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7795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196433.7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C-SiC复合材料接骨板及其制备方法,该C/C-SiC复合材料接骨板包括由0°无纺布、碳纤维网胎和90°无纺布依次交替叠层形成的C/C复合材料基材;所述C/C复合材料基材层间填充针刺炭纤维,C/C复合材料基材的孔隙中填充有SiC;C/C复合材料基材的表面包覆有热解炭层;并且所述热解炭层的表面包覆有SiC层。该C/C-SiC复合材料接骨板生物相容性好,力学性能与人骨接近,不会对医学检查产生干扰或阻挡。
-
公开(公告)号:CN107670119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819210.7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诱导碳基复合材料接骨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接骨板包括碳纤维、热解碳基体、SiC表面层、含BMP活性蛋白的功能层;所述热解碳基体层均匀包覆于碳纤维上;所述含BMP活性蛋白的功能层镶嵌和/或包覆于SiC表面层上;所述SiC表面层位于含BMP活性蛋白的功能层和热解碳基体之间;所述骨诱导碳基复合材料接骨板的密度为1.8~2.0g/cm3;所述含BMP活性蛋白的功能层的质量占接骨板总质量的0.5~1.0%。其制备方法为:先编织预制体,然后高温释放应力,接着制备热解碳层,然后进行机加工和二次增密,二次增密后制备SiC表面层,最后经氧化活化处理后负载含BMP活性蛋白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00537803C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710034339.3
申请日:2007-0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炭/炭复合材料与铜连接用合金,合金元素重量百分比为Cu 50%~90%,Cr 1%~20%,Ti 0%~20%,Ni 0%~30%,Zr 1%~20%,Mn 2%~20%。将上述原料配制,在1500~1700℃、小于10Pa的真空度下感应熔炼、浇铸成锭;采用气体雾化制粉方法,在1500~1700℃、小于10Pa的真空度下,将合金铸锭重熔、制粉;将合金粉末筛选分级。本发明的连接用合金对炭/炭复合材料和铜均具有好的化学和物理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7812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54970.5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载有BMP的明胶-海藻酸钙核壳结构缓释微球,其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内核层和外包覆层,内核层主要由均匀分散有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明胶微球组成,内核层外包覆的外包覆层主要由海藻酸钙组成。该缓释微球的制备包括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先制备空白明胶微球,然后与海藻酸钠混合制备明胶/海藻酸钠空白核-壳结构缓释微球,最后加入骨形态发生蛋白得到载有BMP的明胶-海藻酸钙核壳结构缓释微球;第二种方式是先制备载有BMP的明胶微球,然后与海藻酸钠混合得到载有BMP的明胶-海藻酸钙核壳结构缓释微球。本发明的产品具有缓释效果好、副作用小、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235447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710034339.3
申请日:2007-0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炭/炭复合材料与铜连接用合金,合金元素重量百分比为Cu 50%~90%,Cr 1%~20%,Ti 0%~20%, Ni 0%~30%,Zr 1%~20%,Mn 2%~20%。将上述原料配制,在1500~1700℃、小于10Pa的真空度下感应熔炼、浇铸成锭;采用气体雾化制粉方法,在1500~1700℃、小于10Pa的真空度下,将合金铸锭重熔、制粉;将合金粉末筛选分级。本发明的连接用合金对炭/炭复合材料和铜均具有好的化学和物理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70119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710819210.7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诱导碳基复合材料接骨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接骨板包括碳纤维、热解碳基体、SiC表面层、含BMP活性蛋白的功能层;所述热解碳基体层均匀包覆于碳纤维上;所述含BMP活性蛋白的功能层镶嵌和/或包覆于SiC表面层上;所述SiC表面层位于含BMP活性蛋白的功能层和热解碳基体之间;所述骨诱导碳基复合材料接骨板的密度为1.8~2.0g/cm3;所述含BMP活性蛋白的功能层的质量占接骨板总质量的0.5~1.0%。其制备方法为:先编织预制体,然后高温释放应力,接着制备热解碳层,然后进行机加工和二次增密,二次增密后制备SiC表面层,最后经氧化活化处理后负载含BMP活性蛋白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0840422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95253.7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C复合材料接骨板及其制备方法,该C/C复合材料接骨板包括由0°无纺布、碳纤维网胎和90°无纺布依次交替叠层形成的C/C复合材料基材;所述C/C复合材料基材层间填充针刺炭纤维;C/C复合材料基材的表面包覆有热解炭层;并且所述热解炭层的外侧填充有树脂炭。该C/C复合材料接骨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疲劳性能好,其力学性能与人骨接近,并且不会对MRI、CT、X线检查等产生干扰或阻挡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56053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67535.1
申请日:2012-03-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镍质点增强的非石墨化导电碳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按原料重量百分比:针状焦68%~79.8%、纳米镍粉末0.2%~2%、环氧树脂20%~30%,配制碳阳极原料;(2)将针状焦和纳米镍粉末干混均匀后,加入环氧树脂混捏,控制混捏温度为20℃~60℃;(3)采用室温模压法压制成坯,控制坯体密度为1.55~1.65g/cm3;(4)对坯体实施氩气氛保护碳化,控制碳化温度为900℃~1000℃、氩气压力为0.11MPa~0.13MPa;(5)浸渍树脂/碳化增密,控制浸渍温度为160℃~200℃、浸渍压力为8Pa~12Pa,碳化工艺同步骤(4),循环碳化至坯体密度为1.76~1.82g/cm3,即得纳米镍质点增强的非石墨化导电碳阳极材料。本发明提高了非石墨化碳阳极材料的导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724864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1010300305.6
申请日:2010-01-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5C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石墨化导电碳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按原料重量百分比:针状焦60%~79%、导电碳黑1%~10%、中温煤沥青20%~30%,配制碳阳极原料;(2)将针状焦和导电碳黑干混均匀后,加入中温煤沥青混捏,控制混捏温度为150℃~200℃;(3)采用温压模压法压制成坯,控制压制温度为110℃~150℃、坯体密度为1.56g/cm3~1.64g/cm3;(4)对坯体实施加压碳化,控制碳化温度为800℃~950℃、碳化压力为8MPa~10MPa;(5)对坯体实施浸渍沥青/碳化增密,控制浸渍温度为160℃~200℃、浸渍压力为8Pa~12Pa,碳化工艺同步骤(4),循环碳化至坯体密度为1.75g/cm3~1.85g/cm3,即得非石墨化导电碳阳极材料。本发明提高了非石墨化碳阳极材料的导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717269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044769.2
申请日:2009-11-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83 , C04B35/622
Abstract: 一种高强高韧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碳纤维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渗碳炉中,预制体预先不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抽真空、快速升温化学气相渗碳炉,加热碳纤维预制体,脱除预制体中碳纤维表面的涂胶层,控制真空度不大于0.08kPa、升温速度为30-32℃/min;以C3H6为碳源气、N2为稀释气,实施化学气相渗碳,控制C3H6∶N2体积比为1∶1~3、炉温为900~1200℃、炉压为7~21kPa;连续化学气相渗碳80-100h后,随炉冷却即得本发明的高强高韧碳/碳复合材料。本发明解决了长期以来本领域的碳纤维预制体需要预石墨化处理、碳/碳复合材料的中间石墨化处理及最终石墨化处理工序问题,为高强高韧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