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芯棒的在线无损检测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3587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010445775.5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芯棒的在线无损检测装置,包括绝缘轨道式夹具、超声工作台、测距仪;所述的绝缘轨道式夹具为底面开口的中空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若干用于夹持碳纤维复合材料芯棒的轮轨,所述超声工作台设置于盒体底面的上方,所述测距仪设置于盒体的侧面,所述的超声工作台包括可伸缩超声探头、耦合剂盒、波速计算模块、发信模块。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装置的应用。本发明利用超声波在铝绞线上的传播在线检测所测区段内是否存在芯棒断裂情况,成本更低且简单高效,可广泛应用在碳纤维材料芯棒的检测领域。

    一种高温粒子辐照样品的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38612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382407.9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粒子辐照样品的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包括通过支架固定在辐照设备中的样品夹具,所述样品夹具为竖直的平板结构,板面上设有以面板中心呈中心对称的多个弧形镂空导轨,所述弧形镂空导轨的弧度背离板面中心弯曲;每个所述弧形镂空导轨供螺丝穿过且螺丝具有相适配的螺帽旋紧将配套的垫片锁死,所述垫片将一铜片压在样品夹具的板面上,所述铜片压住样品的边缘,各个弧形镂空导轨对应的铜片相互配合将样品固定在样品夹具上。本发明固定装置采用螺丝、铜片组合的固定方法,可有效避免高温时导电胶粘度降低的问题,不受样品表面光洁度的影响,抵消样品自身所受重力的影响,克服了高温时导电胶粘结度降低的不利因素,提高了试验效率,节约了研究成本,更为牢固、高效、环保。

    排阵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74577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41407.9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阵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由若干个小型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组成的排阵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湿地主体区,小型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通过阵列方式布置,每排电池并联组成一个微生物燃料电池组,各个电池组采用依次串联的方式与集电储能装置连接;在排阵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型人工湿地主体区的两侧设置布水区和集水区,将排阵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湿地主体区分成至少两个流路区域,每个流路区域含有一条污水处理流路,污水处理流路依次通过流路区域内的各个小型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与传统人工湿地相比,排阵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型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更好,输出电压大幅增加,处理效率通过多级处理大幅提高。

    一种同步修复污染底泥中有机物及重金属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45678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710016952.6

    申请日:2017-01-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同步修复污染底泥中有机物及重金属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阳极、阴极以及分别与阳极和阴极导电连接的外接电阻,阳极埋入到污染底泥中,阴极为固定在水面上的网状电极且作为支撑水生植物生长的载体,外接电阻包括水生植物的水上部分;污染底泥为厌氧环境。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同步修复污染底泥中有机物及重金属的方法。阳极处的厌氧微生物和阴极处的水生植物对底泥中有机物降解以及重金属去除具有协同效应,可同时使底泥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得到缓解,而且将底泥中的有机物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并用于污染削减,可减弱底泥与水体之间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溶解‑平衡效应,充分体现了环境保护与污染物再生利用双赢的理念。

    一种焊接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9549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52132.3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所述测量方法具体为:制备焊缝区、热影响区以及母材区的拉伸试样并进行去应力退火;利用水浸超声法测量已退火拉伸试样的临界折射纵波传播时间;利用应力加载装置对拉伸试样进行应力加载并确定各个区域的声弹性系数;水浸超声法测量待测试样各个区域的临界折射纵波传播时间并计算得到各个区域的焊接残余应力。本发明通过制备不同区域拉伸试样进行声弹性系数的测量以及使用水为耦合剂,避免了试样微观组织、温度、耦合剂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另外,本发明使用点聚焦探头测量微区的平均残余应力,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精度。

    一种层流等离子体增材制造成形高强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03229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485415.5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流等离子体增材制造成形高强钢的方法,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三维模型,用层流等离子体增材制造专用设备对三维模型进行模型切片,得到成形轨迹,设置成形参数,层流等离子体增材制造设备起弧,热源沿着底层轨迹预热基板,送丝,同时进行高强钢的成形,结束后空冷。本发明方法可避免了层流等离子体金属增材制造成形高强钢出现的表面氧化严重、内部缺陷多、成形质量低等问题,同时可避免传统焊接及热冲压成形高强钢时成形精度低、大部件成形能力差等问题;同时,本发明可通过控制焊丝的填充数量以及填充位置以实现精准控制成形件形状及精度,不仅可用于一般形状的高强钢成形,还可广泛应用于尺寸精确的高强钢异形件的成形。

    一种直接快速成形金属增材制造基板的固定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15071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476300.X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接快速成形金属增材制造基板的固定装置及其方法,装置包括水平放置在直接快速成形金属增材制造打印腔体中用于承载基板的基板夹具以及在基板夹具上夹紧基板的限位夹板,所述基板夹具上设有若干组与限位夹板上的通孔位置对应的螺栓外轮廓孔,供螺栓同时穿过固定限位夹板。本发明采用基板夹具及限位夹板组合并固定的装置及方法,可有效避免高温导致的基板翘曲变形现象,消除了外界扰动导致的基板微小位移,提高了试验效率,节约了研究成本;同时,可通过调节限位夹板的位置以实现不同形状、尺寸基板的固定,可广泛应用于直接快速成形金属增材制造领域。

    一种同步修复污染底泥中有机物及重金属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4567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16952.6

    申请日:2017-01-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同步修复污染底泥中有机物及重金属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阳极、阴极以及分别与阳极和阴极导电连接的外接电阻,阳极埋入到污染底泥中,阴极为固定在水面上的网状电极且作为支撑水生植物生长的载体,外接电阻包括水生植物的水上部分;污染底泥为厌氧环境。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同步修复污染底泥中有机物及重金属的方法。阳极处的厌氧微生物和阴极处的水生植物对底泥中有机物降解以及重金属去除具有协同效应,可同时使底泥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得到缓解,而且将底泥中的有机物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并用于污染削减,可减弱底泥与水体之间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溶解‑平衡效应,充分体现了环境保护与污染物再生利用双赢的理念。

    一种金属增减材在线检测装置及在线加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35874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455313.1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增减材在线检测装置及在线加工的方法,该在线检测装置包括分别用于对增材表面产生超声波的脉冲激光器、用于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的电磁超声接收单元。在线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增材成型;(2)对增材成型过程的沉积表面进行激光-电磁超声检测;(3)对检测到不符合设定目标的缺陷通过减材去除,调整工艺后重复步骤(1)、(2)至增材结束;未检测到不符合设定目标的缺陷时,重复步骤(1)、(2)至增材结束。本发明对整个金属增材制造过程进行控形控性,大大降低了传统增材成型结构中的缺陷数量,提高了增材件的成型质量和性能,该方法准确、高效、易于操作,可广泛应用在增减材复合制造领域。

    排阵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745772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611241407.9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阵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由若干个小型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组成的排阵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湿地主体区,小型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通过阵列方式布置,每排电池并联组成一个微生物燃料电池组,各个电池组采用依次串联的方式与集电储能装置连接;在排阵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型人工湿地主体区的两侧设置布水区和集水区,将排阵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湿地主体区分成至少两个流路区域,每个流路区域含有一条污水处理流路,污水处理流路依次通过流路区域内的各个小型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与传统人工湿地相比,排阵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型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更好,输出电压大幅增加,处理效率通过多级处理大幅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