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28971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510920554.8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器多温区精密控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方案包括有低精度温区热负载、高精度温区热负载、低精度温区冷却器、高精度温区冷却器、TEC半导体制冷模块、压缩机单元、压缩机回路和控制系统;低精度温区冷却器和高精度温区冷却器通过压缩机回路与压缩机单元连通;低精度温区热负载贴在低精度温区冷却器上;高精度温区热负载贴在TEC半导体制冷模块的冷面;高精度温区冷却器贴在TEC半导体制冷模块的热面。该方案可适用于不同热负荷的多温区激光器的散热需求,具有能效比高、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多种机动平台、可扩展性良好的显著优点,特别是在一些苛刻的环境条件下也能满足激光器散热控温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53882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16683.4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器控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激光器热沉、相变蓄冷器、单相液冷回路、压缩机单元和压缩机回路;相变蓄冷器通过单相液冷回路与激光器热沉连通;单相液冷回路上设置有温控阀;相变蓄冷器通过压缩机回路与压缩机单元连通。该方案能耗低、控温精度高、适用于多种机动平台、可适用于不同热负荷的激光器、可扩展性良好,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都能够满足激光器散热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74777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1183158.3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控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电子器件温控冷却技术领域,包括第一TEC半导体制冷器、各向异性导热模块、储能模块、第二TEC半导体制冷器和释热模块,第一TEC半导体制冷器的冷面与发热器件连接,其热面与各向异性导热模块连接,储能模块与各向异性导热模块连接,第二TEC半导体制冷器的冷面与各向异性导热模块连接,释热模块与第二TEC半导体制冷器的热面连接,本发明有机结合了两级TEC半导体制冷器、多相变点高密度储能模块和各向异性导热模块的优势,可适用于多种负载不同温控要求发热器件的精准冷却温控,相对于传动泵驱液冷却系统,体积规模大幅降低,控温效率大幅提高,同时其无运动部件,可靠性高,平台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747774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83158.3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控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电子器件温控冷却技术领域,包括第一TEC半导体制冷器、各向异性导热模块、储能模块、第二TEC半导体制冷器和释热模块,第一TEC半导体制冷器的冷面与发热器件连接,其热面与各向异性导热模块连接,储能模块与各向异性导热模块连接,第二TEC半导体制冷器的冷面与各向异性导热模块连接,释热模块与第二TEC半导体制冷器的热面连接,本发明有机结合了两级TEC半导体制冷器、多相变点高密度储能模块和各向异性导热模块的优势,可适用于多种负载不同温控要求发热器件的精准冷却温控,相对于传动泵驱液冷却系统,体积规模大幅降低,控温效率大幅提高,同时其无运动部件,可靠性高,平台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5355608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923694.0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器精密温控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热电制冷片、均温板、热电偶、散热翅片和轴流风扇;热电制冷片的冷面与热沉贴合;热电制冷片的热端与均温板一面贴合;热电偶与靠近热电制冷片的均温板底面贴合;均温板的另一面设置散热翅片和轴流风扇;该方案控温精度高、环境适应性强、体积紧凑、适用于多种机动平台、可适用于不同发热源。
-
公开(公告)号:CN10446662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54334.8
申请日:2014-12-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非线性晶体柔性温控器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温控底座、设置在温控底座上的非线性晶体、保持罩、上柔性释热单元、侧柔性释热单元;保持罩固定在温控底座上部;上柔性释热单元设置在保持罩内;上柔性释热单元与非线性晶体顶面接触;侧柔性释热单元设置在保持罩和温控底座之间;侧柔性释热单元与非线性晶体侧面接触。该方案结合了热补偿原理和柔性释热原理,有效提高了非线性晶体的耐温冲击与抗振动综合性能,能够实现在大温差、振动环境下保证激光器非线性晶体稳定、可靠夹持装置,解决大温差、强振动环境下激光器温度与振动环境适应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45481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710927468.9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电制冷复合相变蓄冷的控温冷却装置及其控温方法,该方案包括有扩热板、热界面材料、TEC制冷片、相变蓄冷器和外围冷却设备;相变蓄冷器的下表面通过热界面材料与外围冷却设备连接;相变蓄冷器的上表面通过热界面材料与TEC制冷片的下表面连接;TEC制冷片的上表面通过热界面材料与扩热板的下表面连接;扩热板的上表面通过热界面材料与待散热电子器件连接。该方案利用固壁热传导实现电子器件工作期间大功率废热的实时提取,无泵驱流体回路,体积规模小;规避了泵驱机构引入的振动、EMC问题;无闭式流体回路引发的安全性可靠性降低问题;通过改变TEC制冷片布置方式实现分区温控,可适用同一设备不同热负载的不同温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61685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413504.0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器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方案包括有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冷却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压缩机依次通过管路与冷凝器、冷却器串联组成温控回路;第一电磁阀设置在压缩机出口与冷凝器入口之间的管路上;节流阀设置在冷凝器出口与冷却器入口之间的管路上;冷却器上设置有激光器;第二电磁阀一端与压缩机出口与第一电磁阀之间的管路连接,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压缩机入口与冷却器出口之间的管路连接。该方案通过压缩机转速调节结合电磁阀实时卸载冷量;利用压缩机实时散热,不依赖于环控风或冷却液,能够灵活应用于不同机动平台;通过选择不同的压缩机,可适用于不同热负荷的激光器散热需求,可扩展性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428971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20554.8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405 , F25B29/00 , H01S5/02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器多温区精密控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方案包括有低精度温区热负载、高精度温区热负载、低精度温区冷却器、高精度温区冷却器、TEC半导体制冷模块、压缩机单元、压缩机回路和控制系统;低精度温区冷却器和高精度温区冷却器通过压缩机回路与压缩机单元连通;低精度温区热负载贴在低精度温区冷却器上;高精度温区热负载贴在TEC半导体制冷模块的冷面;高精度温区冷却器贴在TEC半导体制冷模块的热面。该方案可适用于不同热负荷的多温区激光器的散热需求,具有能效比高、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多种机动平台、可扩展性良好的显著优点,特别是在一些苛刻的环境条件下也能满足激光器散热控温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16243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74117.X
申请日:2020-01-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包层功率剥离器的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环绕CPS设置金属导热壳体、设置于金属导热壳体内的强化传热材料和相变材料、以及与金属导热壳体连接实现热排散的外围制冷设备,金属导热壳体通过散热冷板与外围制冷设备连接。该装置利用相变材料相变吸热实现CPS工作期间废热实时提取和温度控制,规避了泵驱机构引入的振动、EMC问题以及无闭式流体回路引发的可靠性降低问题;且可通过调整强化传热材料和相变材料的使用量改变冷却能力,从而可满足不同规模的CPS应用;非接触式冷却器设计实现了CPS与激光器其他器件冷却技术的解耦,提升了系统装配和应用的灵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