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9132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0840854.5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掉落的抗震型楼地面抗震缝装置及构造,涉及建筑结构抗震安全装置,解决了现有弹簧型抗震缝装置在抗震缝变宽时易跌落,不利于人员通行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座,固定于抗震缝两侧;基座远离抗震缝中心的一端倾斜延伸形成翘起部;中心板,置于基座的表面,两侧边为配合边,配合边与翘起部配合;弹性胶条,覆盖翘起部与配合边的间隙;中心板上表面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连接有拉绳,拉绳用于与两侧层顶的主楼结构相连;通过设置连接件和拉绳将抗震缝装置与上层主楼楼板相连,避免抗震缝变宽时,抗震缝装置直接掉落,拉绳的设置使得中心板在震时形成桥梁结构,在实现防掉落的同时提供震时可靠的通行通道,且不阻碍建筑结构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860705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31505.9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秦攀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中的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支墩型消能器优化布置方法,包括S1:建立结构非减震模型,计算得到框架节点位移结果和结构各层各跨初始变形[δ0];S2:根据遗传算法,随机生成一定数量的消能器布置方案,对每种方案编码形成[sign]矩阵;S3:考虑附加阻尼比修正,计算每种消能器布置方案的附加阻尼比;S4:遗传算法最优化,针对不同的最优化布置构建不同的适应度函数,选择个体进行交叉和变异,进行遗传迭代,得到消能器最优化布置方案。本发明根据非减震模型的分析结果计算,采用遗传算法得到基于目标附加阻尼比或目标消能器数量的具体到结构每层每跨消能器最优化布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16281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76011.8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H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抗拉抗倾覆隔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预应力抗拉抗倾覆隔震装置,包括隔震结构,还包括预应力系统;预应力系统包括第一道拉索、第二道拉索、拉索锚具、连接支座、三角形连接装置、门形连接装置和隔震层梁;隔震层梁和门形连接装置分别安装在隔震结构的顶部和底部;连接支座安装在隔震层梁下端面,所述连接支座上设置有拉索预留孔;第一道拉索一端固定在拉索锚具上,另一端依次穿过隔震结构、拉索预留孔和隔震层梁固定在另一个拉索锚具上;门形连接装置的顶梁穿过三角形连接装置;三角形连接装置的顶部与连接支座之间通过第二道拉索连接。本发明能够限制隔震支座拉应力产生,同时起到抗倾覆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934614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532343.7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减震轻质复合填充墙板结构,复合墙板设置在结构柱和结构梁围成的结构空间内,复合墙板包括上复合墙板、下复合墙板及其之间的金属耗能连接件;上复合墙板与上结构梁固定连接,下复合墙板与下结构梁固定连接,上复合墙板与下复合墙板通过金属耗能连接件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分隔成为上、下墙板并采取金属耗能连接件连接,且上、下墙板分别沿墙厚方向由钢筋混凝土板和砌块或蒸压加气混凝土ALC板复合;并通过复合墙板与结构梁之间的连接,实现了在平面内可变形耗能,平面外与受结构主体约束,解决了现有砌体填充墙的刚度及耗能能力不可量化,以及现有预制填充墙的重量大、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不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777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491182.7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框架结构中的装配式隔震楼梯子结构,所述装配式隔震楼梯子结构由多层框架结构中的上下多层楼梯间连接成整体构成,所述装配式隔震楼梯子结构的底部通过隔震支座支承于多层框架主体结构顶板的框架梁中,所述装配式隔震楼梯子结构的立面与周边主体结构之间设置有隔震缝,所述装配式隔震楼梯子结构的顶部和底部与主体结构之间分别设置有竖向隔离缝。通过将框架结构中几层楼梯间从主体结构中独立出来,增加必要的贯通梯柱形成独立的楼梯子结构,并在底层或地下室顶板引入隔震支座,充分利用楼梯斜梯板的支撑效应、填充墙的刚度效应增加楼梯框架子结的刚度,增强楼梯子结构隔震效果,降低隔震楼梯的地震力,大幅度减少楼梯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472247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497441.1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张力结构找形找力一体化设计方法,涉及工程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构建张力结构关联矩阵;确立自由节点力平衡方程I;确立单元力密度相互关系的方程II;确立单元力密度总体大小的方程III;确立以节点坐标为未知量的自由节点力平衡方程IV;确立以自由节点坐标为未知量的方程V:综合得到找形找力一体化方程VI: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找形找力一体化方程VI的近似解;更新找形找力一体化矩阵、找形找力一体化系数;反复操作,直至找形找力一体化方程VI的误差小于预设误差限值,完成找形找力。本发明不再区分“形”与“力”,可同时求解节点坐标、单元力密度,提高了复杂的张力结构找形找力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2247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97441.1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张力结构找形找力一体化设计方法,涉及工程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构建张力结构关联矩阵;确立自由节点力平衡方程I;确立单元力密度相互关系的方程II;确立单元力密度总体大小的方程III;确立以节点坐标为未知量的自由节点力平衡方程IV;确立以自由节点坐标为未知量的方程V:综合得到找形找力一体化方程VI: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找形找力一体化方程VI的近似解;更新找形找力一体化矩阵、找形找力一体化系数;反复操作,直至找形找力一体化方程VI的误差小于预设误差限值,完成找形找力。本发明不再区分“形”与“力”,可同时求解节点坐标、单元力密度,提高了复杂的张力结构找形找力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6281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976011.8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H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抗拉抗倾覆隔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预应力抗拉抗倾覆隔震装置,包括隔震结构,还包括预应力系统;预应力系统包括第一道拉索、第二道拉索、拉索锚具、连接支座、三角形连接装置、门形连接装置和隔震层梁;隔震层梁和门形连接装置分别安装在隔震结构的顶部和底部;连接支座安装在隔震层梁下端面,所述连接支座上设置有拉索预留孔;第一道拉索一端固定在拉索锚具上,另一端依次穿过隔震结构、拉索预留孔和隔震层梁固定在另一个拉索锚具上;门形连接装置的顶梁穿过三角形连接装置;三角形连接装置的顶部与连接支座之间通过第二道拉索连接。本发明能够限制隔震支座拉应力产生,同时起到抗倾覆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49813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03051.8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局部房间地震加速度的模块化布置的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和隔震结构,隔震结构包括隔震支座、边框梁、柔性填充件、预制叠合隔震板和隔音柔性填充件,隔震支座和隔音柔性填充件通过主体结构支承,预制叠合隔震板用于支承所述边框梁,边框梁被支承在隔震支座上,柔性填充件设置在主体结构和隔震结构之间,用于封堵主体结构的侧面和隔震结构侧面的空隙,隔震支座减低了预制叠合隔震板的竖直方向的地震加速度,隔震支座加上柔性填充件的缓冲作用减低了预制叠合隔震板的水平方向的地震加速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体结构受到地震作用,隔震结构及隔震结构上的设备所受到的地震加速度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190620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417287.8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局部房间地震加速度的隔震子结构,所述隔震子结构由主体结构中相同位置的上下多层房间连接成整体构成,所述隔震子结构的底部通过隔震支座支撑在主体结构框架梁上,所述隔震子结构与主体结构立面之间设有隔震缝,所述隔震子结构与主体结构之间在水平方向上设有粘滞阻尼器,所述隔震子结构的下层与主体结构之间形成有隔震层,所述隔震层内与重要设备相对应的位置处沿竖直方向设有钢弹簧。本发明通过将建筑中空间上不同楼层相同位置的设备房间结构构件相连形成与主体结构相对脱离的空间减隔震子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地震下隔震子结构内部房间的楼层加速度,从而满足加速度敏感重要设备的要求,具有更好的经济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