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03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37445.X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异形结构分析方法、系统,涉及风洞设计分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异形结构内的最大气流速度和对应的等代风压得到每个荷载区域的初始风压荷载,利用各个等代风压获取用于补偿初始风压荷载的补偿系数,并利用补偿系数对初始风压荷载进行补偿;将校正风压荷载输入至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并训练完成的温度补偿模型中进行处理,得到经过温度补偿后的目标风压荷载,获取异形结构内脉动压力尖峰频率和脉动压力分别风速大小之间的关系特征,并基于关系特征和目标风压荷载对异形结构进行稳态分析;在大跨度超长结构建设时提供了参考和铺垫,为建设设备选型、连接方式等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8609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67031.7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风压下微变形洞体结构及施工方法,回流式洞体出风端收缩段为异形结构,含混凝土柱墙和屋盖。屋盖有吊装分块与钢网架,混凝土柱墙竖向设置且变截面变厚度,下吊钢网格经二力吊杆吊挂于网架下弦球节点,吊板系统两端与钢筋混凝土墙借阻尼器连接,形成受力分离式结构。钢网架靠提升架提升并与吊装构件连接后,先浇筑网架顶部混凝土,依据变形结果调整连接节点控制模板精度,再浇筑下部混凝土。屋盖浇筑后与混凝土柱墙形成气密性强的封闭体。本发明凭借钢网架与吊板系统之间形成的受力分离式结构能够有效释放水平荷载,实现受力分离,从而达到高精度微变形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787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67027.0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跨度高精度异形结构构建监测方法、设备和介质,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提出一个基于施工数据模型库和实况图像数据的建筑施工监测与优化流程,通过从实况图像数据中提取建筑骨架点云片段,可以更准确地监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保施工精度、进度和质量符合预期,利用特征提取骨干网络,可以对建筑骨架点云片段进行深入的特征提取,基于提取的局部特征对建筑骨架点云片段进行融合,可以得到更全面的整体特征,增强了对建筑结构的提取精度,根据整体特征生成的建筑骨架与施工数据模型库进行比对,能够二次指导杆件加工,提高模型库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提高建筑施工的精确度、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72247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497441.1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张力结构找形找力一体化设计方法,涉及工程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构建张力结构关联矩阵;确立自由节点力平衡方程I;确立单元力密度相互关系的方程II;确立单元力密度总体大小的方程III;确立以节点坐标为未知量的自由节点力平衡方程IV;确立以自由节点坐标为未知量的方程V:综合得到找形找力一体化方程VI: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找形找力一体化方程VI的近似解;更新找形找力一体化矩阵、找形找力一体化系数;反复操作,直至找形找力一体化方程VI的误差小于预设误差限值,完成找形找力。本发明不再区分“形”与“力”,可同时求解节点坐标、单元力密度,提高了复杂的张力结构找形找力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2247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97441.1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张力结构找形找力一体化设计方法,涉及工程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构建张力结构关联矩阵;确立自由节点力平衡方程I;确立单元力密度相互关系的方程II;确立单元力密度总体大小的方程III;确立以节点坐标为未知量的自由节点力平衡方程IV;确立以自由节点坐标为未知量的方程V:综合得到找形找力一体化方程VI: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找形找力一体化方程VI的近似解;更新找形找力一体化矩阵、找形找力一体化系数;反复操作,直至找形找力一体化方程VI的误差小于预设误差限值,完成找形找力。本发明不再区分“形”与“力”,可同时求解节点坐标、单元力密度,提高了复杂的张力结构找形找力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082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1904.2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T17/20 , G06F30/17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9/12 , G06F113/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时交变温度场下混凝土洞壁温度分布的设计方法,针对特大型风洞结构工作时的气流交变温度作用,提供科学合理的定量确定主体结构温度作用取值方法,并给出结构设计措施确保安全可靠,本发明通过明确及计算风洞参数、建立三维模型并处理部件、切分加密网格、简化换热器建立流固耦合模型、设置边界条件、计算求解并筛选最不利工况等步骤实现。该方法能准确确定温度分布,建立符合实际模型并考虑复杂边界条件,筛选最不利工况指导设计,满足风洞结构设计特殊需求,确保在复杂温度环境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082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59771.6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结构整体刚度的钢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加劲肋设计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梁柱进行常规结构设计;计算在结构梁柱完全刚接条件下的主要结构指标;考虑梁柱节点实际刚度,得到刚度削弱后的结构目标刚度指标;通过节点有限元分析,得到环板宽度‑节点转动刚度的性能曲线;对梁柱节点进行细化建模,迭代计算节点目标转动刚度;代入性能曲线,确定设计环板宽度。采用本方案,在既定的结构布置下,按照本设计方法的步骤进行设计,可定量确定梁柱节点中加劲环板的设计宽度,在保障结构整体刚度满足工程需求的前提下,可优化节点自重、减少材料用量,利于节点加工和施工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947871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67027.0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跨度高精度异形结构构建监测方法、设备和介质,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提出一个基于施工数据模型库和实况图像数据的建筑施工监测与优化流程,通过从实况图像数据中提取建筑骨架点云片段,可以更准确地监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保施工精度、进度和质量符合预期,利用特征提取骨干网络,可以对建筑骨架点云片段进行深入的特征提取,基于提取的局部特征对建筑骨架点云片段进行融合,可以得到更全面的整体特征,增强了对建筑结构的提取精度,根据整体特征生成的建筑骨架与施工数据模型库进行比对,能够二次指导杆件加工,提高模型库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提高建筑施工的精确度、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66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011901.9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度温差作用下的混凝土洞壁设计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风洞建设技术领域;本方案通过基于第一基础边界条件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构建第一风洞混凝土洞壁模型,对第一风洞混凝土洞壁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向各网格施加梯度温差荷载,求解出第一洞壁应力;通过将施加梯度温差荷载的第一洞壁应力和施加常规荷载的第二洞壁应力叠加得到设计控制应力,将不同区域的洞壁温差叠加进设计控制应力,保证了大尺度混凝土洞壁结构在梯度温差环境下的性能,同时本方案在进行配筋设计时还考虑了洞壁应力分布不均匀性,确保了大尺度混凝土洞壁结构在梯度温差环境下的性能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7502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48026.4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辐式单、双层混合索网结构,包括车辐式单层索网、车辐式双层索网及受压外环桁架;所述车辐式单层索网包括单层索网环索和单层索网径向索,单层索网径向索的一端与单层索网环索相连,其另一端锚固于受压外环桁架;所述车辐式双层索网包括双层索网上环索、双层索网下环索、双层索网上径向索、双层索网下径向索以及设置在上、下环索及径向索之间的撑杆组件,双层索网上、下径向索的一端分别与双层索网上、下环索相连,其另一端均锚固于受压外环桁架。本发明通过将单层索网与双层索网结合而形成单、双层混合索网结构,该结构实现了不对称的建筑外形,具有单层索网结构简洁,外观通透美观的特点,同时兼具双层索网承载能力强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