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头压力扭矩实时感知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8159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53639.3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钻头压力‑扭矩实时感知装置,其安装在钻杆与钻头之间,它包括钻杆转接头、上封隔器、下封隔器、传力轴、压力传递自平衡件、压力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传力轴位于上封隔器内,与上封隔器、下封隔器同轴,并凸出上封隔器插入下封隔器内。压力传递自平衡件和压力传感器安装固定在下封隔器内的底部中间,传力轴通过压力传递自平衡件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扭矩传感器焊接在下封隔器内壁上。上、下封隔器之间通过高强度螺栓固连,钻杆转接头与上封隔器螺纹连接。本发明可同时实现对钻头压力和扭矩的直接测量,相比于传统的测量方法具有更精确、实时、直接和稳定的优点。

    地层灌浆的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605124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0717787.7

    申请日:2024-0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层灌浆的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将目标灌浆段的地层数据输入到预测模型,由预测模型输出灌浆压力目标值;基于当前阶段的灌浆流量实测值和目标值之间的稳态误差和灌浆流量实测值,确定下一阶段的灌浆流量计划值;在灌浆流量计划值达到目标值后,基于当前周期的灌浆压力实测值和目标值构建灌浆压力自适应PID控制策略,基于灌浆压力自适应PID控制策略,基于当前周期的灌浆压力实测值和灌浆压力目标值之间的第二稳态误差和当前周期的灌浆压力实测值,确定下一周期的灌浆压力计划值,直到灌浆压力计划值达到灌浆压力目标值,使灌浆过程的调控具有目标定量化,相对人为调控轻缓且目标精准。

    地层灌浆的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60512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17787.7

    申请日:2024-0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层灌浆的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将目标灌浆段的地层数据输入到预测模型,由预测模型输出灌浆压力目标值;基于当前阶段的灌浆流量实测值和目标值之间的稳态误差和灌浆流量实测值,确定下一阶段的灌浆流量计划值;在灌浆流量计划值达到目标值后,基于当前周期的灌浆压力实测值和目标值构建灌浆压力自适应PID控制策略,基于灌浆压力自适应PID控制策略,基于当前周期的灌浆压力实测值和灌浆压力目标值之间的第二稳态误差和当前周期的灌浆压力实测值,确定下一周期的灌浆压力计划值,直到灌浆压力计划值达到灌浆压力目标值,使灌浆过程的调控具有目标定量化,相对人为调控轻缓且目标精准。

    振冲碎石桩桩径多频段声波探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0105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53637.4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冲碎石桩桩径多频段声波探测装置,它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前端部的多频声波换能器和微型伺服电机,安装在壳体内的正交偶极子声波换能器、单极子声波换能器、隔声体和阵列接收换能器。微型伺服电机带动多频声波换能器环向旋转,向振冲碎石桩发射频率范围为0.1~100kHz的声波;正交偶极子声波换能器向振冲碎石桩发射相互垂直的频率低于1kHz的横波和纵波;单极子声波换能器向碎石桩内发射工作频率为2kHz的声波,本发明通过上述三种声波换能器向碎石桩桩体及周期地层介质发射不同类型、不同频率的声波,阵列接收换能器接收声波的回波,并传输给工控机,工控机根据收到的回波信号判断振冲碎石桩的桩径。

    一种钻杆扭矩对接检测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473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336643.9

    申请日:2023-10-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扭矩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钻杆扭矩对接检测装置,包括有支撑框架;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左右对称阵列开设在支撑框架的两侧;夹持固定组件,所述夹持固定组件设置在第一活动槽和支撑框架上。本发明通过第二铰接杆、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等结构的配合,从而在进行夹持的时候,启动第二双向螺杆,使得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均向中间移动,同时通过两侧的蜗杆间接的带动了第一双向螺杆发生转动,从而使得移动块随之发生移动,进而使得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的交叉角度发生改变,从而对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的两侧进行了支撑限位的作用,使其前端不在处于悬空状态,从而支撑限位效果更好,提高了扭矩的检测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