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6186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454314.2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D495/04 , C07C17/363 , C07C25/13 , C07C201/12 , C07C2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羧酸化合物的脱羧方法,将羧基化合物、氧化亚铜、胺类物质、添加剂、有机溶剂加入反应器中,升温至100℃‑180℃并反应2‑3h,反应结束后降温,分离产物,即完成羧酸化合物的脱羧。本发明的羧酸化合物的脱羧方法,无需200℃以上的高温条件,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能耗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5616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454315.7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氰基增碳制备增碳酰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醇类化合物与溴代试剂反应,得到含溴的化合物A;(2)将含溴的化合物A与氰基化试剂反应,得到含氰基的化合物B;(3)将含氰基的化合物B水解,得到含羧基的化合物C;(4)将含羧基的化合物C与酰氯化试剂反应,得到酰氯化合物。本发明的增碳酰氯的反应原料成本低廉、各步骤反应成熟、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产率高,因此该合成方法可以在工业上大批量生产制备增碳酰氯,为大批量定制和生产此类酰氯提供合成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8948042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1049135.1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D495/22 , H01L51/42 , H01L5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七元稠环类苯并三氮唑受体小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是以带烷基链的七元稠环类苯并三氮唑(B)作为中间核,氰基基团作为吸电子单元的n‑型非富勒烯受体材料(BIC)。其制备方法是以4,7‑二溴‑5,6‑二硝基苯并三氮唑类化合物为原料,依次通过stille偶联反应引入带烷基链的噻吩并噻吩,再进行闭环,通过亲核取代在N上引入烷基链,通过Vilsmeier‑Haack引入醛基,最后Knoevenagel反应引入极性共轭单元,得BIC化合物,该小分子形成明确的构象和较好的溶解性,其具有普适性的电子受体单元,并在太阳能电池上取得较高的效率(PCE>13%),是一类富有潜力的光伏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753851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0169743.0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D409/14 , C08G61/12 , H01L51/42 , H01L51/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氟化苯并喹喔啉化合物与四氟化苯并喹喔啉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四氟化苯并喹喔啉基聚合物由四氟化苯并喹喔啉类单体与侧链为烷基噻吩、烷氧苯基、氟代烷氧苯基或苯环巯基的苯并二噻吩单体通过Stille偶联反应得到,这类聚合物在常见的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氢呋喃等)中有良好的溶解性,易于加工成膜,且具有良好的光电转换功能,制备的太阳能聚合物器件光电转换效率都超过7%,其中最高单层器件光电转换效率高达8.6%。
-
公开(公告)号:CN106700039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202390.6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代吡啶[3,4‑b]吡嗪化合物及氟代吡啶[3,4‑b]吡嗪基共聚物材料和应用,氟代吡啶[3,4‑b]吡嗪化合物与含烷基噻吩或烷硫基噻吩侧链的苯并二噻吩等通过Stille偶联反应得到氟代吡啶[3,4‑b]吡嗪基共聚物材料,这类共聚物材料溶解性好,易于加工成膜,且具有良好的光电转换功能,用于制备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光电转换效率都超过5%,其中最高单层器件光电转换效率高达6.2%。
-
公开(公告)号:CN116284052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0239730.6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D513/22 , C07D409/14 , C07D495/22 , H10K30/00 , H10K85/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共轭环状分子的制备及在有机光伏中的应用,涉及有机光伏电池器件技术领域,主要通过施蒂勒(Stille)偶联的方法(一锅法)制备了一类含有A‑DA'D‑A小分子受体的有机环状分子,该类环状分子具备环化产率高,生成杂质少,易提纯等优点。此外,该类环状分子结构易进行修饰、可调节其溶解性和结晶性、且具有较宽的光谱吸收,将其作为受体应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中,能得到较好的光电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1645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54855.9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D513/22 , H01L51/42 , H01L5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分子受体材料,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本发明采用了一类平面性好、具有良好成膜性和激子束缚能低的小分子受体材料,该材料的特征是在小分子稠环骨架中引入烷基侧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需要空穴和电子传输层的高效有机太阳电池,提高了电池稳定性并降低了成本。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传统无界面器件电荷分离与传输效率,又避免了现存高效率器件界面层具有吸湿、酸碱性、批次重复性、环境不稳定等缺点,实现了一种不需要界面传输层的效率超过12%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对制备低成本、大面积、高效率电池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698498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10988555.4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D495/22 , H01L51/42 , H01L51/46 , H01L51/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稠环苯并三氮唑类受体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其中R1和R2均为C1‑C20的烷基中的一种。本发明中的非对称稠环苯并三氮唑类受体的成膜性和稳定性好,光学带隙窄,短路电流密度高,光电转换效率较高。本发明中非对称稠环苯并三氮唑类受体的合成发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易实现扩大化生产。本发明中的非对称稠环苯并三氮唑类受体小分子在紫外‑可见区域(600‑900nm)具有更强的吸收,及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且与现有的常见PBDB‑T‑2F等给体材料具有更加匹配的能级和具有高而平衡的载流子迁移率,在制备高短路电流和能量转换效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13451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811049106.5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D513/22 , H01L5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环苯并噻二唑非富勒烯受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稠环苯并噻二唑非富勒烯受体材料包括稠环苯并噻二唑中心核与吸电子端基,稠环苯并噻二唑中心核为氮桥梯形稠环结构,吸电子端基连接在中心核的两端,其制备过程为以4,7‑二溴‑5,6‑二硝基苯并噻二唑为原料,依次通过Stille偶联及Vilsmeier‑Haack反应得到稠环苯并噻二唑中心核,再通过Knoevenagel反应引入端基结构,得到稠环苯并噻二唑非富勒烯受体材料。该受体材料溶解性好,易于加工成膜,且具有良好的光电转换功能,用于制备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近16%的单节电池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9849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88555.4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D495/22 , H01L51/42 , H01L51/46 , H01L51/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稠环苯并三氮唑类受体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其中R1和R2均为C1-C20的烷基中的一种。本发明中的非对称稠环苯并三氮唑类受体的成膜性和稳定性好,光学带隙窄,短路电流密度高,光电转换效率较高。本发明中非对称稠环苯并三氮唑类受体的合成发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易实现扩大化生产。本发明中的非对称稠环苯并三氮唑类受体小分子在紫外-可见区域(600-900nm)具有更强的吸收,及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且与现有的常见PBDB-T-2F等给体材料具有更加匹配的能级和具有高而平衡的载流子迁移率,在制备高短路电流和能量转换效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