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58699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130694.9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A61F2/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上颈椎承载式重建假体,包括假体主体、配合部,所述假体主体包括横部、竖部,所述竖部设置在所述横部的下端中部,并与所述横部垂直连接,所述横部设有两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横部的前端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孔为斜向上的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横部的前端与所述横部的上端,所述配合部设置在所述竖部的下端,所述配合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配合孔。其优点在于,利用承载式固定方式,使假体能够进行寰枢椎切除后的枕颈重建,解决了传统方式仅能进行枢椎以下重建的问题;假体上端与寰椎前弓或颅底接触面较大,形成有效的承托,避免出现下沉移位等远期并发症;假体表面具有海绵状微孔结构,利于假体与邻近骨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07496061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910139.3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A61F2/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2/44 , A61F2/30942 , A61F2002/3011 , A61F2002/30329 , A61F2002/30433 , A61F2002/30985 , A61F2002/4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配式人工骶骨假体,所述的组配式人工骶骨假体包括假体主体、第一髂骨结合体、第二髂骨结合体;所述第一髂骨结合体和第二髂骨结合体通过敲击插入方式的与假体主体建立连接;所述的第一髂骨结合体或第二髂骨结合体包括连接体和接骨体;所述接骨体上设有孔隙结构;所述第一髂骨结合体和/或第二髂骨结合体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而成。其优点表现在:在骶骨重建时,能够实现与骶骨肿瘤不同切除面进行精准匹配,个性化定制,腰骶部的应力传导恢复与稳定性好,便于调节长度与腰椎建立固定连接,避免腰椎悬空下坠,与肿瘤切除面能够完全融合,实现无缝对接,长期稳定恢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496061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1710910139.3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A61F2/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配式人工骶骨假体,所述的组配式人工骶骨假体包括假体主体、第一髂骨结合体、第二髂骨结合体;所述第一髂骨结合体和第二髂骨结合体通过敲击插入方式的与假体主体建立连接;所述的第一髂骨结合体或第二髂骨结合体包括连接体和接骨体;所述接骨体上设有孔隙结构;所述第一髂骨结合体和/或第二髂骨结合体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而成。其优点表现在:在骶骨重建时,能够实现与骶骨肿瘤不同切除面进行精准匹配,个性化定制,腰骶部的应力传导恢复与稳定性好,便于调节长度与腰椎建立固定连接,避免腰椎悬空下坠,与肿瘤切除面能够完全融合,实现无缝对接,长期稳定恢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242885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583410.7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7/00 , A61B17/320016 , A61B90/30 , A61B2217/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可视椎前软组织分离骨刀,所述的多功能可视椎前软组织分离骨刀设有刀体、手柄、复合导管、照明光源与可视系统、负压吸引器,所述的刀体设置在刀柄前部,所述的复合导管设置在刀体与刀柄内部,所述的照明光源与可视系统、负压吸引器分别与复合导管进行连接。其优点在于,骨刀集成内窥镜及吸引管,利用照明光源及可视系统,可实时观察骨刀前进方向,避免骨刀前进过程中误伤椎体前方的重要血管、神经及脏器,降低手术风险;骨刀扁平式设计,可将椎前软组织挡在骨刀后面,有利于保护椎前软组织、脏器、重要血管及神经,配合骨凿使用,提高椎体切除操作的安全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7095730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277173.1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A61F2/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2/4465 , A61F2002/44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组配式人工椎体,所述的组配式人工椎体设有上终板元件、椎体元件、下终板元件、螺钉,所述的上终板元件设有结合板、固定板、小齿结构,所述的结合板与固定板呈L型,所述结合板上表面设有小齿结构,所述的固定板设有螺钉孔,所述的下终板元件与上终板元件结构相同,所述的上终板元件、下终板元件可拆卸的嵌套在椎体元件上、下表面,所述的上终板元件、下终板元件为标准件,所述的椎体元件为非标准件并通过3D打印制成。优点在于,根据患者定制椎体元件,精准调节椎体元件长度;只有椎体元件进行3D打印,减少3D打印材料,降低成本;各组件嵌套处形状为非圆形形状设计,抗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09528280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811552319.X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A61B17/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固定的防位移装置,应用于椎体重建,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上部,所述容纳槽沿所述主体的径向贯穿所述主体或所述容纳槽为U形槽;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下部,所述主体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钉棒系统的椎弓根螺钉尾或连接棒进行可拆卸连接;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分别与所述主体和所述容纳槽连接。还涉及一种用于内固定的防位移系统。其优点在于,防位移装置能够容纳并锁定限位线绳,并且可以与钉棒系统的椎弓根螺钉尾和/或连接棒进行连接,使得内固定更加牢固,植入的椎体不会出现位移、下沉等情况,提高了预后效率,避免再次手术。
-
公开(公告)号:CN106923941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282210.8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2/442 , A61F2310/00005 , A61F2310/00023 , B33Y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板体一体化人工椎体,所述的人工椎体包括人工椎体主体、钛板;所述的人工椎体主体与钛板是一体成型的;其优点表现在:本发明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板体一体化人工椎体,人工椎体强度大,贴合生理曲度,对缺损区重建的匹配度高,锁定螺钉固定位置精确,术中操作较传统方式更为简单、精确、可靠,针对传统钛网+钛板的重建方案的不足,通过术前详细规划,可实现对目标缺损区的个性化精确重建。
-
公开(公告)号:CN109528280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552319.X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A61B17/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固定的防位移装置,应用于椎体重建,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上部,所述容纳槽沿所述主体的径向贯穿所述主体或所述容纳槽为U形槽;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下部,所述主体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钉棒系统的椎弓根螺钉尾或连接棒进行可拆卸连接;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分别与所述主体和所述容纳槽连接。还涉及一种用于内固定的防位移系统。其优点在于,防位移装置能够容纳并锁定限位线绳,并且可以与钉棒系统的椎弓根螺钉尾和/或连接棒进行连接,使得内固定更加牢固,植入的椎体不会出现位移、下沉等情况,提高了预后效率,避免再次手术。
-
公开(公告)号:CN106943215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77172.7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A61F2/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2/44 , A61F2/4455 , A61F2002/30331 , A61F2002/30985 , A61F2310/007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调节组配式人工椎体,所述的可调节组配式人工椎体设有上连接元件、人工椎体元件、下连接元件、螺钉,所述的上连接元件设有结合板、固定板、小齿结构,所述的固定板设有螺钉孔,所述的螺钉孔呈斜向上方向,所述的下连接元件设有结合板、固定板、小齿结构,所述的固定板设有螺钉孔,所述的上、下连接元件可拆卸的嵌套在人工椎体元件上、下表面,所述的上连接元件、下连接元件为标准件,所述的人工椎体元件为非标准件并通过3D打印制成。优点在于,根据患者定制人工椎体元件,精准调节人工椎体元件长度;只有人工椎体元件进行3D打印,减少3D打印材料,降低成本;各组件嵌套处形状为非圆形形状设计,抗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0952836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811552526.5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位移椎体假体,包括椎体主体和至少一个限位线绳,所述限位线绳与所述椎体主体连接并形成“U”形结构,位于所述椎体主体两侧的所述限位线绳与位于所述椎体主体的上方两侧的连接棒连接。其优点在于,在防位移椎体假体植入后,避免出现椎体主体错位的问题;将防位移椎体假体与钉棒系统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提高了椎体植入的固定效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提高手术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