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尾主接头悬挂装置、机身结构及飞机

    公开(公告)号:CN1189073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87593.X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尾主接头悬挂装置、机身结构及飞机,包括:第一固定部件、第二固定部件、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可拆卸部件;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拆卸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件、第二固定部件、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包围形成的空间内,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第二固定部件、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中至少一个可拆卸连接。本发明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可拆卸部件,拆卸后为平尾拆卸留出了拆卸通道,便于平尾拆卸和维修,减少了拆卸时间。

    一种双轴电涵道风扇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0739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73148.8

    申请日:2024-08-06

    Inventor: 刘卫 回彦年 周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轴电涵道风扇装置,包括电涵道、风扇、定轴和电机转轴;定轴与电涵道同轴设置;电机转轴和风扇沿电涵道轴向设置,电机转轴将风扇与电涵道转动连接,风扇能够与电机转轴同步转动;定轴与风扇卡接,定轴包括定轴轴体和定轴轴承,风扇能够带动定轴轴体沿电涵道转动。本发明将风扇与电涵道之间通过定轴和电机转轴双轴连接,通过定轴轴体和定轴轴承实现了风扇和电涵道的动静分离;定轴分载了电机转轴的载荷,实现了双轴承载;保障了电机转轴的轴向位移、径向位移以及跳动量,有效地保护了电机转轴;降低了因电机转轴的破坏而导致整个推进系统失效的风险;降低了风阻和摩擦力;双轴设计有效的控制了气流路径,提高气动效率。

    一种增材制造曲面构件电磁热成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319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00319.1

    申请日:2022-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曲面构件电磁热成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激励线圈、导磁模块、成像模块和检测终端;所述信号发生器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器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输出端与激励线圈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激励线圈同向缠绕在导磁模块上;所述导磁模块设置于靠近曲面构件检测面但不与检测面接触的位置;所述成像模块设置于导磁模块正上方且接收端朝向曲面构件检测面。本发明通过采集曲面构件表面的温度分布、几何形状和光学图像信息,建立多模态电磁热三维成像检测扫查图,可用于曲面构件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检测,提高缺陷检测效率、检测精度和缺陷量化评价水平。

    一种铰链静强度试验夹紧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67465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27073.6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铰链静强度试验夹紧装置及系统,所述铰链静强度试验夹紧装置包括:夹具,设置在试验件的载荷工况方向上,所述夹具用于传载试验机竖直向下的载荷,所述加载端夹具一端连接试验件加载端,另一端连接试验机;底座支撑,设有第一固定点和第二固定点,所述第一固定点靠近加载端,所述第二固定点远离加载端,通过第一固定点和第二固定点共同固定试验件非加载端;夹板,设置在第二固定点处,用于固定底座支撑和试验件非加载端,本发明用于铰链承载能力测试及静强度分析方法的验证,且可保证试验件传载合理,防止因连接部位位移误差干扰分析方法。

    一种增材制造金属构件R区电磁热成像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9699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20425.1

    申请日:2022-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金属构件R区电磁热成像检测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激励线圈、L型双磁轭、位移传感器、红外热像仪和监测计算机;激励线圈同向缠绕在L型双磁轭的两个L型磁轭上,激励线圈在两个L型磁轭上的缠绕匝数和线径相同;两个L型磁轭分别放置在靠近构件R区两侧壁板面但不与两侧壁板面接触的位置,两个L型磁轭分别与构件R区两侧壁板平行;位移传感器固定在其中一个L型磁轭移动方向一侧;红外热像仪放置于构件R区对角上方,红外热像仪拍摄方向正对L型双磁轭所包围区域的构件R区检测表面。本发明通过在构件R区表层引起的温度分布信息检测表面和近表面缺陷,能够直观地给出缺陷在构件R区表面的位置、取向、分布和形状信息。

    一种增材制造曲面构件电磁热成像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495472U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20402021.0

    申请日:2023-03-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曲面构件电磁热成像检测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激励线圈、导磁模块、成像模块和检测终端;所述信号发生器输出端分别与功率放大器输入端和成像模块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输出端与激励线圈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激励线圈同向缠绕在导磁模块上;所述导磁模块设置于靠近曲面构件检测面但不与检测面接触的位置;所述成像模块设置于导磁模块正上方且接收端朝向曲面构件检测面。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采集曲面构件表面的温度分布、几何形状和光学图像信息,建立多模态电磁热三维成像检测扫查图,实现曲面构件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检测,提高缺陷检测效率、检测精度和缺陷量化评价水平。

    一种铰链静强度试验夹紧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7688230U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20717459.3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铰链静强度试验夹紧装置及系统,所述铰链静强度试验夹紧装置包括夹具、底座支撑和夹板,所述夹具一端连接试验件加载端,另一端连接试验机,所述底座支撑上设有第一固定点和第二固定点,所述第一固定点靠近加载端,所述第二固定点远离加载端,所述底座支撑通过第一固定点和第二固定点共同固定试验件非加载端,所述夹板设置在第二固定点处,底座支撑和试验件非加载端通过夹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铰链承载能力测试及静强度分析方法的验证,且可保证试验件传载合理,防止因连接部位位移误差干扰分析方法。

    一种民用飞机地板支架、地板结构及飞机

    公开(公告)号:CN220054120U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21196831.1

    申请日:2023-05-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机体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民用飞机地板支架、地板结构及飞机。该机地板支架包括:上面板结构、下支撑板和载荷单元;所述上面板结构和下支撑板之间平行设置,通过所述载荷单元分别与所述上面板结构和下支撑板的端面固接,且所述载荷单元为倒四棱台。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通过四角锥体单胞点阵结构,在提高上面板刚度的同时能降低自身的重量;并通过载荷单元实现将来自地板的垂直载荷传递至地板横梁的最佳路径,并在载荷单元内部设置“竹节”状隔板,实现轻量化的同时能进一步提高载荷单元的承载能力。

    一种增材制造金属构件R区电磁热成像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786990U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21799061.5

    申请日:2022-07-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金属构件R区电磁热成像检测装置,包括激励线圈、L型双磁轭、位移传感器、红外热像仪和监测计算机;激励线圈同向缠绕在L型双磁轭的两个L型磁轭上,激励线圈在两个L型磁轭上的缠绕匝数和线径相同;两个L型磁轭分别放置在靠近构件R区两侧壁板面但不与两侧壁板面接触的位置,两个L型磁轭分别与构件R区两侧壁板平行;位移传感器固定在其中一个L型磁轭移动方向一侧;红外热像仪放置于构件R区对角上方,红外热像仪拍摄方向正对L型双磁轭所包围区域的构件R区检测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构件R区表层引起的温度分布信息检测表面和近表面缺陷,能够直观地给出缺陷在构件R区表面的位置、取向、分布和形状信息。

    一种轻质的飞机客舱窗框结构和飞机

    公开(公告)号:CN220054119U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21197965.5

    申请日:2023-05-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质的飞机客舱窗框结构及飞机。该客舱窗框结构包括窗框主体,所述窗框主体的截面为半封闭式结构,半封闭式结构包括:右板、腹板、左上板和左下板;左上板设置在腹板的一侧上端,左上板的一端与腹板端部的固接;左下板和右板分别设置在腹板的底部的两侧,且左下板的一端和右板的一端均与腹板底部固接。本实用新型的飞机客舱窗框结构具有结构简单,采用半封闭式结构降低因客舱窗户开口所带来的应力集中,提高机身的承载能力;相同重量下,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相同载荷下,保持应力水平不变,且具有较低的重量;在保障飞机结构安全的情况下,能有效地降低自身的重量,从而让整个飞机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