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复合硅掺杂磷酸钒钠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6490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99411.1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复合硅掺杂磷酸钒钠的复合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复合硅掺杂磷酸钒钠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钒源、碳源、钠源、硅源和磷源依次溶解在去离子水中,采用水热法制备前驱体,将其与石墨烯混合,搅拌,干燥,研磨,煅烧,获得纳米级Na3V2(PO4)3‑x(SiO4)x@rGO(0.01<x<0.2)颗粒。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复合硅掺杂磷酸钒钠复合材料,为纳米颗粒状,缩短了钠离子迁移的路径,增大了电极片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且通过掺杂和与石墨烯复合的手段,提高了材料导电性,扩大了离子迁移通道,增强了电池的稳定性,在电池测试中表现出高容量和长循环寿命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能有效控制水蒸气去除速度的制备玻璃电解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5494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10403040.9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有效控制水蒸气去除速度的制备玻璃电解质的方法,包括称取反应物,研磨,滴加去离子水,继续研磨,刮入小内胆中,在小内胆的上方用未封口的袋子罩住,将糊状物封在小内胆中,小内胆放置在一大内胆的中央,均匀填入CaO粉末,将袋子取出,将小内胆的内胆盖倒置,盖在小内胆上,盖上大内胆的内胆盖,密封,放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放入烘箱中,反应;取出,并立即转移至手套箱中清除杂质气体,将小内胆中反应产物挖出,研磨,干燥;转移至手套箱再次清除杂质气体,即得到玻璃电解质。本发明采用相对简便经济的方法有效控制水蒸气去除速度,成功去除反应中产生的水蒸气,得到吸水性极强的固体玻璃电解质。

    一种能有效控制水蒸气去除速度的制备玻璃电解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549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03040.9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有效控制水蒸气去除速度的制备玻璃电解质的方法,包括称取反应物,研磨,滴加去离子水,继续研磨,刮入小内胆中,在小内胆的上方用未封口的袋子罩住,将糊状物封在小内胆中,小内胆放置在一大内胆的中央,均匀填入CaO粉末,将袋子取出,将小内胆的内胆盖倒置,盖在小内胆上,盖上大内胆的内胆盖,密封,放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放入烘箱中,反应;取出,并立即转移至手套箱中清除杂质气体,将小内胆中反应产物挖出,研磨,干燥;转移至手套箱再次清除杂质气体,即得到玻璃电解质。本发明采用相对简便经济的方法有效控制水蒸气去除速度,成功去除反应中产生的水蒸气,得到吸水性极强的固体玻璃电解质。

    电池添加剂、含有该添加剂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00848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64485.5

    申请日:2013-1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添加剂,以及含有该添加剂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添加剂为负载在氧化碳材料中的含有丰富且暴露的强弧对电子基团-OH的水滑石、类水滑石或层状金属氢氧化物。本发明中的正极材料使用的导电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且具有高比表面积、大孔容、多孔结构,电化学活性物质为硫。添加剂是含有强孤对电子基团的物质。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多硫化锂能够以配位等方式与添加剂形成相互作用,使其在电解液中的溶解被抑制,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活性物质的损失以及改善锂负极腐蚀、容量衰减迅速等问题。

    锂硫电池添加剂、含有该添加剂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00847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59358.6

    申请日:2013-1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8 H01M4/13 H01M4/623 H01M4/625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添加剂,以及含有该添加剂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添加剂为均含有强弧对电子基团的RNA、核糖核苷酸、DNA、脱氧核苷酸单体、碱基对或磷脂。所述的强弧对电子基团为-P=O、-C=O、-OH或-NH2。本发明中的正极材料使用的导电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且具有高比表面积、大孔容、多孔结构,电化学活性物质为硫。添加剂是含有强孤对电子基团的物质。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多硫化锂能够以配位等方式与添加剂形成相互作用,使其在电解液中的溶解被抑制,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活性物质的损失以及锂负极腐蚀、容量衰减迅速等影响。

    一种三维锌/草酸锌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995236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42758.6

    申请日:2023-07-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系二次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锌/草酸锌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三维锌/草酸锌负极材料包括锌金属基底材料及三维保护层,锌金属基底为商业化锌金属箔,三维保护层为锌金属基底与草酸溶液置换反应原位形成的草酸锌界面材料。本发明以低温超声为反应条件,在锌金属箔表面置换沉积草酸锌,原位形成一层与锌金属箔结合紧密且均匀的三维保护界面,其比表面积比原始锌金属箔大10倍以上,可有效减低局部电流密度以抑制枝晶生长,同时致密草酸锌保护层可隔离活性锌与水系电解液以抑制腐蚀析氢副反应,由此提高锌金属负极在水系二次电池中的循环性能。

    基于表层和体相硅掺杂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40518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668896.5

    申请日:2022-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层和体相硅掺杂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硅源溶于溶剂中,再将镍钴锰氢氧化物粉末溶解于其中搅拌均匀,然后蒸干溶剂,真空干燥,得前驱体;将前驱体与氢氧化锂倒入高混机中混合,混合后进行煅烧,得硅掺杂的三元正极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基于表层和体相硅掺杂的三元正极材料。本发明中通过镍钴锰氢氧化物粉末与硅源进行液相混合,并通过高温煅烧使硅掺杂进入体相晶格内部,以SiO44–的形式占据四面体位点,较强的Si‑O键键能可以稳定体相中的晶格氧,维持材料的层状结构,提升循环稳定性;同时,SiO44–具有较大的热化学半径,可以拓宽锂离子传输通道,提升材料的倍率性能,并降低了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