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5389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262898.4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张家口发电厂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调峰储能功能的再热火电机组与光热联合发电和供汽系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减温减压供汽装置;火电机组,其包括锅炉、与锅炉连接的汽轮机、与汽轮机连接的凝结单元、分别与汽轮机和凝结单元连接的加热器单元;加热器单元包括给水泵;光热集热组,其包括光热集热器和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的入口通过第三控制阀与给水泵连接,蒸汽发生器的出口通过第四控制阀和第一控制阀与汽轮机高压缸排汽口连接,蒸汽发生器的出口通过第四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与减温减压供汽装置连接,蒸汽发生器顶部出口通过第五控制阀与汽轮机中压缸入口连接,蒸汽发生器下部出口通过第六控制阀与凝结单元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75389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262889.5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张家口发电厂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热火电机组与光热联合发电和供汽系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减温减压供汽装置;火电机组,其包括锅炉、与锅炉连接的汽轮机、与汽轮机连接的凝结单元、分别与汽轮机和凝结单元连接的加热器单元;汽轮机包括均与锅炉连接的汽轮机高压缸和汽轮机中压缸,汽轮机高压缸通过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与减温减压供汽装置连接;光热集热组,其包括光热集热器和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的入口通过第三控制阀与给水泵连接,蒸汽发生器的出口通过第四控制阀和第一控制阀与汽轮机高压缸排汽口连接,蒸汽发生器的出口通过第四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与减温减压供汽装置连接,蒸汽发生器过热蒸汽出口通过第五控制阀与汽轮机中压缸入口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37754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56836.3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7 , H01M10/633 , H01M10/635 , H01M10/6556 , H01M10/6563 , H01M10/4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风冷的热管理方法及装置,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温度采集装置获取目标电池的表面温度,得到温度数据集合,其中,温度数据集合包括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基于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进行均衡分析,得到控制温度;获取目标电池当前的运行状态,得到运行模式;将控制温度和运行模式输入热管理控制模型,得到目标温度;基于控制调整风冷装置参数,得到控制结果;获取标准评价指标对控制结果进行评估,获得综合评估结果;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对控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控制方案。现有技术中存在热量管理模式简单,温度控制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基于风冷进行电池的热管理,提高热管理质量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934826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268125.7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储能调峰功能的光热与火电联合发电和供暖系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热网加热器;火电机组,其包括锅炉、与锅炉连接的汽轮机、与汽轮机连接的凝结单元、分别与汽轮机和所述凝结单元连接的加热器单元;汽轮机包括均与锅炉连接的汽轮机高压缸和汽轮机中压缸、汽轮机低压缸,汽轮机中压缸排汽口通过第一控制阀与汽轮机低压缸入口连接,汽轮机中压缸排汽口通过第二控制阀与热网加热器入口连接;光热集热组,其包括光热集热器和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入口通过第三控制阀与凝结水泵出口连接,热交换器的出口通过第四控制阀和第一控制阀与汽轮机低压缸入口连接,热交换器的出口通过第四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与热网加热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8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13581.9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综合能源基地的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构建多个目标函数,所述目标函数包括:供电平稳性函数、供氢平稳性函数以及最优经济性函数;构建所述多个目标函数之间的关联关系函数以及适应度函数,形成多目标优化模型;设置多个约束条件,所述约束条件包括:供电系统约束条件、供氢系统约束条件以及混合储能系统约束条件;采用哈里斯鹰优化算法,在所述多个约束条件下,计算所述多目标优化模型,以获取所述综合能源基地的资源配置方案的最优解。本申请在确保供氢稳定性的基础上,在众多配置方案中快速筛选出能够平衡供电稳定性与投资经济性的方案,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整体经济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8985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482555.X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16C20/30 , G16C20/20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站煤粉锅炉入磨煤煤质在线软测量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电站煤粉锅炉入炉煤煤质在线软测量计算模型与入磨煤煤质在线软测量计算模型;步骤2,实时在线采集锅炉与制粉系统的运行数据,并将运行数据作为电站煤粉锅炉入炉煤煤质在线软测量计算模型的输入量,通过电站煤粉锅炉入炉煤煤质在线软测量的计算模型计算得到入炉煤煤质输出量;步骤3,将电站煤粉锅炉入炉煤煤质在线软测量计算模型计算得到的部分输出量与输入量作为入磨煤煤质在线软测量计算模型的输入量,通过入磨煤煤质在线软测量计算模型得到入磨煤煤质输出量。本发明能够实时在线获取磨煤机入磨煤质有利于进一步指导制粉系统的高效低能耗运行,有利于锅炉的优化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01313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01170.6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7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569
Abstract: 一种集中式储能电站蒸发冷却系统,包括若干个电池冷却箱;电池冷却箱设置有双耦合循环冷却系统,双耦合循环冷却系统包括设于电池冷却箱内部的液体冷却子系统和蒸发冷却子系统以及设置在电池冷却箱外部的液体循环换热子系统,电池冷却箱内的电池布置于蒸发冷却子系统中;液体冷却子系统与蒸发冷却子系统在电池冷却箱内相对且间隔布置,共同组成第一热循环系统,用于循环吸收电池产生的热量;液体冷却子系统与液体循环换热子系统连接成回路,共同组成第二热循环系统,将热量从第一热循环系统中循环释放到外界。本发明能够在保证电池温度安全的同时有效降低冷却功耗,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冷却条件实现二次冷却,提高储能电池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34827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268216.0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热与火电联合发电和供暖系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热网加热器;火电机组,其包括锅炉、与锅炉连接的汽轮机、与汽轮机连接的凝结单元、分别与汽轮机和所述凝结单元连接的加热器单元;汽轮机包括均与锅炉连接的汽轮机高压缸和汽轮机中压缸、汽轮机低压缸,汽轮机中压缸排汽口通过第一控制阀与汽轮机低压缸入口连接,汽轮机中压缸排汽口通过第二控制阀与热网加热器入口连接;光热集热组,其包括光热集热器和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入口与凝结水泵出口连接,热交换器的出口通过第三控制阀和第一控制阀与汽轮机低压缸入口连接,热交换器的出口通过第三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与热网加热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17503718U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20186053.7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河北大唐国际王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使烟气流速分布均匀的导流装置,涉及电站锅炉技术领域,解决的问题或者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使烟风系统阻力降低、流场相对均匀,投资成本低、减缓磨损等优点的可使烟气流速分布均匀的导流装置。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矩形烟风道,其包括位于所述矩形烟风道垂直段与所述矩形烟风道水平段相连接处的矩形烟风道转弯段;钢结构,其安装在所述矩形烟风道垂直段靠近所述矩形烟风道转弯段的内角的位置。第一导流板,其位于所述矩形烟风道转弯段的内角处;第二导流板,其安装在所述矩形烟风道转弯段内部的中间位置。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