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4773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1665455.6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激光准直及光束测量的折反射无遮拦光学装置。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激光准直及光束测量的折反射无遮拦光学装置,包括主分光镜、凹面主反射镜、转折反射镜、平面分光镜、远场探测器、小孔、聚焦镜和激光耦合组件;激光远场测量时,激光依次经主分光镜透射、凹面主反射镜反射、主分光镜反射、转折反射镜反射、平面分光镜透射后到达远场探测器;多波长准直激光输出时,多束不同波长的激光依次经激光耦合组件耦合、聚焦镜聚焦到小孔、平面分光镜反射、转折反射镜反射、主分光镜反射、凹面主反射镜反射、主分光镜透射。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激光准直及光束测量的折反射无遮拦光学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11458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98822.3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2B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仪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调光学镜架,包括镜框、与镜框铰接的固定板、安装镜框上且用于控制镜框沿X轴方向旋转的X轴驱动机构、以及安装在固定板上且用于控制镜框沿Y轴方向旋转的Y轴驱动机构。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克服现有电调镜架驱动斜置镜片不便、体积大和在镜面滚转方向刚度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638513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101260.2
申请日:2015-03-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化布局的外腔反馈式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光学系统,包括二极管激光器、慢轴转换柱透镜、衍射光栅、聚焦柱透镜和外腔镜,所述衍射光栅位于慢轴转换柱透镜的后焦面上;所述外腔镜与衍射光栅之间设置一个聚焦柱透镜,所述聚焦柱透镜与慢轴转换柱透镜组成透镜组,所述透镜组的等效前焦面位于慢轴转换柱透镜前端一倍焦距以内,且二极管激光器位于透镜组的等效前焦面上,所述外腔镜位于透镜组的等效后焦面;所述二极管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过慢轴转换柱透镜、衍射光栅及聚焦柱透镜后,光束将平行出射,且垂直入射到外腔镜上,经外腔镜反射后,激光经过原光路返回原发光单元,形成完整的振荡回路;本发明使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系统减小近一半的尺寸,从而降低了激光器系统的整体体积规模,进一步实现了系统的紧凑化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05355608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923694.0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器精密温控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热电制冷片、均温板、热电偶、散热翅片和轴流风扇;热电制冷片的冷面与热沉贴合;热电制冷片的热端与均温板一面贴合;热电偶与靠近热电制冷片的均温板底面贴合;均温板的另一面设置散热翅片和轴流风扇;该方案控温精度高、环境适应性强、体积紧凑、适用于多种机动平台、可适用于不同发热源。
-
公开(公告)号:CN104330864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56319.X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闭环调整的板条激光扩束准直系统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板条激光器、第一柱透镜、第二柱透镜、第一球透镜、第二球透镜、计算机、步进电机和远场探测系统;第一柱透镜和第二柱透镜相互正交放置;第一柱透镜和第二柱透镜分别与步进电机连接;计算机分别与步进电机和远场探测系统连接;板条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依次穿过第一柱透镜、第二柱透镜、第一球透镜和第二球透镜后射入远场探测系统;计算机接收远场探测系统的反馈信号并根据反馈信号控制步进电机运行从而控制第一柱透镜和第二柱透镜的位置。该方案能够保证板条激光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都具有较好的准直效果,调节精度高,准直效果好,操作安全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2353950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110314703.8
申请日:2011-10-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 四川中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S7/4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光轴校准功能的激光雷达光学系统及其光轴校准方法,所述光学系统中的激光发射镜安装在俯仰角和方位角可精确调节并锁紧的调整机构上;在激光发射镜和信号接收光学件外侧设置后向反射镜组,在视场光阑和中继镜组之间外侧设置照明光源。利用后向反射镜组中角锥棱镜的后向反射特性,先后把代表激光信号接收光轴的视场光阑中心位置、代表激光发射光轴的激光远场光斑位置成像到用于探测目标图像的CCD相机中。调整激光发射镜,使所述两个位置在CCD相机中重合来完成光轴校准。本发明的校准方法精度高,操作简单,且不依靠外部辅助装置,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2323663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10314748.5
申请日:2011-10-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 四川中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雷达信号接收离轴球面反射聚焦光学系统,所述的光学系统中的主反射镜设置在主镜筒中,主反射镜为球面镜,相对于入射光轴倾斜设置,使反射光束离轴传输,避免后面的光学元件设置在接收光路中遮挡部分接收孔径,以增加主反射镜的信号接收面积。本发明的光学系统中的离轴像差校正镜组、球差校正镜组、平面镜依次设置在主反射镜反射光路中,密闭在暗盒内,离轴像差校正镜组为暗盒的光学窗口。离轴像差校正镜组校正由于主反射镜倾斜安装导致的离轴像差,球差校正镜组校正主反射镜使用球面镜导致的球差。本发明的光学系统光学效率较高,主反射镜使用球面镜,易于加工和装调,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72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0544352.8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系统共孔径发射接收激光测距光学装置,包括激光测距单元;光电系统主设备,设置于所述激光测距单元的一侧;分色镜,设置于所述激光测距单元和所述光电系统主设备的一侧,且所述分色镜将测距激光耦合到光电系统主设备的主光路中,以完成测距激光与光电系统主光路共孔径发射及接收;发射及接收望远镜,设置于所述分色镜的一侧。有效利用光电系统的大口径发射接收天线,收集远距离目标回光能力强,结合光谱滤波、空间滤波、时序变光学增益等特点,解决了共孔径激光测距系统面临的内光路杂光干扰和近程大气后向散射光干扰等问题,盲区小、探测距离远,结构紧凑,有效减小了光电系统体积和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34142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456723.2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S1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距信号处理方法及信号处理电路,该方法具体为,S1:接收目标回光信号;S2:对目标回光信号进行可变增益放大;S3:可变增益放大后的目标回光信号经过比较器后输出包含噪声信号的回光信号;S4: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在包含噪声信号的回光信号中提取回光信号,根据出光信号和回光信号的计时时刻得到目标距离。本发明通过同一个目标的回光信号计时终点时刻的相关性以及噪声信号与回光信号计时终点时刻的不相关性,数字处理方法从噪声中提取目标回光信号而得到目标距离,在激光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提高测量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632929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1077232.2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42 , H01S3/025 , H01S3/0405 , H01S5/02264 , H01S5/024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极管泵浦激光模块晶体棒,包括晶体棒、底座和设置在底座底面的冷却机构,沿着晶体棒设置方向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底座顶面连接的凸起部,沿着晶体棒设置方向的凸起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模块环,所述每一个凸起部上设置有棒热沉,所述晶体棒穿过每一个模块环和棒热沉,且所述棒热沉的与晶体管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每一个棒热沉的上面设置有一个压块,压块将棒热沉压在凸起部上;由于晶体棒是直接与棒热沉焊接成一体,焊料与晶体棒充分接触,更好的将热量导到棒热沉,减少了晶体棒由于受热不均造成的热应力,改善了其输出光斑均匀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