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12874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89627.1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改进短路比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暂态电压评估方法,属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技术领域;评估方法包括:获取新能源电站至并网点的等效阻抗,并计算新能源电站的电网侧短路容量;获取新能源电站无功补偿装置SVC等效阻抗,并基于新能源电站的电网侧短路容量,来计算高压直流系统改进短路比;根据高压直流系统改进短路比和新能源电站的电网侧短路容量,来计算加权短路比指标;根据加权短路比指标,来计算高压直流系统暂态电压评估指标,以评估系统故障下的暂态电压抬升水平。本发明的指标可以兼顾新能源场站及SVC补偿装置对系统暂态电压的影响,较为准确地评估系统故障后所引发的暂态过电压抬升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9946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82886.1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电直流外送系统暂态过电压协同优化控制方法,属于风电直流外送系统领域;方法包括:获取逆变侧交流系统线电压有效值,然后计算动态电压预测值Ki;判断换相失败风险,若有该风险,计算滞后触发角裕度,并将此值输出到换相失败预测模块输出端;判断首次换相失败是否抑制成功,若未成功,则换流站进行控制模式切换,并根据Ki值调整换相失败预测模块输出值;判断电压跌落的程度,并根据暂态电压变化幅值调整风机穿越控制参数;判断系统是否处在换相失败电压压升阶段,若是则对SVC进行分支调整;判断是否满足暂态过电压的要求以及电压阈值的条件,若满足,则完成优化配置,否则,继续进行风机穿越参数和SVC的分支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924935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56381.6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G06F18/25 , G06F18/15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并网宽频振荡数据的修复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利用仿真模型模拟新能源并网系统,得到原始宽频振荡数据集,并对所述原始宽频振荡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宽频振荡数据集;根据所述预处理宽频振荡数据集,模拟生成宽频振荡缺失与异常数据集;利用局部‑全局两阶段关联学习修复模型对所述宽频振荡缺失与异常数据集进行修复,得到宽频振荡修复数据。本发明基于深度学习的两阶段修复策略,实现了对新能源并网宽频振荡数据中缺失与异常值的高效、准确修复,能够有效解决由于宽频振荡数据缺失和异常带来的定位不准确问题,确保新能源基地并网和外送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4199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76289.4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场站调相机优化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为根据获取的近区新能源场站的分布式调相机初始配置方案得到调相机并网组合集,根据调相机并网组合集中各个调相机并网组合生成近区电力系统仿真场景,再根据预设机电暂态仿真工具计算得到的各个近区电力系统仿真场景的新能源并网点暂态过电压值,计算对应仿真场景的离网调相机近区新能源发电提升能力后,根据离网调相机近区新能源发电提升能力得到各个新能源场站的调相机配置发电提升贡献系数,并依此对近区新能源场站的分布式调相机初始配置情况进行迭代优化得到最优分布式调相机配置方案。本发明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还能确保新能源场站的最大发电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4935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56381.6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G06F18/25 , G06F18/15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并网宽频振荡数据的修复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利用仿真模型模拟新能源并网系统,得到原始宽频振荡数据集,并对所述原始宽频振荡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宽频振荡数据集;根据所述预处理宽频振荡数据集,模拟生成宽频振荡缺失与异常数据集;利用局部‑全局两阶段关联学习修复模型对所述宽频振荡缺失与异常数据集进行修复,得到宽频振荡修复数据。本发明基于深度学习的两阶段修复策略,实现了对新能源并网宽频振荡数据中缺失与异常值的高效、准确修复,能够有效解决由于宽频振荡数据缺失和异常带来的定位不准确问题,确保新能源基地并网和外送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628010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62614.8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预测得到的待交互电网对象的用电需求数据;对用电需求数据进行评估,基于评估结果分别生成待配置储能系统的若干数量的容量配置方案和若干数量的功率配置方案;分别将容量配置方案输入至待交互电网对象的运行模型中,根据得到的各个模型输出结果构建放电功率需求曲线;分别将功率配置方案输入至预先构建的待交互电网对象的运行模型中,根据得到的各个模型输出结果构建放电容量需求曲线;根据优化目标对放电功率需求曲线和放电容量需求曲线的交汇结果进行处理,得到最优集合;执行由最优集合构建的配制策略。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为能源系统的配储需求提供了量化指导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38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1511862.6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郭铭群 , 李晖 , 索之闻 , 王智冬 , 汤志展 , 蒋维勇 , 刘增训 , 王菲 , 李武华 , 张谦 , 杨贺雅 , 拾杨 , 陈泓佚 , 向鑫 , 邹欣 , 孟健 , 陈启超 , 佟宇梁 , 程雪婷 , 郑惠萍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全直流汇聚送出系统的无源变换器设计方法及系统,其包括:对新能源全直流汇聚送出系统采用基于导纳的无源准则进行判定,确定新能源全直流汇聚送出系统的各个装备的无源稳定性;采用无源裕度准则,将经过基于导纳的无源准则确定后的各个装备的导纳范围进一步缩小,保留预设的裕度,以将满足无源裕度准则的各个装备设为自律稳定的;基于无源准则和无源裕度准则设置无源变换器,使新能源全直流汇聚送出系统各装备为自律稳定的。本发明采用自律稳定控制,将致稳的责任分散到各个可控资源中,通过其自律约束保证时变结构条件下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07098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0799690.1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郭铭群 , 蒋维勇 , 李晖 , 索之闻 , 田旭 , 刘增训 , 王菲 , 王智冬 , 拾扬 , 邱威 , 刘飞 , 张桂红 , 刘联涛 , 许德操 , 刘庆彪 , 李红霞 , 邹欣 , 陈启超 , 李俊霖 , 高得力 , 傅诗琪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抑制交流短路电流的柔直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包括:检测交流系统电压跌落程度,根据检测结果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模式由常规控制模式切换为短路电流主动抑制模式;在短路电流主动抑制模式中,确定故障期间运行模式是有功电流优先控制还是无功电流优先控制,并分别确定流入换流器的剩余通流能力和最大通流能力,确定柔直换流器电流内环的dq轴电流指令值;根据所选电流运行模式修改柔直换流器电流内环参数,判断交流系统电压是否恢复,由判断结果确定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模式。本发明通过主动抑制的方式起到降低系统短路电流的目标,可为实际电网的调度运行提供参考;能在电力系统输配电技术领域中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99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10105478.4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送端风电场风速波动的直流频率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包括:评估送端电网能承受的风速波动带来的最大扰动,以最大扰动作为自身区域直流频率控制器的上限;当送端电网遭受风速波动后,结合风电场对送端系统产生功率波动,修改送端系统的直流频率控制器功率调节上限;当受端系统下发直流调节指令后,送端系统基于直流频率控制器调节功率上限,明确自身可承受的风速波动带来的最大扰动并将其反馈到受端系统;受端系统通过协调优化送端系统和受端系统的直流频率控制器参数,实现送端系统风速变化情况下对受端支援与自身频率稳定的平衡。本发明在送端电网风速波动情况下,优化送受端直流频率控制器参数,确保送端系统频率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55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481742.6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46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消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对新能源消纳贡献度的计量评价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建立电力系统的生产运行模拟模型,并设置不同的多种生产运行场景;求解多种生产运行场景下电力系统的生产运行模拟优化问题,生成电力系统生产运行模拟结果;基于电力系统的生产运行模拟结果,计算不同资源与因素对新能源消纳的贡献度。由此,解决相关技术中,没有考虑如何准确衡量各个待评估因素对新能源消纳的贡献,也没有考虑不同待评估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对新能源消纳的影响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