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99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39568.9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台车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定位目标值的获取,通过理论计算、图纸分析或实际测量得出台车定位的目标位置参数,包括台车里程目标值的获取、偏位位移目标值的获取、高程目标值的获取、侧模合模目标值的获取;步骤S2、台车定位前准备,包括位置标靶放置和台车初始状态归置;步骤S3、台车定位调整,依靠各类用于定位的传感器依次调整台车里程、台车轴线、台车高程和侧模位置的调整。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快捷高效等优点,解决了现有隧道衬砌台车定位方法自动化程度低、操作难度大、定位误差大、重复误差大、作业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278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77164.9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鸿 , 田唯 , 杨海生 , 陈培帅 , 宋向荣 , 张琦 , 罗会武 , 吴晓龙 , 姬付全 , 赵成立 , 杨睿 , 朱浩 , 刘可心 , 董彬 , 朱海龙 , 李浩 , 刘朋飞 , 范晨阳 , 李立威 , 黄伟强 , 苏胜丰 , 许灿 , 曾德星 , 冷志坚 , 马超 , 张连
IPC: E02D29/045 , E02D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明挖暗埋工程的移动工厂系统及工厂化施工方法,所述明挖暗埋工程划分为多个工段,各工段依次进行多个工序的施工,所述移动工厂系统包括远程控制系统和用于各工序施工的施工设备;各施工设备上设置有定位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分别用以采集施工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施工图像;远程控制系统接收各施工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施工图像,并确定各施工设备所在的工段以及当前工序的施工作业进度;在确定目标工段完成目标工序的施工作业,且下一工段完成上一工序的施工作业后,控制目标工段的施工设备移动至下一工段进行目标工序的施工作业。本发明实现了对各工段施工进度的实时监控和施工设备的集中智能化管理,提高了施工管理的效率和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2563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242169.3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鹏飞 , 冯先导 , 文定旭 , 郭强 , 薛志武 , 吴睿 , 余汉锦 , 唐黎明 , 李立威 , 胡琦 , 周霞 , 余龙飞 , 曹煜 , 屈建明 , 刘益平 , 胥奇 , 王晖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码头智能化岸基桩顶施工装备及施工方法,包括设置在桩帽顶部的四个支腿和多个轨道支承腿,四个支腿分别通过立柱销轴与四个立柱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支腿上设有顶升油缸,以使支腿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在支腿和轨道支承腿上设有行走轨道,立柱通过行走轮箱可行走的设置在行走轨道上;行走横梁支承在立柱上,行走纵梁以可沿行走横梁行走的方式设置在行走横梁上;在行走纵梁设有沿着行走纵梁行走的主起吊装置和副起吊装置。通过采用基本以岸基为主的桩顶施工装备,能够避免受到恶劣水况的影响,施工窗口期长,移动次数少。
-
公开(公告)号:CN11387991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49895.4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炜 , 张超 , 李晓峰 , 薛志武 , 胥奇 , 沈俊成 , 刘益平 , 李立威 , 蒋明鹏 , 孙灿 , 李佳营 , 张伟建 , 尹再阳 , 肖爽 , 薛帆 , 李阳 , 黄春林 , 袁邦胜 , 杨天亮 , 卢涛 , 陆有恒 , 刘力 , 吴刚
IPC: B65H7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多用途自卷绕钢绞线连续提升装置,包括:容线装置,其包括框架、卷线盘、钢绞线和驱动装置,所述卷线盘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钢绞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卷线盘上;提升装置,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线装置一侧,所述提升装置与所述钢绞线的活动端连接,所述提升装置提升或下放所述钢绞线时,所述驱动装置配合驱动所述卷线盘以卷绕或吐出所述钢绞线;控制平台,其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提升装置连接,用以启动或关闭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提升装置。本发明结构紧凑,安装设备所需要的场地小,运输方便,可节约大量的人工和机械费用,以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26622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42218.3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7/12 , E02D27/14 , E02D27/52 , E02D5/22 , E02D15/00 , E02B3/06 , E02B17/00 , B66C19/00 , B66C11/00 , B66C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码头桩顶施工方法,在桩基上安装行走轨道,行走轨道上安装门型结构吊装设备,门型结构吊装设备的行走纵梁和行走横梁安装完毕;行走纵梁前悬臂的方向的桩柱吊装施工桩帽,行走纵梁吊装打桩平台到桩柱的桩帽上;行走纵梁吊装起吊设备安装到打桩平台上,打桩平台尾部安装配重,打桩平台前端位置安装至少一个导向架;桩基上安装临时施工通道,待施工桩柱通过行走纵梁吊装到临时施工通道上,条件导向架的位置,导向架到达待安装的位置,起吊设备吊装待施工的桩柱,待施工的桩柱通过起吊设备吊装到导向架位置,通过导向架将待施工的桩柱下放;起吊设备起吊打桩锤,打桩锤将导向架上的待施工的桩柱打入到设计标高,完成桩柱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88807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42516.1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门型墩现浇梁的上行式一体化筑桥机及施工方法,包括主梁,主梁沿顺桥向依次设有上料脱模养护区、混凝土浇筑蒸养区和行走引导区;在主梁上设有至少两台沿着主梁行走的行车;在行走引导区设有前导梁,前导梁的自由端的端头设有前支腿;在混凝土浇筑蒸养区设有中支腿和后支腿;在上料脱模养护区设有第二辅助支腿和第一辅助支腿,第二辅助支腿和第一辅助支腿采用可避让的结构,以使钢筋部品能够直接运输到混凝土浇筑蒸养区的外模系统内。采用前支腿、中支腿、后支腿和两组辅助支腿支承的结构,确保受力可靠,过孔时操作方便。可展开的辅助支腿,以及可快拆快装的后支腿的结构,使钢筋部品能够直接整体运输到模板外模内,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49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345959.X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混凝土外观实时检测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设置在模板上的透明模板,透明模板用于观察混凝土的外观;在透明模板的一侧设有滑轨,在滑轨上设有滑动座,滑动座上与连杆的一端连接,连杆的另一端设有摄像头,摄像头朝向透明模板用于采集混凝土的图像。使用时,通过透明模板获取混凝土范围图像;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进行阈值分割,获得气泡图像;根据气泡分布、气泡像素、气泡尺寸和气泡形态进行统计;通过以上步骤实现混凝土外观实时检测。本发明能够实时检测混凝土外观质量,能够识别气泡图像,从而便于在浇筑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弥补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710758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42056.3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岸基高桩码头的临时施工通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现场的条件和预制件的存放位置,选择合适的施工起始点;S2、在施工起点的相关区域对临时施工通道的安装面积和位置进行合理布置转位单元;S3、观察安装区域内的桩帽、桩柱、预应力装配横梁和预应力装配纵梁的安装情况;S4、通过吊绳挂载吊耳上然后将承重框架吊装至设计位置并落位;S5、调整承重框架下部的旋转盘和升降千斤顶,保证承重框架上部处于水平状态;S6、相邻的两个承重框架之间通过对准管限位,并微调两个承重框架之间的接缝;S7、在承重框架的顶部安装钢板同时充分固定。本发明设计巧妙,能大幅度提高整体的安装效率,保证施工的安全,经济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216037966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2164904.6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超 , 李晓峰 , 胥奇 , 王炜 , 孙灿 , 李立威 , 王恒珂 , 余龙飞 , 胡琦 , 吴睿 , 周霞 , 杨黎明 , 张伟建 , 薛帆 , 李阳 , 童强 , 唐仲强 , 刘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绞线排线装置,包括:卷线盘,其包括外支撑架;卷绕支架,其为设置在外支撑架内部的环形支架,通过转轴与外支撑架转动连接;动力装置,其设置在外支撑架上并驱动转轴转动;排线器,其正对环形支架的外弧面设置,包括两个排线轴,任一排线轴的两端与外支撑架转动连接,排线轴的外周沿轴线方向连续设有多个弧形凹槽,两个排线轴的相对应的两个弧形凹槽的内弧面相对设置并形成类圆形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排线轴对多根钢绞线进行分别限位,配合卷线盘的结构,使钢绞线在稳定收卷的同时能够在卷线盘上整齐、紧凑的成排排列,有效提高了提升千斤顶的收放线施工质量。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