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0251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08893.5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湖南省烟草公司永州市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A01G1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功能农用地膜覆盖机,包括动力机构、旋耕机和覆膜机;动力机构通过第一连接头与旋耕机连接;旋耕机通过第二连接头与覆膜机连接;覆膜机包括覆膜机机架、起垄犁刀机构、张膜机构、压膜滚筒机构、压膜轮机构、行走轮机构和覆土机构;起垄犁刀机构、张膜机构、压膜滚筒机构、压膜轮机构、行走轮机构和覆土机构均安装在覆膜机机架底部。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通过手扶拖拉机带动旋耕机可实现覆膜工作前对土地的预处理工作,包括旋耕,松土,平整等。通过第二连接头带动覆膜机可一次作业实现起垄,开沟,张膜,压膜,覆土等作业。整体过程只需一人操作,自动化程度较高,减轻了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覆膜质量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749294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0810143791.8
申请日:2008-12-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F15B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多个小齿轮同步驱动一个大齿轮并实现系统负载均衡的液压驱动控制系统。包括过滤器、精过滤器、变量泵、顺序阀、截止阀、单向阀、蓄能器、三位三通比例阀、溢流阀、马达、压力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控制器以及由连接在马达上的小齿轮共同作用一个大齿轮(大负载)。本发明用角速度传感器检测大齿轮的角速度,以保证大齿轮的角速度实时可控并与预设值保持一致。用压力传感器检测两马达的进出口压力,以大齿轮的角速度作为其中一个马达的反馈信号,并以该马达的进出口压差作为基准,控制另一个马达的进出口压差实时跟踪基准马达的进出口压差,使得两执行机构输出扭矩保持一致,从而不但达到同步驱动的目的,而且实现负载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02339771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10291629.2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L21/6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78 , H01L2224/78301 , H01L2924/00014 , H01L2224/48 , H01L2924/00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焊线头的微电子芯片引线键合装置。该引线键合装置包括两套相同的焊线头,通过手工调节置于焊线头底座下部开槽处上的紧固螺栓在槽上的位置,两个焊线头之间的相对位置及间距可以进行调整和改变。在一个共用的控制器程序的协调控制作用下,每个焊线头可独立焊线或同步焊线,引线键合效率比只有单焊线头的键合机提高一倍,每个焊线头通过联接螺栓固结于焊线头支座上。本发明通过在一台键合机上配置具有两个甚至多个焊线头所形成的引线键合装置,针对不同的工件,通过调整和编程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芯片与基板间的引线互联焊线任务,芯片键合效率可成倍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450367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710192489.7
申请日:2007-12-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稳定性重载夹钳,由推杆1,连杆2,钳臂3、钳头4、机架5和拉杆6组成。其中钳臂3、钳头4、机架5和拉杆6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机构,当钳口张开量变化时,钳头4始终保持水平位置,限制锻件在垂直夹持时的偏角,从而提高夹钳的夹持稳定性;该夹钳的拉杆6承担锻件大部分载重力矩,降低实际工作张力,相对提高夹钳的承载能力达一倍以上;该夹钳利用反作用力响应盲区的特性提高夹钳的承载能力达29%;该夹钳利用结构平衡使前臂部分(钳臂3的前臂、夹钳4、拉杆6)和后臂部分(钳臂3的后臂、连杆2)产生的离心力相互抵消,避免离心力对预紧夹持力的削弱,因而,该夹钳不但能保证夹持稳定性,而且能快速旋转,加快重载锻造操作机的操作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451550B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710192486.3
申请日:2007-12-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力反馈控制的液压同步驱动系统。包括过滤器、变量泵、溢流阀、单向阀、伺服阀、蓄能器、精过滤器、定量泵、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比例溢流阀、马达、压力传感器、控制器以及由连接在马达上的小齿轮共同作用一个大齿轮(大负载)。本发明用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马达两端压力,根据马达进出油口的压力反馈控制伺服阀向系统补油,实现对马达在快速运转过程中速度微小波动的快速补偿,继而控制马达转速,形成按压力反馈进行实时控制的液压同步驱动系统。由于采用了压力反馈控制,降低了大小齿轮的制造精度和驱动马达性能的一致性要求,提高了驱动性能的同步性和平稳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451548A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710192485.9
申请日:2007-12-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惯性负载快速启停与消除齿隙的平稳换向液压传动系统。包括油箱、变量泵、过滤器、顺序阀、单向阀、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电液比例溢流阀、液压马达,减速器,大小齿轮对。本发明中的液压系统由加速回路和减速回路两部分组成。在系统的加速启动和减速制动阶段,加速回路和减速回路反向供油,通过四个电液比例溢流阀来调定各回路上的压力值,使加速回路上有足够的压力驱动马达,而减速制动回路上的压力只需调到使其回路上马达驱动的小齿轮紧贴在大齿轮上即可,这样便消除了齿轮啮合时齿隙对传动的影响,达到平稳换向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773318A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200410046920.3
申请日:2004-11-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研磨/抛光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光纤连接器端面的超声机械复合研磨/抛光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超声源产生的20~30kHz的震荡超声信号由换能器7传出,经变幅杆3、夹具2、传递到光纤连接器1端面与研磨/抛光盘14上的研磨/抛光介质15之间的界面上;由控制系统控制的自转电机11和公转电机12驱动研磨/抛光盘14;由此,在超声能与研磨/抛光盘14回转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对光纤连接器1端面的超声/机械复合研磨抛光;缩短了研磨/抛光时间,改善了研磨/抛光表面的质量,研磨工序由传统机械研磨的4道降为两道,效率提高4倍以上;达到了光纤连接器端面的研磨/抛光质量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7750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50088.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展翼式高铁轨道板病害检测车,涉及高铁轨道板病害检测技术领域。该检测车包括车体、伸展驱动机构、升降机构、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所述伸展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两组且对称设置在车体运动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且对称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两侧,两组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分别与所述车体两侧的所述伸展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的数量为两组且沿所述车体运动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的两侧;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且与所述升降机构一一对应设置。本发明能够扩大单次轨道板病害检测范围、便于在营在建轨道板检测使用且检测高效智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38468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07775.4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23/20008 , G01N23/20025 , G01N23/207 , G01L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中子衍射测量中样品定位的通用型探针夹持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顶板、升降台和底座以及连接顶板和底座的支撑导轨和通过螺纹配合与升降台联动的升降杆,通过旋转升降杆可带动升降台沿支撑导轨上下运动;夹持机构包括位于底座和升降台上的两个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紧固件和导套,两个紧固件的相对端设置成中空的锥形结构且沿周向均分为多个扇形压片,导套套设在紧固件上并通过迫使压片向内靠拢来固定探针;还包括对称设置在升降台和底座上的备用通孔和V型槽,其中轴线与紧固件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本发明可实现一定范围内任意直径探针的高精度夹持,使用方便且扩展了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4404952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38575.6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E02D5/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5/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桩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长螺旋桩机在提钻过程中使提钻速度保持与成桩速度同步的成桩质量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的所需硬件组成包括动力头弯管处的混凝土压力传感器、变频器、卷扬机驱动电机、编码器、电源、主控制器、显示器;混凝土压力传感器、编码器采集到的压力信号和转速信号传入主控制器内,经主控制器计算,得到电机的转速控制信号,控制信号传入矢量变频器内,变频器驱动电机旋转;通过基于编码器的位置、转速反馈信号可控制电机转速,从而控制提钻速度和成桩高度的变化,使提钻速度适应钻杆内恒定压力的要求,保持桩的连续稳定灌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