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内置稳压功能的新型管外直流高效蒸汽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1503121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67141.3

    申请日:2022-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内置稳压功能的新型管外直流高效蒸汽发生器,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筒体和冷却剂中央上升管;冷却剂中央上升管外侧自上而下分别设有上管板和下管板,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均分别连接于冷却剂中央上升管外侧和筒体内侧;上管板、下管板、冷却剂中央上升管外侧和筒体内侧合围成二次侧给水及蒸汽空间;二次侧给水及蒸汽空间内设有若干传热管束,若干传热管束的上下端分别贯穿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冷却剂中央上升管自下而上、传热管束自上而下依次构成反应堆冷却剂循环流道;冷却剂中央上升管和传热管束均为直管。采用本方案,通过内置式直管,使其体积紧凑,造价低,且二次侧水装量更大,蓄热能力及事故缓解能力更强。

    一种氢氧复合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5392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98446.5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需要增加额外的加热设备对混合气体加热导致的成本增加和设备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氢氧复合器,包括:反应容器,反应容器内设有内筒体;内筒体,设于所述反应容器内,内筒体内设有催化装置,内筒体与反应容器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以及换热器,设于所述反应容器内,换热器的一个通道用于与混合气体进口以及通过所述间隙与催化装置的气体进口连通,换热器的另一个通道用于与催化装置的反应后气体出口连通,以实现反应后气体和混合气体换热。本发明实施例充分利用了反应产生的热量预热从氢氧复合器入口进入的反应前混合气体,从而,简化了氢氧复合器,节约了成本。

    一种多用途板式蒸汽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0664203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55015.2

    申请日:2016-1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F22B1/023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途板式蒸汽发生器,板式蒸汽发生组件包括换热板I和换热板II,所述换热板板面间相互连接。换热板I上设有反应堆冷却剂用换热通道,换热板II上设有二次侧介质用换热通道,换热通道是由换热板上的蚀刻凹槽与相邻换热板板面或板面上的蚀刻凹槽相配合构成,且蚀刻凹槽的深度小于所在换热板的厚度。所述板式蒸汽发生器设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内,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内设有导流筒,导流筒的轴向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轴向平行,至少一个所述板式蒸汽发生器分布于导流筒和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环形空间内。该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高功率体积比、制造成本低、运行稳定等方面的优点。

    一种带内置稳压功能的管外直流高效蒸汽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1503121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0667141.3

    申请日:2022-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内置稳压功能的管外直流高效蒸汽发生器,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筒体和冷却剂中央上升管;冷却剂中央上升管外侧自上而下分别设有上管板和下管板,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均分别连接于冷却剂中央上升管外侧和筒体内侧;上管板、下管板、冷却剂中央上升管外侧和筒体内侧合围成二次侧给水及蒸汽空间;二次侧给水及蒸汽空间内设有若干传热管束,若干传热管束的上下端分别贯穿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冷却剂中央上升管自下而上、传热管束自上而下依次构成反应堆冷却剂循环流道;冷却剂中央上升管和传热管束均为直管。采用本方案,通过内置式直管,使其体积紧凑,造价低,且二次侧水装量更大,蓄热能力及事故缓解能力更强。

    一种多用途板式蒸汽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06642039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0955015.2

    申请日:2016-1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途板式蒸汽发生器,板式蒸汽发生组件包括换热板I和换热板II,所述换热板板面间相互连接。换热板I上设有反应堆冷却剂用换热通道,换热板II上设有二次侧介质用换热通道,换热通道是由换热板上的蚀刻凹槽与相邻换热板板面或板面上的蚀刻凹槽相配合构成,且蚀刻凹槽的深度小于所在换热板的厚度。所述板式蒸汽发生器设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内,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内设有导流筒,导流筒的轴向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轴向平行,至少一个所述板式蒸汽发生器分布于导流筒和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环形空间内。该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高功率体积比、制造成本低、运行稳定等方面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