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血栓抽吸导管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7297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514569.1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血栓抽吸导管,包括主管路(1)以及设置于主管路一侧的支管路(2),主管路与支管路通过三通管(3)连接,主管路包括顺次连接的双腔管(4)、扩口管(5)以及复合管(6),三通管另一端口还设有固定阀(7),主管路内贯穿设置有金属搅丝(8)和收缩丝(9),金属搅丝一端设置有螺旋线圈(11),金属搅丝另一端以及收缩丝一端均穿过固定阀,金属搅丝另一端与一手柄(10)适配连接,支管路一端连接有连接管(12),连接管一端连接有旋塞阀(13),旋塞阀一端适配地与一注射器(14)相连接。本发明采用新型血栓抽吸导管,可以轻松实现血栓的抽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一种医用生物可降解复合薄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9257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554447.5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生物可降解复合薄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主要由聚乳酸、韧性聚合物、填充剂和扩链剂组成;所述韧性聚合物为聚(ε‑己内酯)、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填充剂为云母、蒙脱土和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所述扩链剂为环氧类扩链剂、酯化二内酰胺类扩链剂、异氰酸酯类扩链剂中的一种。本发明的医用生物可降解薄片复合材料,生产工艺简单方便,适合规模化生产,材料兼具优异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解决了聚乳酸高脆性的问题,且选用材料均符合FDA认证,可直接应用于医疗制品的生产制备,和其他生物可降解制品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一种可吸收高分子止血夹

    公开(公告)号:CN11212075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011129849.0

    申请日:2020-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吸收高分子止血夹,该止血夹包括外层夹(1)和内层夹(2),所述外层夹(1)和内层夹(2)均为“U”型开口结构,所述外层夹(1)和内层夹(2)上均设有防滑脱接头,所述防滑脱接头包括设置于外层夹内侧平面的卡槽(3)及设置于所述内层夹外侧平面上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导条(4),所述卡槽(3)为榫卯式楔形卡槽,所述导条(4)为榫卯式楔形导条,所述卡槽(3)与导条(4)呈楔形榫卯式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精巧,结构牢固,解决了现有腹腔镜用一次性止血钛夹在人体内无法降解的问题,不会干扰射线检查使止血夹夹闭区域组织的诊断失真。

    一种牙齿正畸矫治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75359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1082966.6

    申请日:2020-10-12

    Inventor: 顾兴中 姚磊 全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牙齿正畸矫治复合材料,所述的复合材料由如下组分为原料制成:70~85重量份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5~30重量份数的聚碳酸酯;5~20重量份数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0.1~0.5重量份数的扩链剂;0.1~2重量份数的轻质碳酸钙。本发明通过三种材料的共混改性,同时添加扩链剂和轻质碳酸钙,使复合材料在挤出时具有更优异的稳定性,并有良好的显彰效果。矫治材料在力学方面表现更加优异,有足够的矫治力,应力松弛率较小,材料力学性能衰减越慢;同时具备优异的透光性和雾度,足够低的唾液吸水率。特别地是具有很好的弹性回复率;同时有很好的也具备更优的化学稳定性和老化稳定性。

    一种用于可降解血管支架的薄壁圆管动态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3138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66777.3

    申请日:2020-01-20

    Inventor: 顾兴中 全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降解血管支架的薄壁圆管动态成型方法,该方法是将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加入挤出机加热,熔融挤出通过口模,形成原始管坯,接着经过定径套、真空定径箱、水平牵引机一系列设备完成双向拉伸。有如下优点:相比于常用的先将管材挤出再进行加热拉伸的方法,动态双向拉伸大大提高了原材料利用率,缩减了加工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场地空间;同时,由于避免了二次加热,薄壁圆管一次性加工成型,其力学性能相比于二次成型法较为优异。

    一种PLGA复合口腔屏障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5033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1062536.7

    申请日:2022-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LGA复合口腔屏障膜,包括PLGA超声喷涂膜和PLGA静电纺丝膜,PLGA超声喷涂膜和PLGA静电纺丝膜之间通过冷压的方式形成具有双面结构的复合口腔屏障膜,PLGA静电纺丝膜的纤维直径范围为900~3500nm,纤维间孔隙范围为25~92μm,厚度为350~500mm,本发明使用的PLGA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能被人体自然水解,降解时间为3个月,与口腔术后修复时间相吻合,相比于使用的其他高分子可降解材料拥有更好的适配性;拥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能够发挥屏障作用,防止软组织长入骨再生区域,提供骨组织再生所需的空间,促进成骨组织的充分再生,提高骨再生量。

    一种可吸收复合防粘连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64284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1066438.0

    申请日:2022-09-01

    Inventor: 顾兴中 杨宇 全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吸收复合防粘连膜及制备方法,可吸收复合防粘连膜包括逐层依次设置的PLA致密膜、PLGA微孔膜与PLA‑PCL静电纺丝膜,通过冷压的方式形成复合防粘连膜;本发明的可吸收复合防粘连膜其屈服应力为8.3~9.0MPa,降解周期为3个月能在腹腔湿润环境下满足术后软组织修复的需求;面向腹壁的一层PLA‑PCL静电纺丝膜,孔隙范围大于人体纤维细胞的尺寸,适合细胞长入并适合血液流通;PLA致密层表面光滑致密,具备疏水性,能够防止组织粘附,其能够发挥屏障作用,防止内部脏器与腹壁发生粘连。

    一种可吸收复合防粘连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6428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66438.0

    申请日:2022-09-01

    Inventor: 顾兴中 杨宇 全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吸收复合防粘连膜及制备方法,可吸收复合防粘连膜包括逐层依次设置的PLA致密膜、PLGA微孔膜与PLA‑PCL静电纺丝膜,通过冷压的方式形成复合防粘连膜;本发明的可吸收复合防粘连膜其屈服应力为8.3~9.0MPa,降解周期为3个月能在腹腔湿润环境下满足术后软组织修复的需求;面向腹壁的一层PLA‑PCL静电纺丝膜,孔隙范围大于人体纤维细胞的尺寸,适合细胞长入并适合血液流通;PLA致密层表面光滑致密,具备疏水性,能够防止组织粘附,其能够发挥屏障作用,防止内部脏器与腹壁发生粘连。

    一种壳聚糖栓塞载药微球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4511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17377.2

    申请日:2022-12-16

    Inventor: 顾兴中 向锴 全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栓塞载药微球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01、配置壳聚糖醋酸水相溶液和石蜡油相溶液;S02、将壳聚糖醋酸水相溶液滴加到石蜡油相溶液中,先进行凝胶固化,再使用乳化交联法进行成型固化,清洗脱水干燥后,得到载药微球产品;先采用离子型絮凝剂使乳滴胶凝成半流动状态的凝胶网络,再滴入戊二醛水溶液化学交联剂固化得到载药微球,可以降低戊二醛自身的毒性对生物活性药物的影响,提高活性保持率;同时相较于一步固化的方式,也增加了对药物的包埋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