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5998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482472.X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声光谱的椭球形共振光声池。本发明的光声池包括进气口、出气口、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谐振腔、声音传感器和第一透光窗口,其中进气口与第一缓冲腔相连,出气口与第二缓冲腔相连,所述声音传感器连接谐振腔,第一透光窗口设置于光声池的端部的外侧,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对称地设置于光声池的纵向对称轴的两侧,两缓冲腔之间连接谐振腔,所述谐振腔的形状呈椭球形。本发明在圆柱形共振光声池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出椭球形共振光声池,经实验测试,本发明的光声池在信噪比方面要高于圆柱形共振光声池,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共振光声池存在信噪比低的缺点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3215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99659.5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1/01 , G01N21/03 , G01N21/17 , G01N21/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声光谱检测的光声池,共振腔横向设置在垂直平行设置的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的顶部,且共振腔、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的内部贯通,因而共振腔与两个缓冲腔形成了Π形结构,当红外光经过第一光学窗片和第二光学窗片时,第一光学窗片和第二光学窗片会发生光散射现象引起噪声,由于第一光学窗片与水平方向呈45°夹角,第二光学窗片与水平方向呈135°夹角,可以使得反射光尽可能与共振腔垂直,进入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窗口噪声,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解决了现有的光声池窗口处噪声信号较大,导致痕量气体光声光谱检测灵敏度降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7586890U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21071103.3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声光谱的椭球形共振光声池。本实用新型的光声池包括进气口、出气口、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谐振腔、声音传感器和第一透光窗口,其中进气口与第一缓冲腔相连,出气口与第二缓冲腔相连,所述声音传感器连接谐振腔,第一透光窗口设置于光声池的端部的外侧,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对称地设置于光声池的纵向对称轴的两侧,两缓冲腔之间连接谐振腔,谐振腔的形状呈椭球形。本实用新型在圆柱形共振光声池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出椭球形共振光声池,经实验测试,本实用新型的光声池在信噪比方面要高于圆柱形共振光声池,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共振光声池存在信噪比低的缺点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7586879U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21543965.1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1/01 , G01N21/03 , G01N21/17 , G01N21/3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声光谱检测的光声池,共振腔横向设置在垂直平行设置的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的顶部,且共振腔、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的内部贯通,因而共振腔与两个缓冲腔形成了Π形结构,当红外光经过第一光学窗片和第二光学窗片时,第一光学窗片和第二光学窗片会发生光散射现象引起噪声,由于第一光学窗片与水平方向呈45°夹角,第二光学窗片与水平方向呈135°夹角,可以使得反射光尽可能与共振腔垂直,进入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窗口噪声,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解决了现有的光声池窗口处噪声信号较大,导致痕量气体光声光谱检测灵敏度降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330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69685.3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16C60/00 , G16C10/00 , G06F30/20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磁致伸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铁磁材料的磁滞与磁致伸缩应变模拟方法及系统,本方法通过考虑铁磁材料的有无应力施加的不同情况对铁磁材料的磁畴内部总自由能,利用各个方向分布的磁矩在磁场方向上对铁磁材料的磁化的能量以及磁畴内部总自由能,来确定铁磁材料的无磁滞磁化强度,根据无磁滞磁化强度确定铁磁材料在无磁滞磁化强度下的磁能密度,通过铁磁材料达到机械平衡时的内能最小原理,根据磁能密度确定铁磁材料在有无应力施加情况分别对应的磁滞与磁致伸缩应变模型,从而有效提高磁滞与磁致伸缩应变模拟的准确性,并使得磁滞与磁致伸缩特性的模拟分析更加准确和多样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8000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02546.6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软磁性能的热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针对非晶软磁合金研究中,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和结合理论分析确定优化热处理温度范围,具体的,通过测试非晶软磁合金的饱和磁感强度Bs(或饱和磁化强度Ms)与温度的关系,即Bs(T)‑T曲线,并求其导数(dBs(T)/dT),然后确定优化热处理温度范围,用以指导对铁基软磁非晶合金进行结构弛豫退火热处理,以获得优化的软磁性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确定非晶软磁合金结构弛豫退火温度与退火工艺的新方法,这对确定铁基非晶软磁合金结构弛豫退火温度和退火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对铁基非晶软磁合金应用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7069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594422.6
申请日:2024-11-0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Co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纳米气敏传感器中的应用,属于新型纳米材料领域与气敏传感技术领域。Co@CoS复合材料中,Co基催化剂利用钴的吸附性可以促进化学反应,CoS的极性键增强了材料的吸附性和催化剂寿命。本发明以钴基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Co‑ZIF)为前驱体,通过对硫化制得适用于检测SF6/N2分解组分的高响应Co@CoS纳米气敏材料,并提出了一种基于Co@CoS复合材料的新型电阻式气敏传感器。能够在200℃下对200ppm的SO2F2、SO2和H2S展现出良好的响应性,且材料无显著损伤,用于SF6/N2分解组分检测展现出卓越的吸附能力和适宜的检测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705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60531.8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C10M169/04 , C10M177/00 , C10N30/00 , C10N40/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绝缘油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KH550表面修饰纳米粒子改性天然酯绝缘油的制备方法,通过将KH550表面修饰纳米粒子与含有VR100菜籽基绝缘油和PFAE绝缘油的基液混合,最终得到改性天然酯绝缘油。KH550表面修饰纳米粒子改性天然酯绝缘油具备击穿电压高、介质损耗低、体积电阻率低的特性,进入老化阶段后,该改性天然酯绝缘油的优势依然稳固。与现有技术相较,本申请所涉及的基于KH550表面修饰纳米粒子改性天然酯绝缘油展现出更为强劲的耐老化效能,可精准契合电气设备多样化需求,大幅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解决了现有的天然酯绝缘油介质损耗高、氧化稳定性欠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038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04518.3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aBO3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气敏传感器及应用,涉及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一种球状LaBO3纳米颗粒,具有较小的粒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增强了气体检测的灵敏度;LaBO3纳米颗粒之间的分布均匀且紧密,可以形成良好的电子传导网络,提升了气体检测的响应速度;LaBO3纳米颗粒对SO2F2气体具有显著的响应,是一种新型的气敏材料,以LaBO3纳米颗粒作为气敏材料制备的气敏传感器适用于复杂环境下对SO2F2气体的有效检测,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4614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04517.9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i2MoO6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气敏传感器及应用,涉及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得到一种具有较小粒径且分散均匀的Bi2MoO6纳米颗粒,Bi2MoO6纳米颗粒对NO气体具有显著的响应特性和优异的检测灵敏度,以Bi2MoO6纳米颗粒为气敏材料的气敏传感器能实现对NO气体的高效检测,且由于Bi2MoO6纳米颗粒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使得气敏传感器适用于高温高湿等复杂环境下对NO气体的有效监测,对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