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2247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497441.1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张力结构找形找力一体化设计方法,涉及工程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构建张力结构关联矩阵;确立自由节点力平衡方程I;确立单元力密度相互关系的方程II;确立单元力密度总体大小的方程III;确立以节点坐标为未知量的自由节点力平衡方程IV;确立以自由节点坐标为未知量的方程V:综合得到找形找力一体化方程VI: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找形找力一体化方程VI的近似解;更新找形找力一体化矩阵、找形找力一体化系数;反复操作,直至找形找力一体化方程VI的误差小于预设误差限值,完成找形找力。本发明不再区分“形”与“力”,可同时求解节点坐标、单元力密度,提高了复杂的张力结构找形找力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2247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97441.1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张力结构找形找力一体化设计方法,涉及工程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构建张力结构关联矩阵;确立自由节点力平衡方程I;确立单元力密度相互关系的方程II;确立单元力密度总体大小的方程III;确立以节点坐标为未知量的自由节点力平衡方程IV;确立以自由节点坐标为未知量的方程V:综合得到找形找力一体化方程VI: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找形找力一体化方程VI的近似解;更新找形找力一体化矩阵、找形找力一体化系数;反复操作,直至找形找力一体化方程VI的误差小于预设误差限值,完成找形找力。本发明不再区分“形”与“力”,可同时求解节点坐标、单元力密度,提高了复杂的张力结构找形找力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082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1904.2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T17/20 , G06F30/17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9/12 , G06F113/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时交变温度场下混凝土洞壁温度分布的设计方法,针对特大型风洞结构工作时的气流交变温度作用,提供科学合理的定量确定主体结构温度作用取值方法,并给出结构设计措施确保安全可靠,本发明通过明确及计算风洞参数、建立三维模型并处理部件、切分加密网格、简化换热器建立流固耦合模型、设置边界条件、计算求解并筛选最不利工况等步骤实现。该方法能准确确定温度分布,建立符合实际模型并考虑复杂边界条件,筛选最不利工况指导设计,满足风洞结构设计特殊需求,确保在复杂温度环境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082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59771.6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结构整体刚度的钢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加劲肋设计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梁柱进行常规结构设计;计算在结构梁柱完全刚接条件下的主要结构指标;考虑梁柱节点实际刚度,得到刚度削弱后的结构目标刚度指标;通过节点有限元分析,得到环板宽度‑节点转动刚度的性能曲线;对梁柱节点进行细化建模,迭代计算节点目标转动刚度;代入性能曲线,确定设计环板宽度。采用本方案,在既定的结构布置下,按照本设计方法的步骤进行设计,可定量确定梁柱节点中加劲环板的设计宽度,在保障结构整体刚度满足工程需求的前提下,可优化节点自重、减少材料用量,利于节点加工和施工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66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011901.9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度温差作用下的混凝土洞壁设计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风洞建设技术领域;本方案通过基于第一基础边界条件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构建第一风洞混凝土洞壁模型,对第一风洞混凝土洞壁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向各网格施加梯度温差荷载,求解出第一洞壁应力;通过将施加梯度温差荷载的第一洞壁应力和施加常规荷载的第二洞壁应力叠加得到设计控制应力,将不同区域的洞壁温差叠加进设计控制应力,保证了大尺度混凝土洞壁结构在梯度温差环境下的性能,同时本方案在进行配筋设计时还考虑了洞壁应力分布不均匀性,确保了大尺度混凝土洞壁结构在梯度温差环境下的性能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510011901.9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度温差作用下的混凝土洞壁设计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风洞建设技术领域;本方案通过基于第一基础边界条件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构建第一风洞混凝土洞壁模型,对第一风洞混凝土洞壁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向各网格施加梯度温差荷载,求解出第一洞壁应力;通过将施加梯度温差荷载的第一洞壁应力和施加常规荷载的第二洞壁应力叠加得到设计控制应力,将不同区域的洞壁温差叠加进设计控制应力,保证了大尺度混凝土洞壁结构在梯度温差环境下的性能,同时本方案在进行配筋设计时还考虑了洞壁应力分布不均匀性,确保了大尺度混凝土洞壁结构在梯度温差环境下的性能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861B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510205820.2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13 , G06F17/11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流体传热耦合的混凝土洞壁温度场获取方法及系统;涉及风洞建筑设计技术领域,构建包含建筑模型、结构模型和流体计算模型的混凝土风洞流体传热耦合模型实现混凝土洞壁温度场的模拟计算,实现建筑、结构型和流体计算的多维度耦合;基于建筑模型提取出关键几何特征节点形成关键拓扑结构,在关键拓扑结构的基础上生成次要几何特征节点,同时剔除流体传热耦合模型中的无关或冗余节点,大幅度降低模型的复杂度,保证流体计算的精度;本方案从空间维度生成的次要几何特征节点,使得最终获得的混凝土洞壁温度场为空间维度的温度场,能够满足具有多维度传热特性的大型风洞建筑。
-
公开(公告)号:CN1198084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1903.8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30/17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度温差作用下大尺度混凝土洞壁的设计方法,通过确定基础约束边界条件,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及传统结构设计软件中构建风洞混凝土洞壁及上部网架结构模型,采用不均匀网格划分,对通用软件模型施加交变温度荷载计算应力,对传统结构设计软件模型施加常规荷载,再将两者内力组合得设计控制内力,根据此内力并考虑洞壁应力分布不均匀性调整配筋;本发明能准确分析结构内力和应力,克服传统局限,提出安全可靠且经济的设计措施,确保结构在梯度温差环境下性能和安全性,提高结构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有效解决大尺度风洞混凝土洞壁设计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8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05820.2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13 , G06F17/11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流体传热耦合的混凝土洞壁温度场获取方法及系统;涉及风洞建筑设计技术领域,构建包含建筑模型、结构模型和流体计算模型的混凝土风洞流体传热耦合模型实现混凝土洞壁温度场的模拟计算,实现建筑、结构型和流体计算的多维度耦合;基于建筑模型提取出关键几何特征节点形成关键拓扑结构,在关键拓扑结构的基础上生成次要几何特征节点,同时剔除流体传热耦合模型中的无关或冗余节点,大幅度降低模型的复杂度,保证流体计算的精度;本方案从空间维度生成的次要几何特征节点,使得最终获得的混凝土洞壁温度场为空间维度的温度场,能够满足具有多维度传热特性的大型风洞建筑。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