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25008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98706.0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搅拌装置、乏燃料后处理系统及搅拌方法,用于减小泵轮(3)的摆动,保证泵轮的(3)搅拌效果,并减小搅拌装置的故障率。该搅拌装置包括套筒(6)、驱动部件(1)、搅拌轴2)和泵轮(3)。套筒(6)固定在设备室(4)的屏蔽层上,所述套筒(6)的底端穿过所述设备室(4)的屏蔽层后延伸至混合澄清槽(5)的顶端。驱动部件(1)设置在套筒(6)内并处于套筒(6)的底部。搅拌轴(2)位于所述设备室(4)内,其一端连接所述驱动部件(1)。其中,所述搅拌轴(2)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套筒(6)的底部进入混合澄清槽(5)内与所述泵轮(3)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745724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61588.1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17/017 , G01N1/24 , G01T7/02 , G05D2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设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核设施气体监测装置、核设施气体监测方法及核设施,其中该核设施气体监测装置包括:取样管道,一端设有取样头,取样头适于伸入核设施的排气管道;监测组件,包括控制器和测量腔室,测量腔室的进口与取样管道的另一端接通;加热组件,包裹于取样管道以及测量腔室,且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给取样管道以及测量腔室内的取样气体加热;回样管道,一端与测量腔室的出口接通,另一端适于与排气管道接通;冷凝器,设于回样管道。本发明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对取样管道以及测量腔室内的取样气体加热,能够避免取样气体冷凝成腐蚀性液滴,进而腐蚀取样管道和测量腔室,避免核设施气体监测装置因此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842636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146063.1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设施安全级控制设备的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核电控制技术领域。控制电路的非安开/关信号触点与第一切换开关、非安全级开/关继电器线圈串联;中央控制室开/关按钮与第二切换开关串联,应急监控室开/关按钮与第二切换开关串联,两个串联支路再与安全级盘台手动开/关继电器常开触点并联,再与开/关状态继电器常闭触点、安全级盘台手动开/关继电器线圈串联,非安全级开/关继电器常开触点、安全级盘台手动开/关继电器常开触点、安全级联锁开/关继电器常开触点三者并联之后,再与开/关设备串联,开/关设备常开触点与安全级控制设备串联。所述电路可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无法满足安全级控制设备的特殊控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33118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05067.7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后处理厂的安全级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工艺系统接入层、过程控制层和操作层,工艺系统接入层用于将工艺系统的安全级信号传输至过程控制层,安全级信号包括安全级仪表信号和安全级控制设备信号;过程控制层位于工艺系统接入层和操作层之间,过程控制层包括安全级机柜,安全级机柜用于对安全级信号进行采集及逻辑处理,并将采集及逻辑处理后的信号传输至操作层;操作层包括第一安全级模拟操作盘和第二安全级模拟操作盘,两个安全级模拟操作盘均与安全级机柜连接,用于对安全级信号进行监控。通过该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因设备故障导致系统失效的风险,进而降低工艺系统的整体故障概率,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6163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76965.9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241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地震信号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地震信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通过获取待识别地震信号,待识别地震信号为连续波形数据;基于待识别地震信号,通过滑动窗口处理,获取待识别地震信号的窗口数据;基于窗口数据和已经构建好的识别模型,确定识别结果。本申请在模型创建过程中通过卷积神经网络结合通道注意力机制,对训练集的特征进行加权,然后在训练过程中引入地震尾波数据,从而提高了模型识别的准确性。在对地震数据识别过程中,将地震信号数据转换为窗口数据,通过窗口数据识别P波数据和S波数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将地震数据进行处理,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692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90455.8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丁长富 , 张博 , 崔国华 , 李晓薇 , 马敬 , 杨庆彧 , 刘建伟 , 吕冬宝 , 宝音 , 冯存强 , 崔瑶 , 蔡孟杭 , 杨颖姝 , 吴珂 , 李睿 , 胡彦涛 , 武婧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真空泵与阀门联锁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开启真空泵后,根据真空泵的开关状态,确定真空泵是否开启成功;根据确定的真空泵是否开启成功的结果,控制是否开关所述真空泵的排气管路上的阀门;在控制开启所述真空泵的排气管路上的阀门后,根据阀门的开关状态,确定阀门是否开启成功;根据确定的阀门是否开启成功的结果,控制所述真空泵的开停,以使所述阀门的开关状态与所述真空泵的开关状态相同。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少真空泵、阀门不能正常启动时,槽、罐等密闭设备失去负压真空状态的情况以及减少憋泵造成真空泵设备损坏的发生,进而提高生产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77576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331857.7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敬 , 杨庆彧 , 杨佳煜 , 侯留东 , 李晓薇 , 宋晓鹏 , 胡彦涛 , 罗瑶 , 黄华杰 , 丁长富 , 郭方圆 , 蔡孟杭 , 孙彤彤 , 刘泽辰 , 马世海 , 武婧 , 杨颖姝 , 刘建伟 , 朱凌佳 , 文栓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澄清槽工艺过程仿真方法、装置和验证方法以及系统,该仿真方法包括:建立混合澄清槽的萃取计算模型。获取混合澄清槽的初始化信息、设备信息和萃取信息。根据初始化信息,对萃取计算模型进行初始化,得到混合澄清槽的静态设备模型。根据设备信息和萃取信息,对静态设备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混合澄清槽的运行仿真数据。该仿真方法能够对混合澄清槽的工艺过程进行仿真,以预测混合澄清槽的真实生产状况,并能够降低预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8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122616.X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干法后处理技术先进性评价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S1,确定干法后处理技术评价结果等级,构建评价结果等级集合;S2,筛选、确定评价对象的关键技术的评价指标集,并确定所述评价指标集的权重向量;S3,构建评价指标层级的权重向量;S4,构建评价指标层级的模糊评价矩阵;S5,构建评价指标集层级的模糊评价矩阵;S6,计算评价对象对不同评价结果等级的隶属度向量,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评价对象的模糊评价矩阵;S7,根据评价对象的模糊评价矩阵,确定评价对象相当于不同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概率。本发明能够系统、灵活的对干法后处理技术研发成果的先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2500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98706.0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搅拌装置、乏燃料后处理系统及搅拌方法,用于减小泵轮(3)的摆动,保证泵轮的(3)搅拌效果,并减小搅拌装置的故障率。该搅拌装置包括套筒(6)、驱动部件(1)、搅拌轴(2)和泵轮(3)。套筒(6)固定在设备室(4)的屏蔽层上,所述套筒(6)的底端穿过所述设备室(4)的屏蔽层后延伸至混合澄清槽(5)的顶端。驱动部件(1)设置在套筒(6)内并处于套筒(6)的底部。搅拌轴(2)位于所述设备室(4)内,其一端连接所述驱动部件(1)。其中,所述搅拌轴(2)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套筒(6)的底部进入混合澄清槽(5)内与所述泵轮(3)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707757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331857.7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敬 , 杨庆彧 , 杨佳煜 , 侯留东 , 李晓薇 , 宋晓鹏 , 胡彦涛 , 罗瑶 , 黄华杰 , 丁长富 , 郭方圆 , 蔡孟杭 , 孙彤彤 , 刘泽辰 , 马世海 , 武婧 , 杨颖姝 , 刘建伟 , 朱凌佳 , 文栓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澄清槽工艺过程仿真方法、装置和验证方法以及系统,该仿真方法包括:建立混合澄清槽的萃取计算模型。获取混合澄清槽的初始化信息、设备信息和萃取信息。根据初始化信息,对萃取计算模型进行初始化,得到混合澄清槽的静态设备模型。根据设备信息和萃取信息,对静态设备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混合澄清槽的运行仿真数据。该仿真方法能够对混合澄清槽的工艺过程进行仿真,以预测混合澄清槽的真实生产状况,并能够降低预测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