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1167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111614284.X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武汉地大坤迪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省域级1:50万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与系统,本发明提出了完整可行的省域级1:50万海拔‑2500米以浅的三维地质建模流程,基于省域1:50万纵向建模地层单元、钻井数据以及基础地质图,推深在海拔‑2500以浅、间隔10Km的交叉剖面,通过系列交叉剖面覆盖省域范围地质建模区域;采用拟断层分块法,基于断层系统,在遵循构造产状的基础上将建模区域划分成不同建模区块;利用块内地质知识驱动与地质要素推理建立各个建模区块的三维地质体结构模型,完成省域级1:50万海拔‑2500米以浅的三维地质体格架建模;结合三维地质体属性建模,将属性模型与格架模型耦合,形成格架与属性一体化的三维地质体模型实现省域级超深、超大规模地质体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04598553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410856545.2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武汉地大坤迪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的地质图制图自动综合的方法。该方法具体为:在源地质图结构分析阶段,依据地质图制图综合的用途、类型、比例尺、制图区域和地质数据等特点,以及实际工作流程,形成确定图面地质要素类、要素群及其空间、语义关系的A类约束;在源地质图制图综合阶段,遵循A类和B类约束形成多个智能体,对不同层次的地质图对象采用不同的操作和算子,进行地质图的综合操作;在目标地质图格式标准化阶段,按照C类约束对制图综合阶段得到的地质图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符合制图标准、视觉表达良好的地质图。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地质图制图自动化综合中兼顾几何形态与语义信息难题,有效地提高了地质图制图综合的速度、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51167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1614284.X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武汉地大坤迪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省域级1:50万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与系统,本发明提出了完整可行的省域级1:50万海拔‑2500米以浅的三维地质建模流程,基于省域1:50万纵向建模地层单元、钻井数据以及基础地质图,推深在海拔‑2500以浅、间隔10Km的交叉剖面,通过系列交叉剖面覆盖省域范围地质建模区域;采用拟断层分块法,基于断层系统,在遵循构造产状的基础上将建模区域划分成不同建模区块;利用块内地质知识驱动与地质要素推理建立各个建模区块的三维地质体结构模型,完成省域级1:50万海拔‑2500米以浅的三维地质体格架建模;结合三维地质体属性建模,将属性模型与格架模型耦合,形成格架与属性一体化的三维地质体模型实现省域级超深、超大规模地质体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04598553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856545.2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武汉地大坤迪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2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的地质图制图自动综合的方法。该方法具体为:在源地质图结构分析阶段,依据地质图制图综合的用途、类型、比例尺、制图区域和地质数据等特点,以及实际工作流程,形成确定图面地质要素类、要素群及其空间、语义关系的A类约束;在源地质图制图综合阶段,遵循A类和B类约束形成多个智能体,对不同层次的地质图对象采用不同的操作和算子,进行地质图的综合操作;在目标地质图格式标准化阶段,按照C类约束对制图综合阶段得到的地质图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符合制图标准、视觉表达良好的地质图。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地质图制图自动化综合中兼顾几何形态与语义信息难题,有效地提高了地质图制图综合的速度、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222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72325.4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武汉地大坤迪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1 , G06F18/23213 , G06F18/243 , G06F18/214 , G06N3/0475 , G06N3/04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未见矿样本选择方法、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设备,涉及成矿预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使用深度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算法对收集的未见矿样本进行异常检测,得到异常得分;设定异常得分阈值,选择异常得分低于阈值的未见矿样本作为未见矿样本的预选集;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将未见矿样本的预选集划分为多个聚类簇;通过集群中心欠采样技术,保留每个聚类簇的聚类中心样本作为未见矿样本的最终选择集。本发明可以提高未见矿样本的可靠性,同时缓解随机欠采样导致的信息量大量丢失,从而保证选择的未见矿样本具有代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7038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1554016.3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八叉树的局部异向性搜索椭球体动态建模方法,包括:设定约束条件并基于待测矿体构建矿体八叉树模型;基于约束条件对矿体八叉树模型进行剖分,获得若干个子空间并在每个子空间内生成局部异向性搜索椭球体模型。本发明在研究区范围较大或矿体形态复杂的情况下,通过八叉树模型对研究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实现了对海量局部异向性搜索椭球体进行合理高效的组织和管理,减少了建模的过程中存储空间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提高地质统计学储量估算方法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92205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143101.9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相似性判断的局部各向异性搜索椭球体模型简化方法,通过对研究区矿体进行规则格网划分,并在规则格网的每个单元块体位置生成局部搜索椭球体模型,再设置简化参数以及搜索窗口,再获取搜索窗口内相邻椭球体的空间方位,并计算其相似性,进行判断,再移动搜索窗口,以遍历当前矿体模型的所有位置,之后再扩展搜索窗口,直至某一尺度下的搜索窗口内,不存在任何可以合并的搜索椭球体模型时为止,能够解决在研究区域内部出现数量较多的动态搜索椭球体而导致的庞大数据难以管理的问题,并且可以对这些动态搜索椭球体的数据进行合理高效的组织和管理,使得在整个储量估算过程中,解决数据量庞大、难以管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0810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02686.1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多点地质统计随机模拟过程的混合并行方法,该方法根据粗粒度并行策略将计算节点分为主节点和从属处理器,主节点将模拟任务进行划分为多个子模拟任务,并获取模拟子模拟任务所对应的模拟信息,主节点寻找到计算负载最小的从属处理器,并将模拟信息和对应的子模拟任务发送给该从属处理器进行模拟工作,当从属处理器完成子模拟任务的模拟工作后,将子模拟结果返回给主节点,当所有子模拟任务完成后,对子模拟结果进行汇总得到模拟结果。本方法嵌入混合并行策略利用粗粒度并行策略、细粒度并行策略将原有的串行计算改为并行计算,来提升大尺度高分辨率地质模型的建模和模拟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09169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477139.0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条件传导概率的多点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方法,该方法针对传统多点地质统计学在模拟时将模拟值与真实值统一处理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在多点地质统计学模拟过程中将模拟获得的模拟节点的概率分布作为先验概率不断传导,即首先保存每个模拟产生的模拟节点的数据事件发生的条件概率分布函数,在后续模拟中当该模拟节点作为条件点时,将所述单个模拟节点的数据事件的条件概率计算概率系数,且所有相关的数据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对应的概率系数相乘并求和得到当前节点的联合概率分布;根据所述联合概率不断传导计算,至每个待模拟节点的概率分布函数全部获得后再统一随机取样获取模拟节点属性值,获得更准确的多点地质统计学模拟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09624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00209.7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局部异向性椭球体动态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待测区矿体进行网格划分,获取网格与待测区矿体的交点坐标,对三维模型的坐标节点进行遍历搜索,储存所有节点的三维空间坐标;S2,从三维空间坐标集中搜索得到与网格与待测区矿体的交点坐标集中的交点坐标最近的数据点生成当前点的搜索椭球体模型,进而生成所有搜索椭球体模型;S3,生成矿体三维模型的中心线并获取坐标,计算网格与中心线的交点,获取交点坐标;S4,获取中心线上所有搜索椭球体模型;S5,合并边界和中心线的搜索椭球体模型,利用插值法即可得到整个矿体内任意位置的搜索椭球体模型。通过动态生成椭球体,保证了储量估算结果的精度和可信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