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4530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183511.7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1B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姿态大口径平面光学元件面形检测装置和方法,包括光学系统(1)、三维精密运动平台(2)和面形检测控制与处理系统(3);三维精密运动平台(2)包括垂直运动导轨(4)、水平运动导轨(5)和旋转运动平台(6);三维精密运动平台(2)用于实现对不同姿态下光学元件的面形测量过程中的二维扫描运动;面形检测控制与处理系统(3)实现对三维精密运动平台(2)的运动控制、光学系统(1)的姿态调整、光斑信息采集、面形重构、面形绘制功能;本发明提升了系统的测量精度,采用高精度测角仪、猫步法测量方法和光学系统姿态自动校正等技术,检测精度能达1/6波长。
-
公开(公告)号:CN103278128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310185152.9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1B2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的KDP晶体最佳匹配角精确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单点调谐曲线的快速测量;A2、晶体全口径的最佳匹配角计算方法;采用快速搜索策略,在最佳匹配角附近获取该测量点在不同角度下的相对转换效率,从而拟合该点的调谐曲线。采用各单点的相对转换效率总和最大规则求取晶体全口径的最佳匹配角。本发明的方法针对现有测量系统存在测量速度慢、计算晶体最佳匹配角存在误差等问题,实现了对KDP晶体最佳匹配角的快速、准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245303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83511.7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1B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姿态大口径平面光学元件面形检测装置和方法,包括光学系统(1)、三维精密运动平台(2)和面形检测控制与处理系统(3);三维精密运动平台(2)包括垂直运动导轨(4)、水平运动导轨(5)和旋转运动平台(6);三维精密运动平台(2)用于实现对不同姿态下光学元件的面形测量过程中的二维扫描运动;面形检测控制与处理系统(3)实现对三维精密运动平台(2)的运动控制、光学系统(1)的姿态调整、光斑信息采集、面形重构、面形绘制功能;本发明提升了系统的测量精度,采用高精度测角仪、猫步法测量方法和光学系统姿态自动校正等技术,检测精度能达1/6波长。
-
公开(公告)号:CN103278128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85152.9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1B2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的KDP晶体最佳匹配角精确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单点调谐曲线的快速测量;A2、晶体全口径的最佳匹配角计算方法;采用快速搜索策略,在最佳匹配角附近获取该测量点在不同角度下的相对转换效率,从而拟合该点的调谐曲线。采用各单点的相对转换效率总和最大规则求取晶体全口径的最佳匹配角。本发明的方法针对现有测量系统存在测量速度慢、计算晶体最佳匹配角存在误差等问题,实现了对KDP晶体最佳匹配角的快速、准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23612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0566819.4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E21B7/15 , E21B21/16 , E21B47/002 , E21B4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光源钻井系统,其包括外界电源、传输电缆、设置于井下用于向井下工作面发射激光束的井下光源、沿激光束发射方向依次设置的激光钻铤和激光钻头,所述外界电源通过传输电缆与井下光源、激光钻铤及激光钻头连接。本发明中的井下光源采用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并合束,满足井下光源钻井小型化及高效率的要求,同时解决了光源小型化及复杂井下环境适应性的问题,通过随钻测量设备和井控系统提高激光钻井的信息化及智能化,同时配置钻井配套,为激光钻井提供辅助气流及岩屑输运,保证激光钻井的顺利进行。
-
-
公开(公告)号:CN112684000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054155.3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N27/90 , G01N27/90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球型组件的涡流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转轴,该转轴能够在驱动机构带动下旋转和升降,其上端设有用于安装球型组件的定位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呈弧形构造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分布有伸缩式涡流探头,所述伸缩式涡流探头的探头组件均朝向支架的圆心,并能够朝靠近或远离该圆心的方向运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对球型样品进行涡流检测时,具有定位安装方便和测量效率高的技术优势。转轴和探头组件均能够沿其所在的轴线伸缩运动,能够适用于检测不同尺寸的球型样品,通用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398802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0706805.0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纤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纤芯初始折射率;根据纤芯初始折射率确定初始纤芯折射率结构分布函数;根据初始纤芯折射率结构分布函数确定初始纤芯结构电磁传输模场功率径向分布函数,并确定伸缩镜像函数;通过伸缩镜像函数对初始纤芯折射率结构分布函数进行修正;根据所述修正后的纤芯折射率结构分布函数确定修正后的纤芯结构电磁传输模场功率径向分布函数;判断修正后的纤芯结构电磁传输模场功率径向分布函数是否达到设计标准;如果没有达到标准,则更新伸缩镜像函数,继续对修正后的纤芯折射率结构分布函数进行修正,直到达到设计标准。本发明提供的光纤制作方法避免高功率传输时导致的自聚焦效应,进一步降低了光纤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039880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706805.0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纤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纤芯初始折射率;根据纤芯初始折射率确定初始纤芯折射率结构分布函数;根据初始纤芯折射率结构分布函数确定初始纤芯结构电磁传输模场功率径向分布函数,并确定伸缩镜像函数;通过伸缩镜像函数对初始纤芯折射率结构分布函数进行修正;根据所述修正后的纤芯折射率结构分布函数确定修正后的纤芯结构电磁传输模场功率径向分布函数;判断修正后的纤芯结构电磁传输模场功率径向分布函数是否达到设计标准;如果没有达到标准,则更新伸缩镜像函数,继续对修正后的纤芯折射率结构分布函数进行修正,直到达到设计标准。本发明提供的光纤制作方法避免高功率传输时导致的自聚焦效应,进一步降低了光纤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06885676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611268325.3
申请日:2016-12-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M9/00
Abstract: 一种气动载荷产生的非解耦六自由度机构末端位姿误差补偿法包括步骤:统计一飞行器模型末端的位姿,建立气动载荷影响下的飞行器模型末端的一弹性变形误差数据库,通过弹性变形误差数据库,得到末端位姿误差,通过机构运动学逆解或检索末端位姿补偿表两种方法求得伺服电机旋转角度补偿量。在后续进行风洞试验时,根据该飞行器模型末端的位姿与受到的气动载荷,在弹性变形误差补偿数据库中快速地查找到一补偿值,以对该飞行器末端的位姿进行补偿,通过这样的步骤,能够减少繁重复杂的测量计算过程,缩短相应的试验时间,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该误差补偿方法,能够提高整体风洞试验效率,以保证该风动试验的顺利进行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