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模型试验加载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0820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1262933.9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边坡模型试验加载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包括承压系统和传压系统;所述承压系统包括承压板,所述承压板顶面安装多个滚轮,底面固定实心方形柱;所述传压系统包括传压板,传压板顶面固定空心方形柱,实心方形柱插入空心方形柱内部,通过螺钉固定。在边坡模型滑动过程中,边坡模型与本发明装置构成的整体,受到的摩擦力为施压机构对本发明装置施加的摩擦力以及滚轮内部摩擦力。施压机构与装置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其摩擦力大小由滚动摩擦力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滚轮内部摩擦力大小参考深沟球滚动轴承标准摩擦系数与施压机构施加压力大小进行计算。本发明装置的高度可调节,可满足不同型号模型试验的要求。

    一种基于分区ICP算法的地表模型误差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510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80340.2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区ICP算法的地表模型误差分析方法,S1、对待进行误差分析的点云模型进行分块,令每个点云分块分别与参考点云进行点云匹配算法ICP配准,得到一个空间变换矩阵;S2、对点云分块进一步分块,继续进行ICP配准,得到进一步的空间变换矩阵;当一次配准过程中点云分块的位移小于设定的阈值时,停止分块,叠加每次得出的空间变换矩阵即可得到点云分块质心处相对于参考点云的误差值,进而完成模型整体的误差分析。本发明通过对点云分块并进行匹配,能够更好的找出不同点云之间对应点对的关系,精确地计算点云所产生的误差,即使在复杂情况下也有很强的适用性,极大地提高了点云误差分析的精度。

    一种山区浅层滑坡风险评估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36766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61235.X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山区浅层滑坡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雨量站现场监测与室内试验获取山区降雨数据、土体强度参数与地形数据;S2利用降雨入渗水文地质模型计算土体饱和情况,结合边坡稳定性物理力学模型计算边坡安全系数,最后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计算边坡失稳概率,并绘制相应山区滑坡风险图。本发明基于物理力学控制方程,考虑降雨入渗与边坡稳定性变化过程,同时考虑土体参数的不确定性,实现山区降雨情况下浅层滑坡风险评估,对于山区滑坡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与应急抢险工作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一种考虑多滑动面的单排抗滑桩桩位及设计推力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97626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0514580.1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多滑动面的单排抗滑桩桩位及设计推力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滑坡区域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S2.构建滑坡几何模型:获取滑坡表面地形,内部地层界面的几何信息,选取一个滑坡典型剖面作为稳定计算的二维模型,即滑坡的几何模型;S3.计算滑坡稳定安全系数;S4.寻找抗滑桩加固后的潜在滑动面;S5.计算所有潜在滑动面不同土条块前部对应的剩余下滑力;S6.计算所有潜在滑动面不同土条块后部对应的剩余抗滑力;S7.确定抗滑桩设桩范围;S8.计算不同桩位情况下的抗滑桩设计推力值。本发明有效提高了抗滑桩设计的可靠程度,避免了桩位设置不当导致的滑坡破坏,以及设计推力偏小难以到达设计安全系数的问题。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库容曲线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9883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54488.X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库容曲线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现场勘查;S2.设计扫描路线;S3.确定测站数目及站点位置;S4.现场数据扫描采集;S5.测站点数据的拼接;S6.数据预处理:将所述扫描采集的点云数据进行植被、噪点等处理和滤波预处理;S7.数据抽稀:将拼接除噪完成后的点云数据进行抽稀;S8.模型构建:利用抽稀后的点云数据建立高精度的三维地形模型;S9.库容曲线计算:根据建立的高精度三维地形模型中进行库容曲线的计算。本发明通过三维激光扫描的方式获取数据,每个站点扫描时间较短,极大地减少了库容曲线测绘所需要的工作量,同时,基于本发明的库容曲线计算方法,能有效减小误差,得到更准确的库容曲线。

    一种考虑多滑动面的单排抗滑桩桩位及设计推力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9762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514580.1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多滑动面的单排抗滑桩桩位及设计推力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滑坡区域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S2.构建滑坡几何模型:获取滑坡表面地形,内部地层界面的几何信息,选取一个滑坡典型剖面作为稳定计算的二维模型,即滑坡的几何模型;S3.计算滑坡稳定安全系数;S4.寻找抗滑桩加固后的潜在滑动面;S5.计算所有潜在滑动面不同土条块前部对应的剩余下滑力;S6.计算所有潜在滑动面不同土条块后部对应的剩余抗滑力;S7.确定抗滑桩设桩范围;S8.计算不同桩位情况下的抗滑桩设计推力值。本发明有效提高了抗滑桩设计的可靠程度,避免了桩位设置不当导致的滑坡破坏,以及设计推力偏小难以到达设计安全系数的问题。

    一种基于降雨数据的滑坡泥石流形成演化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2051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810980.1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降雨数据的滑坡泥石流形成演化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定点监测与野外试验获取泥石流源区流域降雨数据、产流入渗参数、土体类型、土体分布情况与地形数据;S2.通过分析山区降雨导致坡体失稳,泥石流产流、汇流与发育的过程及机理,得到适用于描述泥石流运动各阶段的动力学模型;S3.考虑降雨入渗、坡体及沟道侵蚀、土体破坏及泥石流运动过程,实现降雨引发坡体失稳破坏及泥石流产汇流及传播的水文模拟与计算,揭示降雨‑滑坡‑泥石流的演化机制。本发明考虑雨水入渗及地表径流、沟道侵蚀及土体破坏等过程,实现泥石流产生与传播的全过程产汇流及传播模拟,为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