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57612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1314383.1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矿山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源解析及其污染边界识别的方法。该技术利用矿区水文地质资料,明确金属矿床原生晕所在的岩性和地层范围为工作区,以矿区采选冶区域为中心通过现场踏勘和综合水文地质图明确矿区地表水系走向,划分各级水系单元,采集各级水系沉积物样品并分析特征污染元素的含量;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绘制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图,结合矿区土壤化学元素背景值,反演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污染边界。该技术首次构建基于矿藏分布所在地层/岩性类型和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地下水污染的集成解析技术,经济快速,操作性强、准确性较高,现场应用效果稳定,是解析矿区地下水污染来源,判定其污染边界的一种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557612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14383.1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矿山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源解析及其污染边界识别的方法。该技术利用矿区水文地质资料,明确金属矿床原生晕所在的岩性和地层范围为工作区,以矿区采选冶区域为中心通过现场踏勘和综合水文地质图明确矿区地表水系走向,划分各级水系单元,采集各级水系沉积物样品并分析特征污染元素的含量;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绘制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图,结合矿区土壤化学元素背景值,反演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污染边界。该技术首次构建基于矿藏分布所在地层/岩性类型和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地下水污染的集成解析技术,经济快速,操作性强、准确性较高,现场应用效果稳定,是解析矿区地下水污染来源,判定其污染边界的一种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694114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10102732.4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2F1/28 , C02F101/2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铝代水铁矿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分别在酸碱环境下,通过调控pH值和砷镉浓度比例等条件,利用纳米铝代水铁矿协同吸附/固定高浓度砷和镉。本发明可利用无毒无害的地壳常见元素合成纳米铝代水铁矿高效吸附剂,流程简单;纳米铝代水铁矿对共存的砷和镉等阴、阳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较好;除砷和镉外,还可同时处理汞、铜、锌、锑和铋等以阴、阳离子形式存在的重金属;通过该方法合成的纳米铝代水铁矿可用于工矿企业重金属废水处理,也可运用在环境水体突发重金属污染事件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694114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910102732.4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2F1/28 , C02F101/2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铝代水铁矿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分别在酸碱环境下,通过调控pH值和砷镉浓度比例等条件,利用纳米铝代水铁矿协同吸附/固定高浓度砷和镉。本发明可利用无毒无害的地壳常见元素合成纳米铝代水铁矿高效吸附剂,流程简单;纳米铝代水铁矿对共存的砷和镉等阴、阳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较好;除砷和镉外,还可同时处理汞、铜、锌、锑和铋等以阴、阳离子形式存在的重金属;通过该方法合成的纳米铝代水铁矿可用于工矿企业重金属废水处理,也可运用在环境水体突发重金属污染事件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121693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10087998.9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有色氟化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含氟硅渣一步晶化制备4A沸石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针对铝氟化工行业生产氟化盐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氟硅渣,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加入偏铝酸钠溶液、NaOH溶液和4A沸石晶化导向剂,在反应釜中混匀,于75-85℃、搅拌速度为240-300r/min下恒温晶化3.0-3.5h,陈化12-14h后,过滤、洗涤、烘干后即得符合《QB/T1768-2003》标准的洗涤用4A沸石。本发明的技术特点是工艺流程短,合成条件温和,产品质量稳定,成功解决了含氟硅渣的综合利用及其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193339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310120003.4
申请日:2013-04-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2F9/04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金属矿选矿废水混凝沉淀装置及方法,该工艺主要装置包括混凝反应池、絮凝-沉降-分离一体化装置和阻隔墙。该工艺流程为:多金属矿选矿废水经混凝反应池与混凝剂充分反应使废水快速脱稳并高效絮凝;混凝后废水进入絮凝-沉降-分离一体化装置,与助凝剂反应进一步絮凝粗化并快速沉降,实现泥水高效分离;处理后废水直接外排或经阻隔墙深度净化后回用。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多金属矿选矿废水处理中絮凝沉淀效果不稳定、絮凝和沉降时间长等问题,能快速脱稳,高效絮凝、沉淀和分离。该装置及其工艺流程简单、实用,可显著提高废水净化效率,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
公开(公告)号:CN102730885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10256054.5
申请日:2012-07-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金属矿选矿废水高效絮凝沉淀净化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采用少量碱性材料中和并调整选矿废水pH值后,先后依次投加适量适宜絮凝剂高效絮凝和少量高效助凝剂快速沉淀,再经阻隔墙作用实现泥水分离。处理后废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经SV30评价,沉降5min后,上清液体积达45-55mL;沉降15min后,上清液体积可达70-80mL。本发明可充分利用传统的选矿废水石灰中和沉淀工艺,流程简单;可同时去除废水中悬浮颗粒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絮凝效率高,沉降速度快,可以较好地解决多重金属低浓度、高浊度多金属矿选矿废水的净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513341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30602.7
申请日:2011-12-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芦竹联合生态修复矿冶区多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该方法结合土壤化学改良剂,利用抗逆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的芦竹的合理栽培技术,进行矿冶区多金属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种植当年施入适量基肥促进芦竹种苗快速成活与繁殖,次年后芦竹自行生长繁殖并逐步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化学-芦竹联合生态修复多金属污染土壤后地下水中As、Cd、Cu、Pb和Zn浓度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芦竹地上部分年生物量干重可达15000kg/ha;芦竹收获物经炭化或液化后可作为生物能源原料返回涉重金属工艺进行综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5664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875606.3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3/00 , C12N1/38 , C12N1/02 , C02F3/34 , C12R1/01 , C02F103/1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集典型硫酸盐还原菌的方法和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方法。由于硫酸盐还原菌Desulfosporosinus在酸性矿山废水处理单元中的含量往往很低,常小于0.01%,传统富集方法依赖于外部碳源能耗较高、效率较差,对此本发明结合改进的培养基与持续光照刺激,仅需10天即可在原位快速定向富集Desulfosporosinus,高于非富集组200倍,并将酸性矿山废水中硫酸盐的去除率提高54%。结合多因子条件实验、微生物光电化学原理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明确了Desulfosporosinus快速富集的关键控制因子和富集特异性,为开发高效的酸性矿山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提供了重要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523751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910835086.2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09B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电解槽废旧阴极浸出渣中炭素物质资源化的方法,属于铝电解固废资源回收领域。本发明将经过无害化处理的铝电解槽废旧阴极浸出渣与氧化剂、插层剂混匀搅拌,使得材料变得可膨胀后过滤,滤渣在高温下瞬间膨胀,变得疏松多孔,冷却后用水溶液反复冲洗,去除杂质后制得吸附材料,用于处理重金属废水。滤液在补充适量氧化剂和插层剂后循环使用。本发明制得的吸附材料比表面积高达26.31 m2/g,孔隙结构发达,表面性能优异,对5 mg/L的As(Ⅲ)溶液和Cd(Ⅱ)溶液去除率分别达90%以上和70%以上。本方法工艺流程短,实现了铝电解槽废旧阴极浸出渣的资源化利用,以废治废,易规模化生产,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