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2221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68760.8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F16/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息管理学习考核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管理学习考核系统。包括交互模块、控制模块、服务模块、数据模块;交互模块包括显示终端以及基于anguarJS构建的界面交互组件;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终端以及基于ASP.NETCore构建的API控制器;服务模块包括存储有专用服务数据的服务器,数据模块包括数据服务器以及存储有专用数据的数据库。本申请的信息管理学习考核系统基于知识图谱思维,专用数据管理服务实现对于信息数据的资源构建、检索和考核功能,解决传统信息数据管理手段原始,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实现系统高效的信息数据管理以及能力学习考核提供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85719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280475.5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F16F6/0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振动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式负刚度装置。包括底部支撑座、凸轮驱动结构、顶部连接座、电磁驱动结构;底部支撑座包括支撑板;顶部连接座包括吊臂;凸轮驱动结构包括限位凸轮、接触杆;电磁驱动结构包括电磁铁、衔铁。本申请的电磁式负刚度装置可根据承载重量的变化,通过调整通入电流的大小和气隙参数,从而使系统在平衡位置处的刚度为零,在被隔振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小幅振动时降低系统的固有频率,实现大范围低起始频率隔振,具有良好的低频隔振能力,该装置整体结构紧凑、易于控制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11752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819277.5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加侧向操纵力的前后定子式泵喷水力模型,包括导管,导管内设有同轴的前置定子、叶轮和后置定子,叶轮包括叶轮叶片和叶轮轮毂,叶轮叶片轴向对称固定于叶轮轮毂;定子包括定子叶片和定子轮毂,前置与后置定子叶片均固定于定子轮毂且定子叶片叶梢固定于导管内壁面,前置定子叶片螺距角在基准泵喷前置定子叶片螺距角基础上按正弦规律改变,具有周向非对称布置特征。本发明该技术措施可增加泵喷侧向操纵力、减小操舵时的瞬态辐射噪声,既适用于常规有轴机械式泵喷水力模型设计,也适用于新型无轴驱动集成电机式泵喷水力模型的设计,可以有效填补国内该应用领域的缺项,有力促进国内泵喷推进器的自主研制和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34809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910589862.5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泵喷推进器进流的星形艇体尾翼构型,包括X形主舵翼和水平固定辅翼,水平固定辅翼与艇体尾锥段大端之间的轴向距离小于X形主舵翼与艇体尾锥段大端之间的轴向距离,X形主舵翼和水平固定辅翼的径向高度均不大于艇体的最大直径,X形主舵翼叶根前端与艇体尾锥段大端的轴向距离为13%L,X形主舵翼叶根后端与泵喷进口面的轴向距离为0.502D,其中,L为艇长,D为艇体最大直径。星形尾翼与前置定子式大侧斜泵喷装配时,6节航速下泵喷轴向非定常力与时均力的比值仅为1‰,水动力匹配设计较佳。本发明能够促进水下航行潜器低噪声泵喷的设计实现,填补国内泵推技术方面的缺项,加快舰艇泵喷自主研发和推广应用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12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010917523.8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叶片载荷精细控制的船用高速泵喷水力模型及其设计方法,包括前置定子、后置转子和导管,与中低航速潜器推进用泵喷结构布置相同,定子叶片叶型设计时叶截面载荷分布采用三段式控制规律、转子叶片叶截面载荷分布采用B样条精细控制规律,满足高航速抗空化性能和噪声控制需求。本发明大幅增加功率密度,引入叶片载荷分布精细控制和定、转子叶片反向侧斜两种技术措施,显著提高空化初生临界航速,控制非定常力,首次将泵喷拓展于中高速水面舰船推进应用。设计首要原则由低噪声转移为抗空化。两种新的技术措施也适用于潜器机械式泵喷和无轴泵喷设计,推广应用后可快速促进泵喷在水面与水下推进系统上的普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83644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30261.8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10 , G06F30/17 , B63H11/04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低航速、紧凑式泵推进系统进水流道几何及其设计方法,包括流道几何由流道出口圆、轴面投影曲线和进口截面曲线在三维CAD软件中曲面放样得到。所述流道出口圆直径等于泵进口直径;所述轴面投影曲线由流道倾角、径向安装高度和弯管段上壁面圆弧半径三个几何参数控制;所述进口截面曲线是方形与半椭圆形组合曲线,由流道出口直径和流道倾角控制;所述轴面投影曲线的上壁面包括弯管段、过渡段和背部圆弧段,下壁面包括弯管段和唇部圆弧部,取消中高航速流道的斜直管段,具有径向最矮、轴向最短的几何外形特征。所设计进水流道设计航速12节,流道倾角25度,流道出口直径1米、径向安装高度0.7米、弯管段上壁面半径2.42米、轴向总长4.18米,流道出口的速度不均匀度系数0.137,无流动分离和空化产生,与泵匹配后总推进效率不低于0.5,实现了极低航速流道在最矮、最短条件下的参数化设计。设计方法适用于典型艉板式喷泵、浸没式喷泵以及内置式泵喷推进系统,推广应用后可有效促进泵推进系统在特种推进平台上的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712731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911005482.9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B63B7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舰船动力装置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舰船轴系校中及回旋振动多学科综合设计优化方法。获取待优化的轴系的初始布置、轴段和轴承的材料属性、船体艉部型线、螺旋桨结构尺寸及材料属性。基于轴段、轴承、艉部壳体、螺旋桨的结构尺寸、各面型线、材料属性,先建立几何模型,再建立包含校中计算模型、振动计算模型、螺旋桨模型的轴系多学科有限元模型。选取优化评价指标变量,指标变量通过多学科模型的数值计算和实际台架的测量或换算得到。建立流体计算模型。根据优化目标,选取设计变量并定义优化数值范围。本发明能够改善现有设计方法在轴系多学科耦合设计上的缺陷,对实际的轴系设计和实际舰船的轴系改进有工程实践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98556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609842.5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设计方法或可靠性设计方法领域,有且涉及一种基于QFD及二元语义的FMEA方法。本文针对现存的FMEA分析方法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分析、评估方法,为风险评估提供了系统性的集成理论;同时引入依赖型二元语义加权几何平均算子,解决专家对于多属性决策中不公平评价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73395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583181.3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延迟空化初生的低噪声7叶螺旋桨水力模型及其设计方法,包括7片完全相同的丰满型大侧斜叶片、右旋、侧斜度68.5%、外形逼近于636型潜艇7叶桨。沉深30米时全航速范围内无空化产生,轴向非定常力幅值与平均推力的比值0.94‰,具有振动小和低频离散线谱噪声低的特征。首先设计7叶桨水力模型,叶截面弦长沿径向分布近似呈物体自由落体运动轨迹、侧斜角沿径向呈线性增加、艏纵倾沿径向也近似呈线性增加,叶梢几何具有尾纵倾Kappel桨设计特征,然后校核推进性能和空化性能,求取轴向非定常力,确定7叶桨三维几何。本发明能实现临界航速高、振动噪声低的7叶桨水力模型设计的目标设计方法可以促进7叶桨的自主研制和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344220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61270.3
申请日:2013-06-2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G01C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纵横倾姿态信号的实时监测系统,包括旋转变压器、激励信号源、模数转转器、微处理器、串口通信模块、显示终端、晶振电路、外部总线控制器。所述激励信号源与所述旋转变压器连接,所述模数转转器,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旋转变压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模数转转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其信号输出端通过串口通信模块与显示终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还与晶振电路和外部总线控制器连接。本发明可解决传统模拟式纵横倾装置不能适应我国船舶装备信息化发展要求的问题,实现其高精度数字化实时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