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61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84962.0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组合式抗风桁架,包括底部安装框、插接板、侧边插接座、支撑框和钢结构拼装机构,所述底部安装框上开设有插接凹口,插接凹口内部安装有插接板,底部安装框中心处开设有连接开口,连接开口内部设置有滑动件,底部安装框顶部侧边插接座,侧边插接座两端开设有插接凹槽,插接凹槽两端设置有支撑框,支撑框顶部设置有螺纹安装孔;钢结构拼装机构包括安装螺杆,安装螺杆顶部设置有立柱,立柱两端通过钢结构插接件连接,立柱端部安装有内螺纹连接管;立柱之间通过交叉加强杆连接,交叉加强杆上安装有加强机构,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方便抗风桁架进行快速组合安装和拆卸处理,从而可以方便抗风桁架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25725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574690.5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中建湾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淤泥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包括步骤一、施工场地平整;步骤二、施工放线;步骤三、桩机就位;步骤四:搅拌、喷粉;步骤五:提升、喷灰复搅;步骤六:回填压实桩孔;步骤七:测桩、下一桩基施工步骤;本申请采用干法两喷两搅工艺及双轴双向水泥搅拌桩机施工,提高成桩效果及施工效率,双向搅拌桩只需"二搅一喷"工艺,而常规搅拌桩采用“四搅两喷"工艺,因此工效提高一倍,人工费和电费等大大降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过设置标高组件便于对钻杆进行标高,配合观测桩水准仪的人员双重测量方式,解决目前现有施工时观测桩上画线水准仪的人员与桩机驾驶员不同步,方式单一,容易出现误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5756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503159.1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1/0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BIM的风振监测方法,包括:采集目标建筑的信息、来流风的信息;根据目标建筑的信息,通过分析获得目标建筑的楼体的风振响应分析数据;通过模拟计算获得目标建筑的体型系数;将楼体的风振响应分析数据、目标建筑的体型系数以及来流风的信息通过使用结构振动超标概率计算方式,输出结构最大加速度响应分布概率数据;在基于目标建筑的信息、来流风的信息的BIM模型中表征结构最大加速度响应分布概率数据,并输出相应的预警信息。本发明通过使用BIM来使得实时的目标建筑响应信息和来流风的信息进行可视化呈现,同时通过对风振数据的计算,在BIM中可视化动态呈现相应的风振响应信息,以及根据风振响应信息输出预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80656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20275.X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胎架装置及其胎架拼装单元,具体应用于大型钢构件拼装环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胎架装置,其包括主立柱、支撑立柱、横梁和斜撑支柱;其中,所述主立柱和支撑立柱间隔设置,所述横梁水平搭接在主立柱和支撑立柱之间;若干个所述斜撑支柱搭接在主立柱的外侧面,且沿所述主立柱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主立柱、支撑立柱以及斜撑支柱的底部均支撑在底座平板上。本发明还提供了胎架拼装单元,其包括两个所述胎架装置作为一组,每组中的两个支撑立柱相对放置,钢桁架的横向两端分别支撑在胎架拼装单元中的两个横梁上。该胎架装置具有组件少,结构简单,安装快捷,支撑稳定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943195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256213.4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盾构渣土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涉及工程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盾构渣土回收系统包括筛分装置、破碎装置、洗砂装置、细砂回收装置、污水处理装置和泥浆处理装置,筛分装置用于筛分盾构渣土;破碎装置设置在筛分装置一侧;洗砂装置设置在筛分装置与破碎装置相邻的一侧;细砂回收装置设置在洗砂装置背离筛分装置的一侧,细砂回收装置用于回收洗砂装置清洗后的细砂以及洗砂装置的废水中的细砂;污水处理装置设置在破碎装置背离筛分装置的一侧;泥浆处理装置设置在污水处理装置背离破碎装置的一侧,泥浆处理装置用于将污水处理装置中输出的泥浆进行处理,并泥浆制成泥饼。本申请能够有效利用盾构渣土,提高其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841975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30203.2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B66C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的吊装夹紧装置,包括支撑管、拉杆、夹紧部、铰接推杆、滑套以及吊装套,拉杆滑动设于支撑管内,夹紧部铰接于支撑管的下端两侧,滑套滑动设于支撑管的外壁,铰接推杆的一端铰接于滑套上,铰接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夹紧部上;吊装套套于支撑管和拉杆上;吊装套上设置弹性插锁;弹性插锁通过收缩竖直通过第一锥环来与提升块抵接来使起吊机对钢材进行起吊;当弹性插锁下降与第一锥环抵接时,拉杆在支撑管内滑动下降来使滑套下降,以使夹紧部向两侧打开来放开夹紧的钢材,来实现对钢材的放下自动解锁;通过在支撑管的端部设置有压紧机构,以实现对钢材进行多方向进行夹紧,从而有效提高钢材的吊装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47937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10393.8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塔吊通道及施工方法,用于连接楼层墙体与塔吊,包括:附墙组件,用于和所述楼层墙体连接,包括条形受力单元、斜支撑受力单元、第一螺杆单元、第二螺杆单元,所述条形受力单元竖直设置且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螺杆单元可拆卸的和所述楼层墙体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斜支撑受力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螺杆单元可拆卸的与所述楼层墙体固定;第一走道板组件,包括槽钢板、钢笆网;第二走道板组件,所述第二走道板组件一端和所述塔吊标准节搭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一走道板组件搭接;防护组件,包括防护网以及安全拉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简化塔吊通道结构,易于拆装,降低施工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0805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868795.7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盖板施工的可调节超矮支架及安装方法,可调节超矮支架高度低于1m,包括立杆、底座、可调节连接盘、水平杆及可调顶托;若干带有底座的立杆间隔布置,可调节连接盘安装在立杆上,多个水平杆水平固定在相邻立杆的可调节连接盘上构成支架体系,水平杆与立杆相互垂直,通过可调节连接盘可调节水平杆的离地高度;可调顶托竖直安装在立杆顶部,可调顶托高度可变。本发明支架高度低于1m,整体性好,受力安全稳定,能够提升地铁车站盖板底面浇筑质量与平整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27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31748.0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网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钢网架复合阻尼减震支座,包括混凝土基座,所述混凝土基座的顶部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便拆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限位腔,每个所述限位腔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滑杆,每个所述滑杆的外部均滑动连接有夹持板。该钢网架复合阻尼减震支座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设计便拆机构,使得阻尼减震复合材料的安装和维护变得简单快捷,夹持板通过滑杆在限位腔内滑动,能够轻松的夹紧或释放其顶部安装有阻尼减震机构和快速更换结构的阻尼减震盒,无需复杂的工具或步骤即可完成安装与拆卸,减少了维护时间,降低了维护成本,并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57567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111503159.1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1/0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BIM的风振监测方法,包括:采集目标建筑的信息、来流风的信息;根据目标建筑的信息,通过分析获得目标建筑的楼体的风振响应分析数据;通过模拟计算获得目标建筑的体型系数;将楼体的风振响应分析数据、目标建筑的体型系数以及来流风的信息通过使用结构振动超标概率计算方式,输出结构最大加速度响应分布概率数据;在基于目标建筑的信息、来流风的信息的BIM模型中表征结构最大加速度响应分布概率数据,并输出相应的预警信息。本发明通过使用BIM来使得实时的目标建筑响应信息和来流风的信息进行可视化呈现,同时通过对风振数据的计算,在BIM中可视化动态呈现相应的风振响应信息,以及根据风振响应信息输出预警信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