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1168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0615397.8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厂主汽轮机和给水泵汽轮机的排汽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降低主汽轮机设计背压的连接系统,包括主汽轮机、给水泵汽轮机和主汽轮机凝汽器,所述主汽轮机与主汽轮机凝汽器相连,所述给水泵汽轮机设置一个独立的给水泵汽轮机凝汽器,所述给水泵汽轮机通过连接装置与给水泵汽轮机凝汽器相连。本发明连接系统简单、设计合理、经济实用,增加少量的初投资,就可降低主汽轮机设计背压,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628984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54456.5
申请日:2013-12-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IPC: F02C7/0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机防冰冻装置的循环加热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所述的循环加热系统主要包括闭冷水供水管道、闭冷水回水管道及其旁路管道系统,所述的旁路管道系统主要由燃机防冰冻升压泵(5)和止回阀(7)组成,闭冷水回水管道的主路管道中的第一隔离阀(1)的入口端与燃机防冰冻升压泵(5)、止回阀(7)和吸风口防冰冻装置的入口端依次连接相通,吸风口防冰冻装置的出口端与第一隔离阀(1)的出口端连接相通。利用本发明既能够满足燃机防冰冻装置所需的闭冷水水量和水温要求,又可不额外增加整个系统的闭冷水水泵的设计容量、运行电耗和供水系统的总体取水量,有利于减少整个系统的初投资,实现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01555973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910302770.0
申请日:2009-05-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IPC: F16L59/14 , F16L59/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管道保温结构,,一种垂直管道保温结构,包括管道本体(1)、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包裹在所述管道本体(1)外壁,所述管道本体(1)外壁设置有绝热环垫(3),该绝热环垫(3)通过抱箍(4)沿所述管道本体(1)轴线方向两两间隔的固定在所述管道本体(1)外壁,所述抱箍(4)外表面固定有保温层承重板(5),该保温层承重板(5)一端固定在抱箍(4)上,另一端连接有吊架(6),其中该吊架(6)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保温层(2)外表面所包裹的金属保护层(7)上。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有效防止保温层下移。
-
公开(公告)号:CN101555973A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910302770.0
申请日:2009-05-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IPC: F16L59/14 , F16L59/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管道保温结构,包括管道本体(1)、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包裹在所述管道本体(1)外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外壁设置有绝热环垫(3),该绝热环垫(3)通过抱箍(4)沿所述管道本体(1)轴线方向两两间隔的固定在所述管道本体(1)外壁,所述抱箍(4)外表面固定有保温层承重板(5),该保温层承重板(5)一端固定在抱箍(4)上,另一端连接有吊架(6),其中该吊架(6)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保温层(2)外表面所包裹的金属保护层(7)上。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有效防止保温层下移。
-
公开(公告)号:CN11147285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010391639.2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01D2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辅机冷却水系统,属于火力发电厂辅机冷却水系统的技术领域,包括辅机设备、停机闭冷水管路、停机循环水管路、闭式循环冷却水管路、开式循环冷却水管路以及闭式冷却水换热组;所述停机闭冷水管路与闭式循环冷却水管路并联连接且两者并联的一端与辅机设备的冷却出水端连接,另一端与闭式冷却水换热组的换热进口端连接,闭式冷却水换热组的换热出口端与辅机设备的冷却进水端连接;所述开式循环冷却水管路和停机循环水管路均连通至所述闭式冷却水换热组的冷却进水端,以达到能够更好的适应国内大容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日启夜停两班制调峰运行模式,降低机组停机、盘车期间的电负荷耗量,提高电厂的运行经济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472853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91639.2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01D2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辅机冷却水系统,属于火力发电厂辅机冷却水系统的技术领域,包括辅机设备、停机闭冷水管路、停机循环水管路、闭式循环冷却水管路、开式循环冷却水管路以及闭式冷却水换热组;所述停机闭冷水管路与闭式循环冷却水管路并联连接且两者并联的一端与辅机设备的冷却出水端连接,另一端与闭式冷却水换热组的换热进口端连接,闭式冷却水换热组的换热出口端与辅机设备的冷却进水端连接;所述开式循环冷却水管路和停机循环水管路均连通至所述闭式冷却水换热组的冷却进水端,以达到能够更好的适应国内大容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日启夜停两班制调峰运行模式,降低机组停机、盘车期间的电负荷耗量,提高电厂的运行经济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02623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82009.6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热发电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有机朗肯循环地热发电系统。包括生产井、与生产井连接的汽水分离器、回灌井、透平机、与透平机连接的发电机、空冷岛、蒸发器、二级热量利用装置、1#预热器,所述汽水分离器通过地热流体管道分别与蒸发器和1#预热器连接,所述蒸发器通过地热流体管道与二级热量利用装置连接,所述二级热量利用装置和1#预热器均通过地热流体管道连接至回灌井;所述蒸发器通过有机工质管道依次与透平机、空冷岛连接,所述空冷岛通过有机工质管道分别与1#预热器和二级热量利用装置连接,所述1#预热器和二级热量利用装置通过有机工质管道均与蒸发器连接。本发明实现深度阶梯性能源利用,能有效提高系统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628984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654456.5
申请日:2013-12-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02C7/0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机防冰冻装置的循环加热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所述的循环加热系统主要包括闭冷水供水管道、闭冷水回水管道及其旁路管道系统,所述的旁路管道系统主要由燃机防冰冻升压泵(5)和止回阀(7)组成,闭冷水回水管道的主路管道中的第一隔离阀(1)的入口端与燃机防冰冻升压泵(5)、止回阀(7)和吸风口防冰冻装置的入口端依次连接相通,吸风口防冰冻装置的出口端与第一隔离阀(1)的出口端连接相通。利用本发明既能够满足燃机防冰冻装置所需的闭冷水水量和水温要求,又可不额外增加整个系统的闭冷水水泵的设计容量、运行电耗和供水系统的总体取水量,有利于减少整个系统的初投资,实现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639826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31774.4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超临界新机组与亚临界旧机组的启动蒸汽共享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超超临界新机组以及亚临界旧机组,超超临界新机组包括多台分别与启动蒸汽运输管道连通的第一辅助蒸汽联箱,亚临界旧机组包括多台分别与启动蒸汽运输管道连通的第二辅助蒸汽联箱,每台第二辅助蒸汽联箱均与再热冷段供汽管道连通,再热冷段供汽管道具有与启动蒸汽运输管道连通的支路管道,支路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站。本发明能够在新建机组时,无需设置相关的启动锅炉,节省成本,同时提高新机组与旧机组之间的联动性,通过旧机组内的任意一台机组即可向新机组提供启动蒸汽,使得整个厂区的机组灵活度大幅提高,也保障了全厂机组的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387182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784483.2
申请日:2017-09-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01K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压式汽轮机启动排汽回收系统,该系统包括混合式启动排汽加热器、启动排汽回收热水箱、启动排汽管路、低温除盐水管路、高温除盐水管路和除盐水箱,所述混合式启动排汽加热器通过启动排汽管路与背压式汽轮机连接,所述混合式启动排汽加热器通过高温除盐水管路与启动排汽回收热水箱连接,所述除盐水箱通过低温除盐水管路与混合式启动排汽加热器连接。本发明解决了背压式汽轮机启动过程存在的工质浪费、“视觉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既回收了工质和热量,节约了资源,提高电厂的经济性,也产生了明显的环保社会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