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66364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595557.4
申请日:2021-05-29
Applicant: 贵州铁建工程质量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 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nventor: 李建 , 罗晓丰 , 刘德安 , 胡晓 , 陈敏 , 刘飞翔 , 杨文国 , 彭学军 , 汤宇 , 刘磊 , 阳军生 , 童昌 , 苏志来 , 凌涛 , 方文应 , 段磊 , 彭静 , 曾玉德 , 王圣 , 彭雨杨 , 方星桦
IPC: E21D9/00
Abstract: 一种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与超欠挖测量控制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隧道开挖施工,对隧道开挖断面进行扫描,获取三维点云数据,进行数据处理;(2)得到开挖隧道的实际三维模型;对理论设计的隧道模型与所述实际三维模型进行合成,表示隧道的超欠挖测量信息;(3)对隧道的超欠挖情况进行有效控制;(4)制定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并对隧道进行初期支护;(5)数据处理分析,确定已开挖隧道的仰拱和二次衬砌的施工时间;确定隧道的变形等级情况;(6)建立已开挖隧道的施工控制标准,保证隧道施工完成。本发明能够满足超欠挖测量的精度要求,而且比传统检测方式的效率更高,可以应用于各种隧道工程的安全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06370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19116.1
申请日:2021-03-25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注浆模拟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饱和砂土地层可视化注浆模拟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受注体容器以及透明砂土介质,受注体容器由透明材料制成,透明砂土介质由吸水膨胀后的海洋宝宝按预设级配组成,受注体容器与注浆系统、围压系统以及水压控制系统连接,注浆系统向透明沙土介质注浆,围压系统实现对透明砂土介质的围压加载,水压控制系统向透明沙土介质提供地下水并控制水压力,还通过监控系统监控注浆参数以及采集、储存图像数据。本发明采用吸水膨胀后的透明海洋宝宝颗粒集合体作为透明砂土介质,实现了饱和砂土地层注浆扩散全过程的可视化,为注浆理论研究创造了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0702440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10954379.2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参数可调式体外排水隧道的缩尺模型及其试验方法,缩尺模型包括模型箱,还包括隧道安装组件和排水洞安装组件,所述模型箱中相对的两个壁面上均设有与隧道安装组件和排水洞安装组件的安装位置适配的安装通孔,所述隧道安装组件和排水洞安装组件通过卡设于安装通孔中实现与模型箱可拆分连接。本发明的缩尺模型及其试验方法具有简单实用、拆装方便快捷和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参数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60816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15856.4
申请日:2020-12-21
IPC: C04B38/04 , C04B38/10 , E21D11/10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基‑炭质板岩轻质回填材料及制备方法,主要由下述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硅酸盐水泥100份;碳质板岩弃渣40~60份;偏铝酸盐0.75~1.5份;发泡剂3~5份;水80~100份。本发明的轻质回填材料泵送性与凝结时间可控,固化后结石体中可形成均匀泡孔,结石体体积收缩率低,结石体重量小,抗压强度高于一般轻质回填材料,对于隧道与地下工程中的充填注浆作业具有较高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08166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1515856.4
申请日:2020-12-21
IPC: C04B38/04 , C04B38/10 , E21D11/10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基‑炭质板岩轻质回填材料及制备方法,主要由下述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硅酸盐水泥100份;碳质板岩弃渣40~60份;偏铝酸盐0.75~1.5份;发泡剂3~5份;水80~100份。本发明的轻质回填材料泵送性与凝结时间可控,固化后结石体中可形成均匀泡孔,结石体体积收缩率低,结石体重量小,抗压强度高于一般轻质回填材料,对于隧道与地下工程中的充填注浆作业具有较高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22090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10130854.7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彭学军 , 王荣波 , 朱胥仁 , 方星桦 , 汤宇 , 杨曾 , 杨文国 , 杨俊峰 , 李一萍 , 李林毅 , 钟东 , 彭雨杨 , 阳军生 , 谭鹰 , 童昌 , 何林云 , 谢志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其包括:当隧道开挖穿越高地应力硬质岩时,对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探寻前方围岩情况;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和隧道设计文件,确定围岩等级,并根据围岩等级采取相应的支护方式:根据S1和S2对整体隧道的各段调整相应的施工方法及支护方法,至形成整体隧道的全段支护;本发明依据不同的围岩级别、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来选择下一段的支护方式,在确保围岩稳定与隧道支护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避免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中出现的围岩大变形,以保证施工、运营的安全,并加快施工进度;且施工方便、成本较低,能有效控制隧道施工成本,可带来实际的经济性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321703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95558.9
申请日:2021-05-29
Applicant: 贵州铁建工程质量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 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nventor: 邓小卫 , 陈敏 , 胡晓 , 谢晓波 , 刘飞翔 , 彭学军 , 刘德安 , 阳军生 , 罗晓丰 , 汤宇 , 方文应 , 段磊 , 彭静 , 曾玉德 , 王圣 , 彭雨杨 , 方星桦 , 李强 , 何林云 , 童昌 , 林巍杰 , 凌涛
Abstract: 一种泥质板岩隧道注浆加固效果监测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泥质板岩隧道的当前施工区域采取松动圈测试,确定泥质板岩隧道的待加固区域;(2)钻打注浆孔,收集泥质板岩隧道的初始信息;(3)在注浆液中加入多个粗集料形态的注浆追踪装置,向所述注浆孔实施注浆以加固;(4)生成注浆过程中的完整浆液扩散网络;(5)计算动弹性模量和动泊松比参数,对注浆固结效果进行初步评价;(6)对注浆后稳定的泥质板岩隧道再次采用同样的松动圈测试方法,对注浆固结效果进行最终评价。本发明能够准确、高效地监测注浆效果,确保泥质板岩隧道施工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995325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0894438.4
申请日:2020-08-31
IPC: C04B28/04 , C04B111/70
Abstract: 一种用于富水堆积体地层隧道超前小导管可控注浆材料,由水泥浆和添加剂(聚乙二醇、氢氧化钠、硅砂和木质素磺酸盐)制成。其制备方法:将水与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均匀混合制成水泥浆;将氢氧化钠与硅砂加入水中均匀混合、溶解,得到溶液A;将PEG‑800固体加入水中溶解,得到溶液B;将溶液A、溶液B和木质素磺酸盐加入到所述水泥浆中充分混合,即得到可控注浆材料。本发明的可控注浆材料在解决了传统注浆材料难以实现的水下抗分散性和可控性的同时,也满足了隧道开挖对于浆材的胶凝时间、早期强度、析水率等性能的要求,在注浆结束后,富水堆积体地层加固效果良好,对环境无污染,节省了造价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436594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61423.6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 广西南宁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盾构弃渣的岩溶地层注浆材料及其制备和注浆工艺,水泥、盾构弃渣和水按质量配比1:0.3~0.4:1~1.5可制成盾构弃渣‑水泥浆,盾构弃渣‑水泥浆液再加入膨胀剂、速凝剂制成岩溶地层注浆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岩溶地层注浆材料的制备工艺,通过将盾构弃渣制成弃渣浆液,然后按配比加入水泥和水制得盾构弃渣‑水泥浆液,再根据需要加入膨胀剂、速凝剂,可以制得岩溶地层注浆材料;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注浆材料对应的注浆工艺,根据探测的不同的地层特性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和注浆方式。本发明可将现场盾构弃渣进行合理资源化利用,注浆材料绿色环保,且可根据不同地层特征对注浆材料进行动态调整,为岩溶地层注浆提供新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1322090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30854.7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彭学军 , 王荣波 , 朱胥仁 , 方星桦 , 汤宇 , 杨曾 , 杨文国 , 杨俊峰 , 李一萍 , 李林毅 , 钟东 , 彭雨杨 , 阳军生 , 谭鹰 , 童昌 , 何林云 , 谢志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其包括:当隧道开挖穿越高地应力硬质岩时,对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探寻前方围岩情况;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和隧道设计文件,确定围岩等级,并根据围岩等级采取相应的支护方式:根据S1和S2对整体隧道的各段调整相应的施工方法及支护方法,至形成整体隧道的全段支护;本发明依据不同的围岩级别、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来选择下一段的支护方式,在确保围岩稳定与隧道支护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避免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中出现的围岩大变形,以保证施工、运营的安全,并加快施工进度;且施工方便、成本较低,能有效控制隧道施工成本,可带来实际的经济性效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