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江湖连通的生态水利枢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8808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21513.8

    申请日:2024-08-1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水利枢纽技术领域。一种适应江湖连通的生态水利枢纽装置,包括坝体;还包括固定在坝体顶部以连通坝体上下游的导向槽、设置在坝体下游侧的升降槽组件以及若干组提升组件;提升组件设置在坝体上并驱动升降槽组件竖直活动;升降槽组件包括第二升降槽以及若干第一升降槽;第一升降槽和各第二升降槽均通过至少一组提升组件固定在坝体上;提升组件包括固定在坝体上且内部中空的套筒、可竖直滑动地定位在套筒中的活塞、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且另一端竖直穿过套筒顶部的套杆、安装在套杆中的排水管、控制排水管通断的第一电磁阀、穿过套筒底部的进水管以及控制进水管通断的第二电磁阀;排水管一端贯穿活塞,另一端伸出套杆侧壁。

    双控智能型截流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5875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29261.8

    申请日:2019-0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控智能型截流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能同时实现拦渣、截污、防倒灌等功能的双控智能型截流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控智能型截流井,其特征在于:具有井室,井室内经隔墙分隔形成前室和后室,所述前室连通合流雨水管和截流管,所述后室连通溢流管;所述隔墙上设有连通前室和后室的连通孔,对应连通孔设有能控制连通孔开闭的可调堰;对应截流管在前室内设有能控制截流管开闭的限流堰;所述前室和后室内均设有液位计,所述井室周围地表设有雨量计,液位计和雨量计均电路连接控制柜的输入端,控制柜的输出端电路连接所述可调堰的控制端和限流堰的控制端。本发明适用于给排水设备技术领域。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红树林湿地生态护岸

    公开(公告)号:CN11798828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95163.0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红树林湿地生态护岸,涉及湿地生态保护技术领域,包括湿地淤泥土,所述湿地淤泥土的上端种植有红树植物群,所述湿地淤泥土的岸边插接有多个松木桩,所述松木桩与湿地淤泥土之间填充有多个袋装牡蛎壳,所述松木桩靠近湿地淤泥土的一端悬挂有植物控根围树板,所述植物控根围树板远离松木桩的一端安装有多个内宽外窄的控根槽,所述控根槽的外端开设有排水孔。本发明通过防腐类型松木、牡蛎壳、植物控根围树板和红树植物群,可以有效的增强土壤的强度,减少水土流失,其中,防腐类型松木和牡蛎壳可以在红树植物群的生长前期较大程度的减少水流对岸边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双控智能型截流井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288651U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20740945.5

    申请日:2019-0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控智能型截流井。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能同时实现拦渣、截污、防倒灌等功能的双控智能型截流井。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控智能型截流井,具有井室,井室内经隔墙分隔形成前室和后室,所述前室连通合流雨水管和截流管,所述后室连通溢流管;所述隔墙上设有连通前室和后室的连通孔,对应连通孔设有能控制连通孔开闭的可调堰;对应截流管在前室内设有能控制截流管开闭的限流堰;所述前室和后室内均设有液位计,所述井室周围地表设有雨量计,液位计和雨量计均电路连接控制柜的输入端,控制柜的输出端电路连接所述可调堰的控制端和限流堰的控制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给排水设备技术领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防止水土流失的红树林湿地生态护岸

    公开(公告)号:CN221895700U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20503151.8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红树林湿地生态护岸,涉及湿地生态保护技术领域,包括湿地淤泥土,所述湿地淤泥土的上端种植有红树植物群,所述湿地淤泥土的岸边插接有多个松木桩,所述松木桩与湿地淤泥土之间填充有多个袋装牡蛎壳,所述松木桩靠近湿地淤泥土的一端悬挂有植物控根围树板,所述植物控根围树板远离松木桩的一端安装有多个内宽外窄的控根槽,所述控根槽的外端开设有排水孔。本实用新型通过防腐类型松木、牡蛎壳、植物控根围树板和红树植物群,可以有效的增强土壤的强度,减少水土流失,其中,防腐类型松木和牡蛎壳可以在红树植物群的生长前期较大程度的减少水流对岸边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一种硬质缓坡护岸的生态化改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521229U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21550139.4

    申请日:2023-06-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堤改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硬质缓坡护岸的生态化改造装置,包括三维植草网和种植土,所述三维植草网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钢钉和勾爪组件组成,所述勾爪组件包括防脱盘,所述防脱盘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贯穿孔,所述防脱盘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勾爪。该硬质缓坡护岸的生态化改造装置,通过将三维植草网安装在硬质护岸上,然后将种植土填入三维植草网内,土层厚度保证在8cm以上,然后在土层表面播撒草籽覆绿,达到改善硬质护岸的神态环境的目的,使得硬质护岸与土体、植物相结合,弥补现有硬质护岸的不足之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