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0436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991853.5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轨迹测量系统及预警方法,测量装置包括通水通缆钻杆、钻头、微机电测量短节、信号处理单元和工控机。微机电测量短节和钻头固定在首节钻杆端部。通水通缆钻杆可同时实现高压冲洗介质的传输和测量数据的实时传输。通水通缆钻杆高速旋转,带动钻头完成桩体的钻孔,微机电测量短节实时测量钻孔轨迹信息,并通过穿设在钻杆通缆孔内的电缆传输给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再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将数据传输给工控机。工控机对钻孔轨迹信息进行预测,从而对钻孔轨迹发生偏差的位置及时预警。本发明可快速准确捕捉桩体钻孔轨迹信息、三维位置信息,为及时发现、纠正桩身姿态提供重要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48159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53639.3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IPC: E21B44/00 , E21B33/12 , E21B17/042 ,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钻头压力‑扭矩实时感知装置,其安装在钻杆与钻头之间,它包括钻杆转接头、上封隔器、下封隔器、传力轴、压力传递自平衡件、压力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传力轴位于上封隔器内,与上封隔器、下封隔器同轴,并凸出上封隔器插入下封隔器内。压力传递自平衡件和压力传感器安装固定在下封隔器内的底部中间,传力轴通过压力传递自平衡件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扭矩传感器焊接在下封隔器内壁上。上、下封隔器之间通过高强度螺栓固连,钻杆转接头与上封隔器螺纹连接。本发明可同时实现对钻头压力和扭矩的直接测量,相比于传统的测量方法具有更精确、实时、直接和稳定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605124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0717787.7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层灌浆的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将目标灌浆段的地层数据输入到预测模型,由预测模型输出灌浆压力目标值;基于当前阶段的灌浆流量实测值和目标值之间的稳态误差和灌浆流量实测值,确定下一阶段的灌浆流量计划值;在灌浆流量计划值达到目标值后,基于当前周期的灌浆压力实测值和目标值构建灌浆压力自适应PID控制策略,基于灌浆压力自适应PID控制策略,基于当前周期的灌浆压力实测值和灌浆压力目标值之间的第二稳态误差和当前周期的灌浆压力实测值,确定下一周期的灌浆压力计划值,直到灌浆压力计划值达到灌浆压力目标值,使灌浆过程的调控具有目标定量化,相对人为调控轻缓且目标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1860512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17787.7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层灌浆的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将目标灌浆段的地层数据输入到预测模型,由预测模型输出灌浆压力目标值;基于当前阶段的灌浆流量实测值和目标值之间的稳态误差和灌浆流量实测值,确定下一阶段的灌浆流量计划值;在灌浆流量计划值达到目标值后,基于当前周期的灌浆压力实测值和目标值构建灌浆压力自适应PID控制策略,基于灌浆压力自适应PID控制策略,基于当前周期的灌浆压力实测值和灌浆压力目标值之间的第二稳态误差和当前周期的灌浆压力实测值,确定下一周期的灌浆压力计划值,直到灌浆压力计划值达到灌浆压力目标值,使灌浆过程的调控具有目标定量化,相对人为调控轻缓且目标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1860105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53637.4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冲碎石桩桩径多频段声波探测装置,它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前端部的多频声波换能器和微型伺服电机,安装在壳体内的正交偶极子声波换能器、单极子声波换能器、隔声体和阵列接收换能器。微型伺服电机带动多频声波换能器环向旋转,向振冲碎石桩发射频率范围为0.1~100kHz的声波;正交偶极子声波换能器向振冲碎石桩发射相互垂直的频率低于1kHz的横波和纵波;单极子声波换能器向碎石桩内发射工作频率为2kHz的声波,本发明通过上述三种声波换能器向碎石桩桩体及周期地层介质发射不同类型、不同频率的声波,阵列接收换能器接收声波的回波,并传输给工控机,工控机根据收到的回波信号判断振冲碎石桩的桩径。
-
公开(公告)号:CN1176473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336643.9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扭矩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钻杆扭矩对接检测装置,包括有支撑框架;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左右对称阵列开设在支撑框架的两侧;夹持固定组件,所述夹持固定组件设置在第一活动槽和支撑框架上。本发明通过第二铰接杆、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等结构的配合,从而在进行夹持的时候,启动第二双向螺杆,使得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均向中间移动,同时通过两侧的蜗杆间接的带动了第一双向螺杆发生转动,从而使得移动块随之发生移动,进而使得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的交叉角度发生改变,从而对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的两侧进行了支撑限位的作用,使其前端不在处于悬空状态,从而支撑限位效果更好,提高了扭矩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139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242071.2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三峡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维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融合人工智能与激光扫描的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方法,包括:获取点云数据;采用聚类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聚类,得到原始结构面;根据岩体类型和结构分区,对原始结构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代表结构面,根据代表结构面的产状参数,拟合得到概率密度函数;根据代表结构面的发育体积密度,将概率密度函数转化为体积密度函数,根据体积密度函数,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生成随机结构面;构建岩体构筑物的BIM模型,基于BIM模型和随机结构面对岩体结构面网络进行三维空间模拟,得到模拟结果。本发明大幅提高了岩体结构面刻画的精度、全面性和真实性,并能够定量评估结构面网络的空间分布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95101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16166.6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真三轴时效损伤力学模型构建方法,即:采用黏塑性应变和时效损伤表征岩石非线性流变行为,利用时效损伤因子反映岩石蠕变过程中的渐进平衡运动过程;考虑裂纹方位角,采用损伤变量控制驱动屈服面,提出岩石真三维屈服函数,建立岩石真三轴时效损伤力学模型;最后采用显式非线性数值积分算法,精确计算蠕变过程时效损伤因子演化。本发明提出的岩石真三轴时效损伤力学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岩石真三轴瞬时和蠕变力学响应,为深部岩体开挖工程长期稳定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深部岩石工程建设的安全与稳定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738149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0827746.9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10 , G06F18/23213 , G06F18/22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层的智能化识别方法,属于地层识别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利用实时监控系统对桩成孔过程中与地层特性相关的施工数据进行采集;对施工数据进行清洗,并对经清洗后的施工数据进行标准化和异常值处理;利用信号分解EMD方法对经预处理后的施工数据进行分解与重构;根据经分解与重构后的施工数据,利用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对软弱地基进行地层识别。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地质勘探方法确定土层地质信息的缺陷,实现了对土体地层的快速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842500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874705.X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 广东粤海粤西供水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层水文地质测试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深埋隧洞勘测技术领域,分层水文地质测试方法采用下封隔器和上封隔器依次置入钻孔,通过下封隔器和上封隔器膨胀将卸压容器封闭在目标试验段内,开启卸压器件使目标试验段内的水流入卸压容器,使目标试验段水压迅速减少,卸压容器内气压与目标试验段水压相等,可以在假定温度恒定的条件下,根据理想气体状态平衡关系以及卸压容器内气压与目标试验段水压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推算岩层渗透系数,还可以根据目标试验段水压与时间的关系,利用水位恢复法求解岩层渗透系数,解决了深埋隧洞勘察缺少可靠水文地质试验数据的技术问题,为隧洞支护和衬砌设计提供准确的技术参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