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镓功率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534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310715151.4

    申请日:2023-06-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化镓功率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器件包括耐压区,耐压区包括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区、多个电阻结构、多个导电结构、漏极掺杂区及第一漏电极。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和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区设于衬底中,各电阻结构设于衬底上;每个导电结构的两端各连接一电阻结构,从而将各电阻结构串联连接;一导电结构的底部与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区电性连接,其余电阻结构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电性连接。漏极掺杂区,设于衬底中,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位于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区与漏极掺杂区之间;第一漏电极设于漏极掺杂区上,第一漏电极的底部与漏极掺杂区电性连接。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器件的雪崩能力,消除了衬偏效应。

    一种抗辐照的碳化硅LDMOS器件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45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42839.3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为提高器件的单粒子效应触发电压,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辐照的碳化硅LDMOS器件及制备方法,器件包括衬底、外延层,沟道掺杂区、沟道注入区、沟道欧姆接触区、源极掺杂区及漏极掺杂区,金属沟槽,栅氧介质层,多晶硅、层间介质及源、漏金属电极。漏极掺杂区在器件表面横向上呈长短不一的矩形台阶状分布,增大了漏极掺杂区与外延层的接触面积,分散漏极电流。金属沟槽置于漏极掺杂区横向较短的区域以下,将电流吸引至包裹金属沟槽的漏极掺杂区处,避免电流在器件表面集中。方法是获取衬底,生长外延层,刻蚀沟槽,离子注入形成不同类型掺杂区,生长栅氧介质层,淀积多晶硅,淀积层间介质并刻蚀,淀积金属并刻蚀形成金属沟槽及金属电极。

    基于N外延的碳化硅器件隔离结构、高低压集成器件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166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91179.7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N外延的碳化硅器件隔离结构、高低压集成器件及制备方法,隔离结构包括N型衬底,N型漂移区,内部淀积氧化物的第一隔离沟槽和第二隔离沟槽以形成高压区域、低压区域和电平移位区域,在低压区域和电平移位区域底部设有第二P型掺杂区,在低压区域第二P型掺杂区上设有第二N型掺杂区,所述N型漂移区、低压区域的第二P型掺杂区及第二N型掺杂区构成背靠背的PN结;集成器件的高压区域设有DMOS器件用作功率器件,低压区域设有低压器件用作半桥驱动、保护电路,电平移位区域设有LDMOS器件用以控制驱动电路衬底电位;还包括一种集成器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消除碳化硅高低压器件间的电位影响,提高了碳化硅半桥驱动电路的性能与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