装置由一个两头与中央空调主通风管相接、内部设有除尘网(2)、杀菌消毒网(3)、除臭氧网(4)、紫外光灯(6)的腔体所组成,除尘网设有该装置的进风端,杀菌消毒网有若干个,并排设在该装置的中部,紫外线灯设在杀菌消毒网之间,除臭氧网设在该装置的出风端。除尘网为若干片80~150目的滤网,顺着风向的方向前后排列所组成。除尘网为金属丝网,在金属丝网上通高压静电提高除尘效果。本发明是一种集空气净化、杀菌、消毒除异味于一体,可以解决目前中央空调存在的空气污染问题,检修、维护方便,不影响空调效率,不增加制冷功率的特点的中央空调除尘杀菌消毒装置。

    软基固态染料敏化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64326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14324.7

    申请日:2004-03-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Y02P70/521

    Abstract: 软基固态染料敏化薄膜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性能稳定、理论上寿命可以达到20年以上的软基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为层状结构,即:在透光导电聚酯片(1)下设有TiO2纳米晶膜(2),在TiO2纳米晶膜(2)下设有LnPc2敏化层(3),在LnPc2敏化层(3)下设有固体电解质层(4),在固体电解质层(4)下设有柔软金属膜背电极(5),在柔软金属膜背电极(5)下设有高阻隔复合AL膜(6);其特征在于制造的方法为:在该柔性基底材料表面涂上TiO2浆料,在130-150℃温度下烧结后在TiO2纳米晶电极表面沉积3~5nm厚的稀土酞菁敏化层。镀上5-10nm厚的铂层,构成柔软金属膜背电极,在柔软金属膜背电极外侧附上高阻隔复合铝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