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54410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711446200.X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IPC: G01N25/72 , G01N25/20 , G06F30/20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检测的喷涂层接触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确定在喷涂层受到滚动和滑动共同作用下影响喷涂层的接触疲劳寿命的因素,按照n因素2水平的组合方法将多个因素的取值进行组合,根据每一组合中多个因素的取值进行喷涂层的接触疲劳试验,通过红外热像仪监测每一组喷涂层在接触疲劳试验中的温度变化并获取温度极差,并根据每一组的温度极差计算多个组合的温度极差均值;在喷涂层接触疲劳寿命预测中,若喷涂层的温度持续上升且喷涂层的实时温度极差大于温度极差均值,则确定喷涂层失效。本发明实现了通过温度来判断喷涂层接触疲劳寿命失效的方法,提高喷涂层接触疲劳寿命预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254410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1446200.X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检测的喷涂层接触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确定在喷涂层受到滚动和滑动共同作用下影响喷涂层的接触疲劳寿命的因素,按照n因素2水平的组合方法将多个因素的取值进行组合,根据每一组合中多个因素的取值进行喷涂层的接触疲劳试验,通过红外热像仪监测每一组喷涂层在接触疲劳试验中的温度变化并获取温度极差,并根据每一组的温度极差计算多个组合的温度极差均值;在喷涂层接触疲劳寿命预测中,若喷涂层的温度持续上升且喷涂层的实时温度极差大于温度极差均值,则确定喷涂层失效。本发明实现了通过温度来判断喷涂层接触疲劳寿命失效的方法,提高喷涂层接触疲劳寿命预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468038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810203774.2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l2(WO4)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Al2(WO4)3颗粒活化;将活化后的Al2(WO4)3解胶;B)将步骤A)得到的Al2(WO4)3颗粒在镀镍液中进行化学镀镍,得到Al2(WO4)3复合材料。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Al2(WO4)3复合材料。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等离子熔覆的熔覆材料,包括粘结相和上述方案所述的Al2(WO4)3复合材料。本申请提供的Al2(WO4)3复合材料用于等离子熔覆在提高涂层耐磨性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涂层开裂。
-
公开(公告)号:CN113850022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1127173.6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声/热信号的喷涂层接触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涉及喷涂层寿命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红外热像技术和声发射技术同时在线监测涂层接触疲劳寿命的信息融合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预警涂层失效,而且可以较精确地预测涂层寿命。基于声/热信号特征的SVR寿命预测模型,从预测模型的角度体现了声/热信号的信息融合。这样的预测方式避免了经典实验力学方法仅从影响因素对接触疲劳寿命的作用出发,采用Weibull分布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寿命预测研究的局限性,从监测信号的角度出发,克服了采用制备工艺、材料体系、服役条件、涂层质量及表面性能参数等因素建模的限制,从工程实际的角度对涂层的服役安全和寿命进行预测,更符合工程应用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385002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27173.6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声/热信号的喷涂层接触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涉及喷涂层寿命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红外热像技术和声发射技术同时在线监测涂层接触疲劳寿命的信息融合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预警涂层失效,而且可以较精确地预测涂层寿命。基于声/热信号特征的SVR寿命预测模型,从预测模型的角度体现了声/热信号的信息融合。这样的预测方式避免了经典实验力学方法仅从影响因素对接触疲劳寿命的作用出发,采用Weibull分布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寿命预测研究的局限性,从监测信号的角度出发,克服了采用制备工艺、材料体系、服役条件、涂层质量及表面性能参数等因素建模的限制,从工程实际的角度对涂层的服役安全和寿命进行预测,更符合工程应用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8468038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203774.2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l2(WO4)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Al2(WO4)3颗粒活化;将活化后的Al2(WO4)3解胶;B)将步骤A)得到的Al2(WO4)3颗粒在镀镍液中进行化学镀镍,得到Al2(WO4)3复合材料。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Al2(WO4)3复合材料。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等离子熔覆的熔覆材料,包括粘结相和上述方案所述的Al2(WO4)3复合材料。本申请提供的Al2(WO4)3复合材料用于等离子熔覆在提高涂层耐磨性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涂层开裂。
-
公开(公告)号:CN108254230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1386392.X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脱粘缺陷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脱粘缺陷试件及其预制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人工脱粘缺陷试件的预制方法,包括:对基体加工出变径通孔,变径通孔的上部直径与预制缺陷直径相等,变径通孔的下部直径大于上部直径且其内壁设有内螺纹;制备填充棒材,并在填充棒材下部的外表面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采用螺纹结构实现填充棒材的拧入和拧出,同时在棒材的上部及通孔的上部制备一定长度的无螺纹区,以使得棒材能与基体形成过盈配合,在喷涂表面消除棒材和基材之间的缝隙,获得更加接近真实缺陷的人工模拟脱粘缺陷,可靠性强。另外,采用螺纹结构,大大降低变径通孔与填充棒材的配合难度,装配简便,配合紧密性好且加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088566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84488.2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件内部缺陷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罩壳、发热源和第一热像仪,罩壳的下端敞开,且罩壳罩设于底座上,待检测的试件放置于罩壳内,罩壳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热像仪安装于第一安装孔内,热像仪的镜头对准罩壳的内部,发热源设于罩壳的内部,且发热源与第一热像仪相对设置。在使用时,发热源在一侧对罩壳内的待检测的试件进行闪光照射,第一热像仪在另一侧获取透射热图,由于有缺陷的地方,热量的透射会受到影响,因此通过热像仪上的透射热图即可对缺陷的位置和尺寸进行清楚的判断,即使是缺陷埋藏的深度较深,依然能够获取较为清晰的透射热图。
-
公开(公告)号:CN207662521U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721800531.4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件内部缺陷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罩壳、发热源和第一热像仪,罩壳的下端敞开,且罩壳罩设于底座上,待检测的试件放置于罩壳内,罩壳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热像仪安装于第一安装孔内,热像仪的镜头对准罩壳的内部,发热源设于罩壳的内部,且发热源与第一热像仪相对设置。在使用时,发热源在一侧对罩壳内的待检测的试件进行闪光照射,第一热像仪在另一侧获取透射热图,由于有缺陷的地方,热量的透射会受到影响,因此通过热像仪上的透射热图即可对缺陷的位置和尺寸进行清楚的判断,即使是缺陷埋藏的深度较深,依然能够获取较为清晰的透射热图。(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